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四大名著最大的遺憾分別是什麼?

明月缺


人們追求美好生活和更高理想的過程中願望難成,反而不斷失去,這是有書君讀四大名著讀到的最遺憾處:


一、《西遊記》中“齊天大聖”變成“勞改犯”


起初,為改善生活環境, 悟空在花果山找到水簾洞,被尊為猴王。


後來,為改變命運,他又踏上求知之路,學成後闖蕩江湖,獲得“齊天大聖”稱號,準備享受無所不能、隨心所欲、心想事成的自由,那是眾生平等、萬物一體的自由。


然而一次蟠桃盛會,讓他認清所謂的“眾生平等”原來是等級森嚴的。


於是他大鬧天宮,但終沒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被壓五行山,失去了“猴身自由”。


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是悟空的禁閉時間,他的自由夢想慢慢被時間淡化。



唐僧的到來,不是給他自由,而是“勞動改造”的開始,緊箍咒是鎖鏈,直鎖到他改造成為別人心中的好猴子。


過程中他放低姿態盡心盡力,卻遭受最基本的信任危機,如三打白骨精後被唐僧趕回花果山,不平之氣至今遊蕩在有書君心中。


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師未捷、續命不成


諸葛亮殫精竭慮,從隆中對到舌戰群儒,從借東風到擺空城,三氣周瑜、六出祈山、七擒孟獲,為蜀漢基業吐血工作,像蠟燭一樣燃燒著自己。


然而,每一次努力都會遇到意外事件,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導致最後功虧一簣。



劉琮投降曹操後,劉備棄新野奔江夏,不聽諸葛亮勸告,非帶十萬百姓逃跑,結果一日走十里,在長坂坡慘敗;赤壁戰中,關羽華容道私放曹操,錯失良機;赤壁戰後,關羽大意失荊州,使北伐無望;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失去戰略要地,出師不利;五丈原中,諸葛丞相終於病倒。


阿斗需要相父,歷史需要奇才,人心需要諸葛亮力挽狂瀾。


諸葛先生禳星續命,結果來了冒失的魏延,一腳踢翻了主燈。


油盡燈枯,蠟炬成灰,留給世人無盡的嘆息。


三、《紅樓夢》中寶玉意難平


大石因無補天之才被棄青梗峰下,整日嗚咽,一僧一道在把它變寶貝前告訴它:“紅塵之中有是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持;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字緊相連屬……”


大石作為天庭中的護花使者,寶玉作為太虛幻境第一“淫人”,在大觀園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為女孩子們盡點心意:


於是他為受屈的平兒理妝,讓香菱情解石榴裙,讓玉釧親嘗蓮葉羹,替麝月篦頭髮……



尤其是對晴雯,為哄她一笑而縱她撕碎所有的扇子,為病中的她端湯喂藥,把她冰冷的手放自己懷中溫暖,二人純潔、深厚的情誼讓晴雯肝腦塗地忠心為主,帶病連夜補好雀金裘。


而這樣一個晴雯卻被驅趕出門,寶玉竟垂手而立,連一句話也不敢說,眼睜睜看她在貧困的家中悲慘地死去。


當晴雯在臨終時懷揣寶玉的貼身小襖時,有書君已泣不成聲,不知寶玉還會有多少“意難平”。


四、《水滸傳》中英雄無活路


亂世英雄命運多舛,梁山好漢夾縫中求生存,卻也做得風生水起:智劫生辰綱,三打祝家莊,一度震懾朝堂,威震四方。


然而一個“”招安令”,使多少豪傑在攻打方臘起義戰爭中喪生隕命。


林沖沒有死在自相殘殺的戰場,卻死於鬱結的不平之氣中。



林沖最初的要求並不高,他只想當好八十萬禁軍教頭安靜生活,然而權臣高俅之子高衙內要陰謀霸佔林娘子,想陷害他於非命。


為求生,林沖被逼上梁山。


到梁山後,他也只不過想求得一片安身立命之所,可宋江忘記了這位兄弟的半生遭遇,要把林沖重新送到高俅和高衙內手中,使林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林沖是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然而這樣一個老實人也被沒有法度的黑暗社會擠壓傾軋,無法容身,不由人憤慨、嗟嘆。


