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老村長突然失聯,仨兒子互相埋怨,4歲孫子指著山上說:爺爺在那

老村長突然失聯,仨兒子互相埋怨,4歲孫子指著山上說:爺爺在那

我們村有個姓陳的老頭,以前是我們村的村長,所以大家都喚他為老村長,老村長為人和善,深得村裡人尊敬。

三十年前,老村長的老婆生下三胞胎,成了十里八鄉的大新聞,在那個“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的封建年代,老村長可讓眾人羨慕了。

那個年代物質嚴重匱乏,養三個兒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到了三個孩子上學的年齡,學雜費、生活開支讓這個家庭入不敷出,常常要借東牆補西牆過日子,還好,三個孩子總算健康長大。

老大讀完高中後回到村委會當宣傳委員,後來經過努力,職位一步一步提升,最後還接管了村長的職位,後來與鄰村一姑娘喜結良緣;老二不愛學習,讀完初中後出去打了幾年工,沒掙到什麼錢,後來回到村裡經營豬肉攤,經人介紹,娶了一個外省過來打工的女子;老三自小就是老村長夫婦的驕傲,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到省裡的一所大學校,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後留在城裡工作,並娶了一個城裡姑娘為妻。

老村長突然失聯,仨兒子互相埋怨,4歲孫子指著山上說:爺爺在那

大家都說老村長夫婦辛苦了大半輩子,三個兒子都成家立業了,終於熬出頭,可以享清福了。誰知沒過兩年,村長的老伴被查出癌症,而且是晚期,半年不到就去世了。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老村長夫婦相敬如賓,從未吵過架,如今老伴說走就走,叫老村長如何不傷心?三個兒子各自成家立業,老平房裡只剩老村長孤零零一個人,他常坐在門口的那塊大石頭上,遠望河對面的山頭一坐就是一整天,因為他的老伴就長眠在那座山上。

老村長的身體每況愈下,老大四歲的兒子給了老村長最大的慰藉,常陪坐在他身旁,幫他抹去不自覺流下的思念的淚水。村裡人紛紛叫老村長的兒子們把老爺子接到家裡住,仨兒子逼於壓力就約在一起商量著老村長的養老問題。老三說,父親為他付出最多,自己的經濟狀況也稍比兩位哥哥好,只是他們夫妻工作都忙,照顧不了父親,但可以把父親接到城裡的養老院,費用他出三之二,兩位哥哥共分擔三分之一,老村長說什麼也不願意去。最後商量好讓老村長在老大和老二家輪流住,一家住一個月,老三每月給兩千塊。

老村長突然失聯,仨兒子互相埋怨,4歲孫子指著山上說:爺爺在那

剛開始幾個月還好,後來兩家的媳婦因為老村長在誰家多住了一天、在誰家少住了一天的事吵起來,而且越吵越頻繁,每當聽到兩位兒媳婦爭吵,老村長就會來到老平房前的那塊石頭上,遠眺著對面山發呆。老大、老二家都是兒媳婦當家,在大兒媳和二兒媳的又一場爭吵後,老村長失聯了,老三得知這消息馬上趕了回來,兄弟仨把村裡每個角落都找遍都沒找著父親,親戚朋友家也一一打電話問過,還是一點線索都沒,兄弟仨就開始互相埋怨。

這時,老大的四歲兒子指著對面那座山說:爺爸在那!兄弟仨面面相覷,想到母親,三人立馬奔向那座大山,果然,父親坐在母親的墓碑旁喃喃自語,聲音都嘶啞了,三兄弟“撲通”一聲跪倒在父母面前,聲淚倶下:爹,我們知錯了,請原諒兒子不孝,跟我們回家吧!兒子往後一定好好孝順您……

原來,老村長臨離開前跟四歲的孫子說:“要乖乖聽爸媽的話,以後可能見不著爺爺了。”孫子問:“那爺爺您去哪?”老村長指著對面那座大山說:“我要去找你奶奶了。”

老村長突然失聯,仨兒子互相埋怨,4歲孫子指著山上說:爺爺在那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在,一定要好好盡孝道,父母不在了,就追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