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專業這個名詞並不少見,但能做到極致的卻是少數。

5月14日,一架赴西藏航班,在遭遇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後,飛機開始急劇跌落。在操作難度極大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帶領機組一起沉著應對,終於,飛機在20分鐘後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媒體稱呼這次備降為“史詩級的降落”,並評價機長“你太牛了!”

面對這種狀況以外的危機應對,通常大眾會覺得這只是一次小概率的成功。不過從記者對機長劉傳健接下來的採訪中,可以發現“端倪”——

記者:“有沒有想過自己會遇到這種情況?”

劉傳健:“已經飛了幾十年了,當然做了特別的準備,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是的,我只是飛了幾十年,無數次飛過這條航線,提前做了最壞的準備和訓練。我才沒你們說的那麼牛,創造了奇蹟,我這只是專業。”

“提前做了最壞的準備和訓練”、“我這只是專業”,這正是我們應急失敗的日常中會忽略掉的地方。能夠在每一次危機出現時都化險為夷的人,不只因為運氣和奇蹟,是因為專業,並且專業到了極致。

極致不是一蹴而就,是日復一日,甚至需要時時刻刻的防微杜漸。

專業到極致,這種精神,也在優質聲音人身上體現。

突發是極致的檢測官

他是湖南衛視的睿智名片。偶爾會被質疑,這份睿智會不會也是藉助打好的臺本,做做樣子而已。但是面對錄製過程中的很多突發事件,他不單單能夠圓場,更能夠迅速把握事態,安撫人心,豁然訓導。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我是歌手》那次孫楠的臨時退賽,讓這場原本是歌手之間的爭奪賽,變成了汪涵的“solo”時間。對於一個大型直播節目是怎樣的焦灼,從他吃驚、臉紅,又迅速地鎮定的表情變化中可以捕捉到。最終他以一段極富技巧的字節平息了看上去要收不住的場面。

看似短短七分鐘的妙語連珠,卻是他10多年職業生涯的積澱。能夠如此泰然,與他的博覽群書和真誠做人也難以分開。

也許正如《有味》中的這段話——“歲月將無用的水分蒸發掉,把最原汁原味最精華的東西呈現出來。”

細節是極致的魅力

鏡頭切到趙立新,左手握拳一直放在自己的胸口。趙立新自己說,用拳放在自己的心上是給自己力量,讓他重新去體驗和感受那股暗湧。

從電視劇到電影,從話劇再到配音,每個角色都用心詮釋。沒有鏡頭前的惺惺作態,是真切的信念支撐,切實的角色感知。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在《身臨其境》的一配而紅,瞬間的流量和粉絲。其實並不奇怪,如此迅速的把握人物心理,並且能夠很好的做聲線的轉換處理,必定是下了功夫的。配音對於他是偶然,不過演員的身份,也是成就他配音的階梯。

被稱為“全能型人才”的他,並不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曾經在8個月內全俄語的強化訓練,讓國內自由散漫的他,開始進入了一發不可收拾的蛻變。舞臺上呈現的語言切換也並不是偶然的臨場噱頭,是學習、積澱、到融會貫通的呈現。

這種隱匿的魅力,是超越了名銜、著裝和外表的。

態度是極致的基石

《舌尖》的推出,火了它,也火了他,彼此被貼上了標籤。於是,提到《舌尖》一定會想到李立宏,一張胖乎乎的微笑的臉,一副會讓你餓的聲音。

除了《舌尖》,他還是《加菲貓》中的加菲本喵,是《墨攻》堅持信念的革離,是《琅琊榜》昏庸的梁王。作品當然不止這些,能夠在聽作品的同時被角色所吸引,除了專業,還源自認真到骨子裡的態度。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將配音做到最優,是他的準則。紀錄片解說,國內許多老師會依賴自己良好的聲音條件,很職業地把聲音機械均勻地錄在一條磁帶或硬盤上,由剪輯師自己去剪。而在他的解說生涯裡,從來沒有不看畫面配過一次音。

他對自己足夠嚴苛。他會把已經完成的錄音,要求以最好的演繹再次錄製。

他的認真,讓配音導演都“怕”。錄製之前,文稿一定要反覆推敲。不然,導演自己都會覺得對不起他。

正是這種認真到極致的精神,造就了經久不衰的作品,也同樣造就了人們眼中的李立宏。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從川航備降到優質聲音人,他們不過是專業到了極致。

他們不浪費時間去渾渾噩噩,只爭朝夕去刷新自己的能力。

他們會把專業融入到自身及生活的細節當中,認真且孜孜不倦。

專業不是他們的符號,他們只是給專業鍍了一層極致的金邊。

生活從來不會因為偶然的標高而賦予你降低專業的特權,你是怎樣的,所有與你相關的,都會洩露你的真實狀態。

沒有什麼“史詩級”的降落,是在平日不斷練習的汗水和試錯中尋覓到了最好的應急方式。沒有什麼老天爺賞飯吃,就可以一勞永逸,得在專業之餘繼續操習。如此,在機遇降臨時,剛好會綻放光芒。

是歲月見證了極致,還是極致催化了歲月,也許只有變得真正專業,才能慢慢體會。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