有書君說,最遺憾處正是人們最美好的願望所在,即便打碎了“潘多拉盒子”也沒有希望飛出,但人們仍有所追尋。


正如在四大名著的遺憾中,悟空告訴我們要珍惜已經得到的,寶玉幫我們認清為什麼會失去,諸葛亮警我們珍惜身邊的人,林沖勸我們把握好當下的生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說起四大名著的各自所謂的遺憾,這裡有必須要先簡單地對四部書的作者介紹一下。《水滸傳》,作者施耐。中國小說家,江蘇人氏。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山西太原人氏,還有說是今浙江杭州。其他著作還有《隋唐志傳》丶《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江蘇準安人

↙《紅樓夢》作者吾雪芹。視籍遼陽人

究其各自的遺憾,下面作一扼要↗闡述

首先說一下《水滸傳》最大的遺憾,就是最終大部分英雄好漢都以悲催的結局而告終。令人感到傷悲!

其中《三國演義》的遺憾是諸葛亮出身未捷身先死。曹操也沒有統一當時的天下。

《西遊記”的遺憾是對善惡世界的界定不明確。

最後,再說一下《紅樓夢》一書的最大遺:是書中的女子,命運皆是悲慘,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男人的命運也是極為悲催的。


寒冰12189齊魯


《西遊記》中,最大的遺憾是豬八戒!取經路上,真正懶豬一個,貪吃貪睡又貪色。佛門弟子,戒色是必須的,可八戒見一個愛一個!雖然因為好色受到了一定的懲罰,但是我覺得處罰力度還不夠!另外,有後臺的妖怪最終免去一死,被打死的都是那些無靠山無門路的尋常妖。

《水滸傳》裡,我最付厭的人物是宋江!做了水泊梁山的首領後,他一心想投靠朝廷謀取功名富貴。招安後去徵方脂,可憐兄弟們一個個慘死!最可恨最可惡的是,當宋江得知御賜之酒是毒酒,臨死卻還要害死黑旋風李逵。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繼續替天行道,剷除朝廷奸臣,那該多好!

《三國演義》裡,可嘆諸葛孔明五丈原短壽!“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後來得意弟子姜維繼承遺志,多次北伐未果以身殉國!

《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卻因林黛玉寄人籬下,與賈府門不當戶不對,還因多愁多病身,不是富態之人,所以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





追夢平凡人生


1.《紅樓夢》:寶黛最終沒走到一起

年輕時覺得這是最大的遺憾,如今覺得倒是最美好的事情。兩個人若是真結了婚,為柴米油鹽生活瑣事彼此磋磨,可能所有的美好都會灰飛煙滅。這也許是另類的缺憾美。

2.《西遊記》:孫悟空最終成了戰鬥勝佛

原本自由自在的石猴,被壓五指山下都不改性格,最後西天取經後接受了“戰鬥勝佛”的稱號,覺得不好,不符合孫悟空初衷。它應該還是獨自逍遙花果山更好。

3.《水滸傳》:宋江的思維定式

宋江原本是官,自然認為落草為寇不妥,心心念唸的想回歸主流,卻不知道思維定式害死人,真真的看不清大格局,白瞎了一幫好兄弟的性命。

4.《三國演義》: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明知阿斗扶不起,不自立門戶卻自己苦撐。明知生命大限將至,仍然再次出山為江山社稷戰鬥,臨死前還擺了敵人一道。諸葛亮不累了?臨終託孤就那麼值得以死相報?但最大的遺憾同樣也是最深的敬意。

人是很複雜的,這也是四大名著的美好,從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


心婧如水761


六甲番人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敬請關注。

1、《紅樓夢》:賈寶玉居然是個雙性戀。

賈寶玉出家也好,林黛玉病死也好,妙玉被擄也好,都算不得什麼,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固千古常事爾,可這男主角的取向,實在讓人產生不了代入感啊。



