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你還想站在臺上手發涼,腳發抖嗎?

有過公共演講經歷的人都知道,很少人能夠做到心情平靜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講臺。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為了解決問題,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必須克服困難,而困難的出現和克服,會引起人們內心的不安和緊張,既然緊張恐懼的心理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怎麼克服演講時的緊張?

怎麼避免自己站在臺上手發涼、腳發抖呢?

怎麼給聽眾展現出一個信心十足的形象呢?

你還想站在臺上手發涼,腳發抖嗎?

緊張的表現

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重要的技巧:

1、在演講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林肯曾說:“我相信,我若是無話可說時,就是經驗再多、年齡再老,也不能免於難為情的。”這話我相信大家都會有同感。如果我們要進行成功的演講,就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否則,沒有準備好就出現在聽眾面前,就像自己赤裸裸的站在聽眾面前,這樣的你,當然會受到聽眾的指指點點,你自然也是會緊張的。只有有備而來的演說者才能獲得自信和成功。同時,對演講者來說,平時不但要做好演講前的準備,還要注意加強自己的心理訓練和調適,養成良好的應考習慣。只要你做好充分的準備了,你就可以在演講中緩解自己的緊張。

2、端正演講動機,減輕心理負擔。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目標定得太高了,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時我們可以適當的降低自己的目標,對於不切實際的期望要有客觀的分析。如果把演講的意義片面誇大,甚至把演講與個人終生的成就、事業和幸福等緊緊聯繫在一起,演講還未來臨,就已經是惶惶不可終日了。帶著強烈的求勝動機和沉重的心理負擔去準備,結果情緒焦慮程度越積越強烈,到了發揮時卻事與願違。因此,如果要在演講中做到不緊張,演講者要學會適度降低求勝動機,減輕心理負擔,真正做到輕裝上陣。

你還想站在臺上手發涼,腳發抖嗎?

3、保持積極的情緒體驗。

有些演講者面對即將到來的演講,感覺就像如臨大敵,心驚膽顫,有著諸多的這樣那樣的擔心,比如,在演講過程中總是設想自己會犯語法錯誤,或總擔心自己講著講著會突然地停頓下來,講不下去了,這就是一種反面的假想,它很可能會抹殺我們對演講的信心。

面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使用積極自我暗示的方法。暗示對人的心理影響是極大的,我們都能看到人在不良的心理狀態下發揮是不正常的。多學會給自己一種積極放鬆的暗示,用一些“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我一定可以超常發揮”等肯定自己的短句。在平時聯繫休息之餘多和自己交談,不斷地強化一種必勝的信心與信念。時間長了,就會發現這種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就會成為自己的一種思維習慣,也就能在演講中做到不緊張。很多人會懷疑這樣的方法,但是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們真正去實踐才能得到效果的,而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總之,在演講中做到不緊張,演講者在演講之前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心理壓力和負擔。更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演講前的心理準備和其他各方面的準備,這能自己在演講的過程中更加自信,以至於不那麼緊張。緊張是很難克服的,但是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既然我克服不了緊張,那我就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演講上,你就會忘記緊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