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一支解放軍部隊現身非洲!民眾敲鑼打鼓歡呼,聯合國:感謝中國

6月28日,央視軍事頻道播放了一條視頻,立刻就引起了廣大軍迷的關注。這條視頻主要介紹了一支肩負特殊使命的解放軍部隊在非洲的感人事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批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大隊在按時完成聯合國分配的任務之餘,利用空閒時間給南蘇丹巴格里鄉修建了這個地區第一條通向外界的道路,為了感謝中國工程兵的無私奉獻,當地政府特地把這條路命名為友誼路。

一支解放軍部隊現身非洲!民眾敲鑼打鼓歡呼,聯合國:感謝中國

當他們圓滿的完成維和任務啟程回國時,從各地自發趕來的民眾敲鑼打鼓歡呼著送別解放軍第十一批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大隊。就連聯合國也特意發佈了一條專題短片,用來感謝中國在非洲的維和貢獻。其實,中國維和部隊在非洲扮演的角色並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執行維持當地治安、進行日常巡邏等常規任務,中國是實實在在的從各個方面幫助非洲人民。

一支解放軍部隊現身非洲!民眾敲鑼打鼓歡呼,聯合國:感謝中國

在某問答網站上,大部分網友都贊同中國人最強的“種族天賦”就是種菜,我國的維和官兵同樣也把這項技能帶到了非洲。非洲作為地球上飢餓人口最多的地區,我們的維和官兵在執行任務之餘,也熱心的幫助當地居民學習如何種植蔬菜。在南蘇丹的裡維斯,就有一塊佔地1萬平米的農場,如今那裡已經成了中國維和部隊與當地居民互幫互助的模範基地。

一支解放軍部隊現身非洲!民眾敲鑼打鼓歡呼,聯合國:感謝中國

非洲不僅有帶著藍帽子的中國維和士兵,同樣也有穿著白大褂的中國維和醫療人員,經過前後十幾批的中國維和醫療人員的努力,非洲當地居民的健康條件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而且中國維和醫療人員已經成為了當地一塊金字招牌,每逢中國維和醫療隊進行集體坐診的日子,就有很多從偏遠地區趕來的人民來求醫問診,許多人常年沒有治好的病痛,在中國醫生的精湛醫術下都被治好了。因為我國維和醫療人員的突出表現,由我國編寫的維和醫療保障標準也被聯合國正式納入了標準體系。

中國維和部隊在非洲的傑出表現,完美的詮釋了我軍是一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