2、《三國演義》:關羽大意失荊州。

曹操赤壁輸給一把火暗合天道,劉備夷陵兵敗也是兵家常事,袁紹官渡失利更是咎由自取,但是關羽水淹七軍怎麼就丟了後方大本營?這本來可以是最弱一方光復東漢帝國的逆轉大戲啊。



3、《西遊記》:孫悟空淪落成高級打手。

一個不屈的靈魂,即便湮滅於雷劫都不會讓人胸口如此堵。佛道之爭,權力之爭,怎麼就讓這猴哥從此平庸了呢?猴哥怎麼就接受命運的安排呢?想來心酸啊。



4、《水滸傳》:女人都是玩物。

所有的女人都失去了獨立人格,就連一零八中的顧大嫂孫二孃扈三娘也不例外,扈三娘憑什麼一定要嫁給三寸丁丑男?潘巧雲潘金蓮閻婆惜為何一定是男人的附庸之物?女人不聽話就可以一刀剮了,如同殺豬一般?


六甲番人


“四大名著”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但是客觀的說,這四部書無論是從小說的完整程度上,還是小說的內容、結局都給讀者留下了諸多遺憾。

如果說起最大的遺憾,雖然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感受,但是我的觀點如下:

一、《紅樓夢》的最大遺憾。我覺得有兩處:第一處是小說八十回後的缺失。不但使小說本身變成了殘本,影響了可讀性,更使讀者少了多少眼福。以至於著名女作家張愛玲在其著作《紅樓夢魘》中開篇便提到“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第二處是小說中諸多女兒香消玉殞,命運太過悲慘。

二、《三國演義》的最大遺憾。我覺得是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蜀漢未能光復漢室。諸葛亮病逝之後,感覺整個小說瞬間少了很多色彩,以至於不想讀下去了。雖然“讀《三國》落淚,替古人擔憂”有些可笑,但是作為讀者感覺的確如此。

三、《水滸傳》的最大遺憾。我覺得是宋江沒有帥眾弟兄推翻朝廷,自立為主,以至於眾多英雄慘死,越想越覺得可惜。

四、《西遊記》的最大遺憾。我覺得是沒有早點看懂《大話西遊》(當然是玩笑了)。只是真正懂得那段臺詞的時候,你我,容顏已老。


正說文化


四大名著代表中國古典白話通俗小說的最高成就,其中《紅樓夢》有情人未成眷屬、《三國演義》中象徵忠義仁德與民心所向的蜀漢未能中興漢室,《水滸傳》梁山好漢被招安,可以說除了《西遊記》外其他的三部都是悲劇,下面具體說說四大名著的最大遺憾:


一,紅樓未完——四大名著中的最大遺憾

  如張愛玲的名句“平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骨;三恨紅樓未完。”儘管《紅樓夢》本身有大量的遺憾故事,如探春的遠嫁、迎春的虐亡、寶黛的有緣無份等等,但最大的遺憾是這部代表中國古代文學成就巔峰的鉅作本身是沒有寫完的,高鶚所續的後四十回再好也彌補不了非曹雪芹原著的遺憾。


二,星落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人們常說一句歇後語“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因為《三國演義》中象徵仁義與民心的蜀漢,空有仁君劉備、良相臥龍和關張趙雲等猛將,卻未能中興漢室。諸葛亮作為傳統道德的表率,刻畫的神而近妖,他的足智多謀更寄託著中國最理想化的古典君臣關係。然而六出祁山未果,上方谷一場大雨讓他的一世心血付諸東流,最後魏延撞破七星燈,星落五丈原,三國演義的故事也就基本以悲劇終結。這遺憾,堪比古希臘英雄的史詩式悲劇。


三,聚義廳改忠義堂——暌違初心的梁山好漢

  在水泊梁山的前期,聚義廳是草莽英雄弟兄們聚義一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去處,就是這個招牌,讓不少江湖豪傑,都去了梁山。然而宋江一上臺就用“忠義堂”進行更名,去掉了匪氣,也最終走上了集體招安之路。嘯聚山林,濟困劫富的“替天行道”的杏黃旗最終淪為了“順天護國”的招安旗,這是《水滸傳》的最大遺憾。


