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基层干部的“不作为”真的全怪他们自己吗?

这辈子20:26
基层干部的“不作为”真的全怪他们自己吗?

最近,人民日报百家号发表文章,谈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中潜伏着一股不担当不作为的“混日子”暗流。有的干部“磨道拉车”,出工不出力,“一线变二线、二线变离线”,平平安安占位子,松松垮垮混日子。

一些干部在“怕问责”的心理影响下,信奉“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官场哲学,宁肯不出事也不愿做事,热衷“以退为进”,认为“工作落后不要紧,反正责任不在自己,一旦受到纪律处分,提拔使用大概率会受影响,政绩再好也没用;相比之下,占着位置做做样子不出事的干部,到了年龄反而更容易被提拔。

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虽然也负责单位一部分工作,但由于资历老,做工作蜻蜓点水,就等着“平安着陆”,单位领导也要礼让三分,上班迟到早退习以为常。基层干部的“不作为”真的全怪他们自己吗?​​在“图清闲”的心理影响下,甚至部分“80后”“90后”年轻干部也经常把“退休”挂在嘴边。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过去人人避之的“清水衙门”如今成了“香饽饽”。扶贫、安全生产、维稳、环保等容易被问责的领域则唯恐“避之不及”。普遍想法是“政绩再好都不如不问责好”。
基层干部的“不作为”真的全怪他们自己吗?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小时候曾经听到的两个故事:一名小战士想早日光荣入党但却年龄不够,因而虚报年龄“欺骗组织”,伙伴告诉他这样做被组织发现了会受到处理,他却说只要能早日入党,给他什么处分都不怕;另一个故事是,焦裕禄在得知一些干部因劳累和饥饿死在工地上时心痛不已想借用战备粮,在召开县委会时有人不同意,焦裕禄镇静地说“一切责任和后果由我一个人承担!”

说这些有人可能觉得好笑,说那是什么年代,现在又是什么年代。

是啊,的确年代不同了,但当年那种“共产党员跟我上”的魄力和情怀我们难道真的就不需要了吗?

现在一出现问题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干部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行!试问那些喜欢指责下属的领导们,你在指责别人的同时事先扪心自问过“我做的如何”了吗?我的带头作用发挥了吗?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都能敢于担当、身先士卒,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情怀鼓舞人心,感召士气,类似的懒政、怠政现象会这么普遍吗?
基层干部的“不作为”真的全怪他们自己吗?​其实,现在出现在基层干部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没法干!

为什么没法干?就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所说那样,有些地方的所谓"问责"把基层干部搞得哭笑不得、“左右为难”,做与不做均可能被问责。

比如,某市有关部门要求当地每个乡镇必须建立污水处理站,不建就问责;而建污水处理站就要涉及土地报批,且很多位于基本农田附近,审批程序复杂,短时间内很难批复,按时间节点“未批先建”也要被问责。有干部调侃说,不少干部做好了“因公负伤”的心理准备。“受不受处分一半看工作,一半看运气。”
基层干部的“不作为”真的全怪他们自己吗?​还有的地方和部门不按规矩办事,眼睛总是盯着领导,只要领导批示的事情便层层分解任务,你分解,他也分解,多口进出、没有规矩、甚至互相参差、出现矛盾,搞得基层部门和干部不知道该听谁的,都是“婆婆”还得罪不起,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应付了事。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怎么能让基层干部安心工作、爱岗敬业呢!

我们一定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的干部,首先要相信大部分的干部是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想为周围的群众办些好事的!难道基层干部给周围群众干了好事不觉得光荣吗?我敢说,给基层干部更多的关心关怀,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家庭困难和实际困难,设身处地的想想基层干部们的情感需求,比有些没有意义的问责要强的多!
基层干部的“不作为”真的全怪他们自己吗?​一句话,使用干部,首先就得相信我们的干部!问责只是为那些极端不负责任的人准备的。哪个地方问责的干部越多,反而是干部工作没有做好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