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不限流量≠無限使用流量 這樣的“陷阱”你遇見過嗎

不限流量≠無限使用流量 這樣的“陷阱”你遇見過嗎

“全國流量任性用”“不限量、更暢快”……日前,各大電信運營商紛紛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以滿足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流量越來越旺盛的需求。

手機用戶人均用了4GB流量

三大運營商5月份的運營數據相繼出爐,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移動上客量重新拉昇,用戶總量超過9億戶。另外隨著提速降費的進一步深入,數據流量消費突飛猛進,每戶每月上流量達到了近4GB的新高峰。

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移動用戶總數達到9.01917億,當月淨增客戶數225.9萬,其中4G用戶數當月淨增250.5萬,達到6.71823億。

今年5月,三大運營商繼續推出一系列提速降費的新舉措,包括推出各種大流量、不限流量套餐。工信部昨日公佈的2018年5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5月份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近4GB。

“不限流量”不等於 “無限使用流量”

“提速降費”的腳步越來越快,用戶是否真正享受到了其帶來的紅利?

近日,有用戶在網上抱怨自己購買的4G網絡不限流量套餐,在每月使用超出一定流量後,上網速度會變慢,打開網頁需要等待幾秒鐘,甚至連登錄微信都很困難。打電話給運營商客服卻被告知,若想要恢復到4G網速,還需要額外購買流量加速包。

不限流量≠無限使用流量 這樣的“陷阱”你遇見過嗎

相關電信專家表示,用戶使用流量達到一定上限後之所以會被限速,是因為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建設未達到為每個人開放無限流量的現實,運營商只有通過限制網速,才能保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體驗。

對專家的解釋,用戶並不買賬。在他們看來,“不限流量”的字面意思就是“無限使用流量”,運營商在其中加了“限速”等前置性條件卻不加提示,實際上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行為。

業內人士透露,運營商為了發展新用戶數量,確有存在消極告知不限流量套餐存在限速條款的情況。

日前,工信部明確要求運營商規範宣傳:“要高度重視當前‘不限量’套餐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全行業立即開展自查工作,切實規範此類套餐的宣傳推廣行為,不得誇大宣傳,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

定向流量套餐有套路

還有不少用戶吐槽,運營商推出的定向流量套餐中,也存在類似套路。比如,某視頻網站與某運營商合作推出定向流量套餐,在廣告中號稱用戶使用該視頻APP時,不會產生任何流量費用。但仔細閱讀套餐合同條款,免費的只是觀看視頻所產生的流量,卻不包括APP中圖片、文字、彈幕、第三方廣告加載過程中產生的流量。在沒有任何提示之下,用戶的流量費存在不降反升的可能。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運營商即使在套餐辦理合同中有不限量流量使用前置條件的條款,但如果沒有在用戶辦理時加以提示,或者在合同中對該條款沒有特別標註,也屬於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運營商真的會“偷”用戶流量嗎

“曾經1個G的流量夠用一個月,如今卻挺不過15天。”“流量消耗太快,每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WiFi。”許多用戶質疑手機流量的“非正常消耗”,認為運營商在流量計算上“耍花招”。

運營商真的會“偷”用戶流量嗎?浙江省質監局和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曾做過一個通信流量檢測試驗。在三臺多制式無線通信上網流量監測器中,隨機插入三大運營商SIM卡下載同一文件,從檢測結果對比來看,與運營商提供的流量統計幾乎沒有區別,由此可見,運營商“偷流量”的可能性並不大。

朱巍說:“用戶之所以感到流量跑得快,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機應用為及時提醒用戶更新和推送各類消息,往往會選擇後臺自動連接網絡,流量便會悄無聲息地被消耗掉。此外,木馬病毒也是導致流量偷跑的元兇之一。”據報道,曾有技術專家團隊發現一種植入手機應用裡的木馬病毒,只要用戶安裝了帶有該病毒的手機應用,即使是滑動解鎖屏幕這個簡單操作,都會消耗一定流量。

朱巍建議,運營商為取得用戶信任,應將通過監管部門審核後的網絡通信協議向用戶公開。同時,用戶也不要通過非法途徑隨意下載APP,以免感染消耗流量的手機病毒。

真正實現“不限速”要靠5

不限流量≠無限使用流量 這樣的“陷阱”你遇見過嗎

從國內外現狀來看,不限量套餐做不到“不限”,技術方面的考慮佔很大比例。那麼從今年開始在中國十幾個城市試點的5G網絡是否打破不限量套餐的限制呢?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既不限量又不限速,目前階段網絡帶寬條件下尚不現實,5G網絡時基站負載大幅度提升,整體來看有可能實現。

在技術上,5G能夠改善4G網絡在基站負載上的不足,這為真正實現不限量套餐的“無限制”創造了可能。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表示,5G的高速率將為用戶帶來更快的上傳、下載速度。“5G的速率是4G的十倍以上,等到5G的時候,用戶就不會有 “卡”的現象了。無論是用手機也好,還是看節目也好,就不會存在速度不夠的問題了。這一點是用戶最能夠感受得到的。”

速度快了,還需要網絡“強壯”。5G技術使用的毫米波技術,能夠大大增加了頻譜帶寬,負擔更多設備。這種技術搭配5G的小基站布建架構,可以解決4G大基站不能解決的“末梢通信”,讓用戶使用超大流量時又快又穩定。

5G在技術上有望解決難題,但在商業上,運營商不一定還會保持現在的模式。付亮曾表示,屆時對於運營商提供的套餐,流量規模也許將不再是用戶最主要的關注點,因此,套餐設計及計費模式也有可能向提供不同內容、不同功能和服務等方面來演進和劃分。

隨著5G網絡的發展,自由使用手機流量的那一天已經不太遠。但在現有條件下,將所有限制如實告知用戶,而不是陷入“搶地盤”一般的宣傳大戰,是運營商需要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