四,凌雲渡唐僧不走獨木橋——唐僧的肉身之死

  取經路的最後一站是接近靈山的凌雲渡,江流險惡,接引使者明確指出,過了獨木橋可以成佛,否則只有坐無底船過江。孫悟空演示了獨木橋可以過,但是唐僧還是不敢,最終踏上了無底船,結果過江之後唐僧的,回頭一看,原河的對岸留著自己的死屍,取得真經的卻是金蟬子而已,至此是否“唐僧已死”成為公案,是何等的遺憾。


  儘管四大名著各有各的遺憾,然而世間本無完美,天殘地缺反而成就經典,成為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偉大豐碑!


城市密碼


閱讀四大名著,最大遺憾是:

一、紅樓,夢未完。我想知道後來的寶姐姐是如何過日子的,想知道湘雲是否依舊豁達開朗,想知道妙玉是否了悟,想知道紫鵑命運如何,想知道寶黛是否訂婚……想知道的太多太多。如果能穿越回到雪芹在世時,一定好好把遺失的稿件追回來。一直認為。書已寫完,只是一些增刪修改補全工作沒做完。


二、水滸,已招安。實在想不明白,那麼多英雄好漢為什麼就那麼聽宋江的呢?逍遙自在的生活不過,反而替不值得人送命。當然,宋江一步一步走過來,自有過人之處。都是那個時代的錯,好漢們太窮了,需要“及時雨”。只是,我就是不喜歡宋江。想到那些好漢們的結局,就怎麼也不能說服自己理解。特別是林沖,為什麼要那麼忍恥一輩子,有仇不能報,實在不算好漢。不能替生死兄弟報仇,可見好漢們的義氣也要打過問號,如果沒有宋江,也許好漢們都會是重情重義的好漢子。最喜歡燕青,要是他領導英雄好漢,也許就不一樣了,可惜,他也有點愚忠。


三、三國,曹操不稱帝。一代梟雄,一個實現了自己抱負的“奸雄”。誰忠?誰奸?歷史自有評論。只是,我常幻想,如果曹操真的有野心,早有稱帝打算,那三國又將如何?

四、西遊,妖精愛乾淨。每次看西遊記,對妖精的後臺硬習以為常,可恨的是妖精們都愛乾淨,還講究儀式講究分享。一個唐僧,抓到了就吃了就是,一定要弄乾淨才吃……

雖是說笑,卻真有過此想法。那時人小,為孫悟空抱不平。後來,走上修行之路,才真正佩服取經人,師徒四個都是了不起的修行人,和自己心魔做鬥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功德圓滿,一本奇書。找不到遺憾之處。


ld依荷聽雨


以下評論均按照小說本身的邏輯來分析四大名著的遺憾。

一、《三國演義》

《三國》中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諸葛亮“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悲情。

諸葛亮出山之前,水鏡先生說他“雖得其主,未得其時”,漢王朝天命已盡,非人力能為,即便出山又能改變什麼呢?這些諸葛亮又何嘗不知道呢?但為劉備“三顧頻煩天下計”的誠意所打動,他決意出山。

為匡扶漢室,他燒博望、祭東風、奪荊州、定西蜀,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然而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天地造化非諸葛之力所能扭轉。歿關羽、失荊州,白帝託孤,六出六敗,挫折一個個接踵而來。他雖想“餘年還做壠畝民”,但最終還是“秋風五丈原”,出師未捷,長使英雄淚目。

五丈原病重之時,李福受劉禪之命看望諸葛,詢問諸葛死後誰可繼任丞相,在蔣琬、費禕之後,諸葛亮不再往下說。他已料到蜀漢所亡時日,多說何益。耗盡自己一生精力,只為報答知遇之恩,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可以說是《三國》中最大的遺憾。


