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Gap Year——間隔年,一個對於很多中國學生來說漸漸熟悉的詞語,在歐美留學圈裡非常流行,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在內的諸多世界頂尖大學,都很鼓勵學生在進入大學前休學一年,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

間隔年的概念早在幾十年前就流行於發達國家,許多歐美國家對世界各國青年開放了不限名額打工旅行簽證,其初衷是讓青年學生在學期中或者學業結束進入下一個階段之前,度過一段長期的異鄉生活,感受當地文化,學習各類技能,從這一年的思考和沉澱中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通過間隔年改變人生的例子是存在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在這段放空的時間裡一無所獲。所以對於普通大學生而言,間隔年究竟能帶來什麼?它真的值得我們去嘗試嗎?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間隔年=成長

Gap Year 在國外是有相當長的歷史的。17 世紀,英國貴族子弟遊歷歐洲,參觀博物館,欣賞畫作,品嚐葡萄酒,體驗之前僅在課堂學習過的知識,這種“壯遊”(the Grand Tour)就是間隔年的始祖。

有賴於這些傳統,歐美的年輕人如今仍然習慣在高中升學或大學畢業之後,花上一年時間,做些此前沒機會做的事情,比如周遊各地,當志願者,學一門新的語言和手藝。

根據英國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數據,2012 年約 5%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英國年輕人選擇延期一年入學。著名的案例不得不提威廉王子,2000 年他從伊頓公學畢業後,到智利參與了雷勵遠征(Raleigh International)的義工服務,清潔馬桶的照片廣為流傳。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2000 年,威廉王子在間隔年期間清潔馬桶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威廉王子在間隔年期間修路

奧巴馬的大女兒也選擇了一年的 gap year。

2016年夏,美國本科秋季申請季落幕,已被哈佛錄取的美國前總統 Obama 的大女兒,Malia Obama,決定開始一年期的 gap year,暫時遠離學校,去電影公司 Weinstein 做實習,去玻利維亞進行沉浸式西班牙語學習,成為美國駐西班牙領事館的 summer intern...

在這一年的間隙裡,Malia 完成了在她18年以來一直沒有足夠時間完成的各種有意義的事情。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Gap Year可以是一種成長,有一類間隔年是非常值得嘗試的:明確自己間隔年的目的,在一個與自己成長環境、受教育環境不同的地方長期生活,做一個項目。如果思維開闊,樂於學習,能夠獲得一定的心智成長,那麼對於人生而言是個不錯的體驗。

間隔年=虛度

也有很多人在結束了為期半年或一年的間隔年後,這個曾經被認定將成為人生重要階段的經歷,現在回頭看來似乎遠沒有達到想象的高度。

間隔年裡,去參加各類平臺活動、去小眾的國家旅行。誠然體驗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收穫了許多日常無法體驗到的經歷,但在這半年結束之後,仍有部分人覺得關於未來的思路並沒有因此變得更清晰。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汪力立

一次 Gap Year,騎車走了一圈中國,說實話沒什麼大作用,最大的感觸是讓你看到知道並且親身感受到,原來世界上還存在一種這樣的生活方式。

@匿名用戶

兩歷 Gap Year 的主要收穫是:1、平常沒毅力做的事情,別指望休息時會做;2、旅行的收穫其實是沒用的

或許你面臨語言難關、申請學校不滿意、學習壓力過大的種種困境,但是別把恐懼、壓力、拒絕學習和工作上升到需要自我思考的高度,隨隨便便找藉口放棄努力,這樣的思維方式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年的缺失,還可能會變成往後逃避和怠惰的起始。

試想一下,如果你有幸搶到火爆的澳大利亞打工旅行簽證,但卻沒有明確的規劃,在農場的烈日下推著車摘藍莓,在咖啡廳裡給奶油泡擠出好看的拉花,這對你的人生真的有什麼非比尋常的意義嗎?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記得有句話大意是說:行萬里路,不思考也僅僅是個郵差。

網友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間隔年就是讓精英變得更加精英,讓loser以為自己是精英。

如果間隔年僅僅是一個各地旅遊的計劃,並沒有促進心智成長,促進人思考,那麼這樣的間隔年沒有意義。只有當出發點是明確的,過程是積極的,一年時間的嘗試和沉澱才有價值。

所以有價值的間隔年的標準應該是:明確目的+不同的成長環境+一個項目+思考+開放的心態=一定的心智成長。

那些選擇了Gap Year的留學生,慶幸還是後悔?

一定要明確自己間隔年的目的:或參與創業項目、或休整身心,目的不一而足,但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現狀和需求。

還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

這一年之後,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這一年要完成什麼樣的成果呢?

間隔年是為了更好地迎接之後的人生,間隔年之後還需要繼續生活,把間隔年中的行動想清楚,包括你的資金來源,衣食住行,以及間隔年結束之後的生活想清楚,不至於在間隔年結束之後無所適從。

其實對大多數同學而言,“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沒有自省的人生不值得過的。”趁著年輕,有想法有活力,努力把事情做好並去反思,無論有沒有間隔年都在成長,就已經很美好了。

你會不會去選擇Gap Year 呢,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