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向上的臺階

“上午我已經走一趟了。”輸煤段裡,老李略顯疲憊的聲音傳過來。

春節後一上班,我就跟燃料分場主任老李約了一下,請他不忙的時候帶我去現場轉轉,拍些照片。今天下午,他如約帶我走了一圈。

經過現場安全文明生產標準化治理,曾經被形容為“油大褂兒”“粉塵間”的輸煤棧那種老舊面貌已蕩然無存,載著燃料的光潔皮帶沒有啟動,地面乾爽,空氣清新,透過窗戶可以看見外面的藍天。老李的手電在皮帶上和角落裡掃著,發現哪裡有問題,就掏出手機拍下來,還不忘了提醒我注意腳下。我們從輸煤三段往四段走,越走越高,所以腳下基本上都是向上的臺階。

向上的臺階

“怕你累,咱們只走一個段,你看看就行了。”老李跟我說。

“沒事,想當年咱扛著氧氣瓶從鍋爐零米一直上到汽包平臺呢!”我回他。

老李笑了:“那你也小心點兒。”

說著話,我們來到了碎煤機平臺。幾個工人正掄著扳手、鏟子在清理煤泥。

老李告訴我,現在是兩路上煤,高熱值的煙煤與低熱值的煤泥混合摻燒。煤泥冬天含了水分,現在天氣逐漸暖和了,煤泥就發黏,就容易堵。“煤價居高不下,摻燒是目前最好的降本增效手段,再累也得把活兒幹出來。不然,要咱們有啥用呢。”老李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跟我說。

走出輸煤棧橋,老李一眼就看到了剛參加完公司安全培訓的分場安全員老於,直接把他喊住,摘下頭上的安全帽,跟他說了剛才的情況。老於接過帽子,直奔現場。

看著老李頭上不住地冒著熱氣,臉上還流淌著汗水,我關切地說:“趕緊擦擦,別感冒了。”

老李抹了一把汗水說:“沒事,天天這樣,都習慣了。”

正說著,老李的手機響了,只聽他說,推土機……煤垛……掛斷來電,他又撥了一個號碼出去,告訴那邊,出車,配合生產部摻燒人員。

又一個電話進來,是班組彙報現場考問的事。

“我怎麼感覺你今天特別累呢?”我問老李。

向上的臺階

“早晨我去參加了一個葬禮,是一個員工的母親去世了。咱分場老人兒多,一到上冷和開春的時候,有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咱去看看,也讓工人心裡暖和不是。”老李說,“從市裡回來,我就跑了一趟段裡,一趟下來就得兩個多小時,中午也沒撈著睡一會兒,有點累了。”

老李深吸了一口氣,接著說,“我現在最愁的就是人不夠用,全分場檢修班組就十幾個人,你看剛才的老於,還有老楊、老王他們,基本上再有個兩三年就都60歲了,還在現場頂著呢……”

“很難啊。”我說。

“對。但是,再難咱也得幹!”老李瞬間目光如炬,堅定地說,“煤場、地溝、皮帶,檢修、運行,哪兒哪兒都缺人。但這種結構性缺員是老企業的‘通病’,各分場的中堅力量現在基本都是40多歲奔50歲的人,還有快退休的,也一直在班組。我手上這些能幹的,除了黨員就是班長,都是我的頂樑柱啊。”

走到了煤場、走過了油區、走進了檢修班組……閒聊中我得知,老李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參加工作的,那幾年大中專畢業生不多,企業就從社會上招工進廠,像老李這樣的有上百人,現在大都到了“耳順”之年,基本上都是生產一線的主力。老李從油區運行開始,到皮帶檢修班,再到班長、專工、副主任,這一路邊幹邊學,倏忽間就走過了三十年。用他的話說,這輩子就沒離開過燃料。這位東北公司勞動模範靠身體力行帶出了一批過得硬的班組長。

這個身材不高,看上去略顯瘦弱,白白淨淨、戴著一副眼鏡的人,怎麼看都與過去形容的那種“傻大黑粗”的燃料人無關。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帶著一群黨員和班組長,每天加班加點,設備運行、治理兩不誤,順利通過了集團公司標準化驗評,燃料分場也成了一大亮點。

在雙鴨山公司,像老李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不停地朝前看、向上走,用心血和智慧築起了事業不斷髮展的臺階。

向上的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