二、《紅樓夢》

在評論《紅樓夢》中愛情悲劇的時候,大家往往都聚焦於賈、林二人的情感糾葛,但我認為賈、薛的愛情才是悲劇,薛寶釵才是值得同情、遺憾的那個。

薛寶釵容貌出眾,家境殷實。由於家裡做著朝廷的生意,所以在賈府暫住時的吃穿用度並不仰仗賈府。更為重要的是薛寶釵知書達理,為人寬宏大度,慮事周全,處處能想人所想,所以賈府長輩及姊妹等都對她頗有好感。在受到賈、林的譏諷時、薛寶釵也很少反唇相譏、耿耿於懷。放到現實生活中,這樣一位條件優越、教養良好,又集美貌、溫柔賢惠於一身的姑娘,絕對是女神的人物。

但就是這樣好的一個女子卻得不到應有的愛情,她嚮往寶玉,寶玉卻並不愛她。她甚至 不如早早死去的黛玉,至少黛玉得到了寶玉的真心。她雖最終嫁給了寶玉 ,但那時的寶玉卻已是失去了靈性半傻之人。賈府上下瞞著寶玉的病情,匆忙辦完了二人的婚禮。薛寶釵是被欺騙與傷害的。新婚之夜沒有圓房,寶玉好些之後又撒手而去,寶釵最終依靠的只有一個“蘭桂齊芳”的幻夢。

總之,蕙質蘭心的寶釵不該得到這樣的結果,她的結局是《紅樓》的一大遺憾。


三、《水滸傳》

《水滸》中李逵的命運是個遺憾。

李逵就是我們所說的“被人騙了還給人數錢”的那種人。

李逵對宋江可謂是忠心耿耿,自從江州相遇,便一心追隨宋江。晁蓋死後,要把宋江推上寨主之位叫的最響的就是李逵。對於宋江的指派,李逵是言聽計從;對於宋江的叱責,李逵也都默默忍受。宋江藥殺李逵,僅僅是怕自己死後李逵造反,壞了梁山的名聲。

李逵,因殺人早年便流落江湖,親哥哥看他如同仇敵,還未盡孝老母便被老虎吃掉,自己忠心一生,卻最終死在了下藥時連眼都不眨的大哥手中。李逵糊塗的一生可謂是《水滸》的一大遺憾。


四、《西遊記》

《西遊記》的遺憾在於孫悟空被拘禁的自由。

孫悟空在取經之前是何其的瀟灑自由。學成本領之後,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攪龍宮、鬧地府、偷桃竊丹、大鬧天宮,不怕天羅地網、雷劈電炸。然而,如此厲害的人物最終敗在了一個小小的金箍之下。

西去十萬八千里,磨練的不是唐僧,而是行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妖魔鬼怪要他降服,湯水齋飯要他操心。如此功勞,在唐僧眼裡卻只能是牽馬挑擔之徒。受制於小小的金箍,一路還要忍受唐僧的嘮叨、誤解、批評、恐嚇。

雖然最終修成正果,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孫悟空自己才能體會。多少有才之士不都同孫悟空一樣?為了 生活 這條金箍,委屈求全,哪怕領導的腦子長在屁股上,也要小心謹慎、嚥氣吞聲。可悲、可嘆、可憐。


老旺文談


《西遊記》咋看似乎沒有遺憾,一切都是那麼圓滿。猴子經過千辛萬苦,終於保護師傅完成任務,自己也經受了磨鍊,終於脫胎換骨,修煉成佛。成為鬥戰勝佛。

《西遊記》真是一部很好勵志大片。一個武藝高強自命不凡的猴子,想憑自己的努力在現實中殺出一條血路,獲得社會的承認。可是,現實社會那有你的位置?於是桀傲不馴的他,開啟了與社會正面對抗的模式,與天鬥,與地鬥,與神仙佛祖鬥。最終,他還是被社會鎮壓,判了五百年的有期徒刑,被壓在五行大山之下。以懲治他自命“齊天大聖”的狂妄。

刑滿釋放之後,猴子皈依正道,走上了自我救贖之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經歷千辛萬苦。最後終於達成心願,位列仙佛之列。

