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宣城房價即將破萬,皆大歡喜的背後是難以承擔的後果!

宣城房價即將破萬,皆大歡喜的背後是難以承擔的後果!

宣城作為一個剛剛靠著文明城市加持才躋身四線的小城,在恆大、碧桂園等韭菜收割機的耕耘下,這座城市呈現了一幅虛假的繁榮畫卷。

表面上,房價節節走高,政府滿意,開發商滿意,先上車的滿意,中介滿意,紛紛鼓吹這些開發商是良心,是清流,是小城迅速發展的引擎。

然而房價破萬的背後,卻造成了我們壓根都承受不起的後果。

這個後果是什麼呢?人才外流!

不同於其他小城,宣城臨近蘇浙富豪圈,即使在省內,也有三線翹楚蕪湖在一旁虎視眈眈。

所以,宣城過去一直是臨近城市的人才輸血之地。

宣城並非沒有頂尖人才,受徽州文化影響,宣城人敢闖敢拼,科大訊飛的董事長劉慶峰,ofo創始人戴危都是宣城的青年才俊。然而他們並沒有在家鄉創業,不過話說回來,宣城壓根也沒有他們創業的土壤。

更不要說,當年海螺這個世界第二的水泥生產商外嫁蕪湖,成為宣城心中永遠的痛。

宣城房價即將破萬,皆大歡喜的背後是難以承擔的後果!

那麼宣城當真沒有企業孵化的土壤嗎?肯定不可能,當年赫赫有名的飛彩,擎天一柱的中鼎,笑傲中國的海螺全都是出生於宣城。然而隨著規模的壯大,宣城這個母親已經不能哺育他們了。於是宣城人民眼含熱淚看著他們漸行漸遠。

我有很多朋友,如今都已是而立之年。當初這些朋友紛紛表示在外奮鬥之後挖到第一桶金就要回宣城創業,反哺家鄉。然後這段時間,他們在微信群裡討論宣城不斷走高的房價嘆息道:“同樣是為國接盤,四線小城破萬。二線也才一萬五六,用腳投票也知道選哪個。”

當他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就明白,這些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再也不會回到他們曾經熱愛的家鄉了。

而且不光人才,就連勞工也都紛紛選擇遠遁他鄉。過去在湖州常州等務工的宣城勞工們,都會賺到錢之後回家鄉或是創業或是置辦房屋。但是隨著房價的節節攀升,他們也選擇了留在當地。現在打開宣城的招聘軟件,除了銷售就是服務員,宣城已經沒有過多的職務選擇了。

而與此同時,西安、南京、武漢等特大城市正在紛紛攘攘的打著一場搶奪人才的戰爭!

宣城房價即將破萬,皆大歡喜的背後是難以承擔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