11.04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跑龍套的時代

遇到一位在平劇學校教書的老師,他說:

“所有舞臺上的大明星都是從跑龍套開始的,可惜,到後來他們都忘了跑龍套的日子,以為自己是天生的明星。”

他又說:

“在舞臺上,主角總是最少的,大部分的人都在跑龍套。我們的實際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人人都在跑龍套,那真正的主角只有一兩位。”

關於龍套,他還有一個心得:

“凡是當主角的人,都是在跑龍套時聚精會神,努力跑龍套的人。那些跑龍套時隨隨便便的人,你幾乎可以確定的說:這個人永遠不可能當主角的。”

“跑龍套跑久了,確實會令一個有可能造就的人墮落,但那些後來出頭的人就是長期跑龍套也不會墮落的。”

聽了這一大套龍套的哲學,真是給人帶來極大的啟示,所謂“戲臺有人生”正是如此

,其實生在這個時代,也可以說是“龍套的時代”,因為真正的主角確實很少,而大部分的主角也不是絕對的主角,時遷勢移之後,主角可能再變成為龍套,甚至有的連戲臺也上不去了。

從更大的層面來說,戲臺上的主角何嘗不也是時間與環境造就出來的龍套呢?能看透這一點,才是探觸到“這是跑龍套的時代”的本質所在。例如,最近社會上有兩起極重視的換角事件,一是某汽車公司的總經理臨時被陣前換將,使得這位人人敬佩的經營家失去了自己的舞臺;一是某大家電業者的“家變”,曾經衝鋒陷陣,被視為家族中最有才華的總經理,被家族鬥出舞臺之外,失去了舞臺。

舞臺的失去是對長期做主角的人最嚴重的打擊,因此,我們看到這兩位大眾人物黯然落淚離開崗位的情景。從這裡,一般人可以領悟到:世間沒有永遠提供自己演出的舞臺,項羽在烏江失去了舞臺,但劉邦何嘗有過動人的演出呢?

大人物有大舞臺,但也演出較大的悲劇;小人物只有小舞臺,演出一些較小的悲劇,

這是人生的真情實景,往往在戲的最高潮,就要等待落幕了。

在人生裡跑龍套實是無可如何的事,但我們是龍套人物也無妨,只要跑時聚精會神,不因為人微言輕臺詞少而墮落,也就夠了。萬一運氣來了,總也有熬成主角的一天。

熬成主角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過跑龍套的日子,要知道再輝煌的戲碼也會過去,這樣,不管是當主角、跑龍套,甚至失去了舞臺,都會坦然自在。

個人要當自己的主角,只有在看清楚整個舞臺的流變才有可能,你看,那舞臺上扮皇帝、扮乞丐的不是同一個人嗎?他不是一樣演得很起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