《西遊記》的故事,就是一個人生努力尋找自己最終歸宿的隱喻。它告訴我們,經過艱苦的努力,人終究會獲得成功,找到自己的位子。《西遊記》的結果是圓滿的,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大團圓的結局。但回看一下猴子的奮鬥史就會發現,其中難免還是有些遺憾。猴子想憑自己的能力爭取應有的地位,最終的結果是失敗了。它的失敗告訴我們,憑個人的能力與社會鬥,最終失敗的結局是註定的。要想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子,必須皈依與合作。然後在體制內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猴子雖然神通廣大。但沒有喚起工農千百萬的能力。只靠一己之力,單打獨鬥。改天換地的目的畢竟無法實現。只能投降之後去,在體制之力,獲得自己的立身之地。“齊天大聖”與“鬥戰勝佛”誰的官大?不知道,但是,自己封的是沒有用的。這大概要算是《西遊記》的遺憾了吧?

比起《水滸傳》的英雄,猴子無疑是幸運的。他以皈依的形式完成了從體制外的“妖猴”向體制內“鬥戰勝佛”的轉變。《水滸》裡一百單八個英雄,大多數是沒有這種幸運的。他們投降了朝庭之後,就去打別的不“替天行道”的強盜了。這一點,與猴子的降妖拿怪,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在革命的年代,我們曾批判《水滸》說:“宋江是個投降派”。可是猴子卻被奉為反抗社會的英雄,可是誰知道,猴子和宋江一樣投降了,投降之後,去打與自己之前一樣的妖怪,而受到了體制的接納。而宋江在打死了別的強盜後。自己做為咬死了兔子的狗,也被主人殺吃了。

從水滸英雄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出玉皇大帝確實比宋徽宗英明的多了。也不怪乎宋徽宗在吃了宋江的狗肉後沒有多少年自身也為敵國所俘,成了坐井觀天的蛤蟆。而玉皇大帝直到今天還在自己的位子上坐的穩穩的。

《水滸傳》的遺憾是,大英雄一但做賊,便終身難以洗白。這就是林沖在為盜的路上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如果遇到英明的玉皇大帝,或者還可翻身,但遇到了宋徽宗,只能說一聲,時也,命也!這個遺憾的重點在於,英雄無用武之地。

《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們,是有用武之地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漢末的天下又何嘗不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格局。劉關張宴桃園英雄三結義,請諸葛劉皇叔三次赴降中這是何等的胸懷。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白馬坡溫酒斬華雄。這是何等的英雄豪邁。尋義兄掛印封千金,護皇嫂千里走單騎,這是何等的義氣。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這是何等的智謀?然而就是這樣一群令人敬仰的英雄豪傑,在逐鹿天下的英雄事業中,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他們的事業也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於是,讓人不得不悲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英雄的失敗,以及最終走向悲劇的命運,是《三國演義》的最大遺憾。

既然英雄不是那麼好當的。那就不當英雄,乾脆當個“富貴閒人”吧?這是《紅樓夢》主人公賈寶玉的想法。於是,她便在軟紅塵裡享受溫柔之福。他的生活環境確實是“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生活就幸福了,內心就滿足了嗎?也沒有。賈寶玉一生愛護美女,尊重美女。希望這些美麗的少女個個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可是現實是,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可愛的小女們一個個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她所愛的林黛玉得不到,不愛的薛寶釵又推不掉。金釧跳井而死,晴雯被逐而亡。而這一切的一切,他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而無能為力。

《紅樓夢》告訴我們,人生永遠處在不圓滿的狀態,是永遠有遺憾的。這大概就是《紅樓夢》最大的遺憾。《紅樓夢》沒有寫完固然是一個遺憾,可是,即使是寫完了,上邊的遺憾還是存在。所以,它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遺憾是人生的遺憾。

總之,《西遊記》的遺憾是人生不得不妥協的遺憾;《水滸傳》是雖然妥協了,仍無法圓滿,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遺憾;《三國演義》是英雄雖有用武之地,卻仍然不能成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遺憾;《紅樓夢》是人生無處不在的大遺憾,是命運之悲,人生之憾。

中國人的價值觀認為,人生本來就是不圓滿的。所以美好的事物也不有能太圓滿,所以講究,美人必有一陋處。文學作品大概也是如此,如果沒有點遺憾恐怕也進不了四大之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