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

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

最近網絡有很多關於恢復高考前的高考帖子,不少帖子存在錯漏,有的還著成書!這些都是一些人臆造出來的,然後其他人就進行復制粘帖。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還歷史一個本來!

第一、1966年並沒有全國高考

1966年高考在即的6月1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1966年高等學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遲半年進行”,然後就是文化大革命。

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

網上截圖1

第二、 “文革”期間唯一的一次1973年全國高考

1973年鄧小平復出,出任國務院副總理,主抓科技、教育,在他主持下,1973年4月3日,國務院批轉國務院科教組《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重視文化考查。《意見》除指出1973年招生繼續採取與前一年在政治條件審查合格等相同辦法的基礎上,特別提出,要“重視文化考查,瞭解推薦對象掌握基礎知識的狀況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入學學生有相當於初中畢業以上的實際文化程度”。“考查的內容和方法,各省、市、自治區可根據本地具體情況和專業的不同要求進行試驗”。其後,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國務院科教組又發出文件,要求北京外國語學院招生時選拔少量應屆高中畢業生。《意見》指出:招生對象是“知青”、“青工”、“青年農民”、“解放軍”等在“三大革命運動”中有兩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工農兵”。對兩年前開始實行的採取推薦和選拔工農兵上大學的規定進行了修訂,高等學校招生除需經過評議推薦及審查、複查外,著重增加政治、語文、數學、理化四科的書面文化考試,由地、市命題,縣(市)主持,試圖恢復用知識選拔人才的制度。這給廣大工農兵知識青年帶來上大學的機會。文化考試。採取開卷形式考試。考試很正規,分筆試和麵試,還有體檢。考試後由於張鐵生的一封信,考試成績就作為參考,基本上按1972年的推薦制,1973年,全國高等院校共招收工農兵大學生15萬人。

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

網上截圖2

第三、從1970年到1976年,我國共招收六屆(因為1971年沒有招生)大中專學生。

1970年6月,中央在集中大學意見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了今後恢復辦大學的方針。這個方針就是:恢復開辦的大專院校,學制要縮短,要從工農兵中選拔、推薦學生。6月26日,中共中央批轉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把這一方針推向全國。中央在批轉這一文件時規定:今後高校辦學的學制為兩至三年,課程分為三大塊:以毛主席著作為基本教材的政治課;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業務課;以備戰為內容的軍事體育課。同時,各學科的學生都要參加生產勞動。

這個方針在向全國推廣的過程中,又吸收了一些新經驗和新意見,最後由中央把這一方針確定下來。10月15日,國務院通知全國各地高校,1970年的招生工作,按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做法進行。

第一屆1970年清華、北大8月底報到,9月入學,全國其他有招生的大專院校在1971年2月入學,都稱1970年為第一屆(有少數大專院校是1970年以後才開始招生,這些院校內稱是他們院校裡的第幾屆學員會有不統一,對全國而言稱1970年為第一屆),學制三年至三年半。第二屆1972年入學,第三屆1973年入學,第四屆1974年入學,第五屆1975年入學,第六屆1976年,因為打到‘四人幫’推遲到1977年3月入學。

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

網上截圖3

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

網上截圖4

請還恢復高考前的高考一個真實

網上截圖5

第四、工農兵大學生只是工農兵學員的一部分

從1970年開始招生,到1976年結束,我國共招收六屆(因為1971年沒有招生)工農兵學員(大中專學生)約有2300萬人,另說有2880萬工農兵學員。其中有94萬工農兵大學生,約佔工農兵學員的三十分之一。

所以:工農兵大學生只是工農兵學員的一部分!不是所有的工農兵學員都是工農兵大學生!

注:我小學和中學的男同學有一個第二屆進入華南師範大學(當時更名為廣東師範學院)就讀,一個第四屆進入中山大學就讀,一個第四屆進入華南師範大學就讀,一個第六屆進入青島海洋學院就讀。他們都是百分之百的貧下中農的子弟,據他們說,有後臺和關係的學員約佔20%左右。寒暑假他們回家,經常會聊一些大學的情況。所以我比較瞭解。

1973年我參加了“文革”唯一的一次全國高考。按縣的通知,考得好的不受公社區域的限制,可以多錄取,考得不好的公社,可以不錄取。我們公社很重視,組織全公社四百多位回鄉知識青年先通過一次集中到中學考試選拔,從中挑選出家庭出身和成績較好的五位考生,還有二位應屆高中畢業生參加報考體育專業的,共七位考生。到縣有名的中學參加公社組織的高考複習班,由中學挑選骨幹教師輔導半月餘,當時老師是沒有報酬義務給我們上課、輔導。兩週多後集中到縣城參加1973年的全國高考和高考體檢。

我們集中在縣第一中學參加全國高考。考題是地區統一命題、考試。縣一級組織統一集中縣城考試、統一評卷,並且筆試後要進行面試。1973年7月15、16日筆試,考政治、語文、數學、理化四科,17、18日面試和體檢。體檢也很嚴格。

由於全國出了個被四人幫利用的‘交白卷’英雄——張鐵生的“一封發人深省的信”,高考的成績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又回到以推薦為主,參考考試成績的錄取方式,後來通知我說:我被確定為大學備取生。當然囉,備取生僅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啦!就這樣,1973年我與大學擦肩而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