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江西新餘全力推進環境質量改善

\\r\\n\\r\\n

今年以來,江西省新餘市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全面推進以水、大氣、土壤汙染防治為重點的各項環保工作,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018年1月~6月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9.3%,比2017年同期優良天數比例上升8.0%;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濃度下降15.4%。

\\r\\n\\r\\n

大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r\\n\\r\\n

新餘市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為契機,完善了仙女湖水環境整治、18箇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信訪件處置以及其他環保重點工作臺賬。對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移交轉辦的73件信訪件均在第一時間辦理;對汙水管網建設滯後、汙水處理站不能穩定運行等整改問題不力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了問責,有力震懾了“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行為,推動了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

\\r\\n\\r\\n

以消滅劣Ⅴ類水、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總目標,新餘市投入13.6億元實施了流域截汙治汙體系建設、仙女湖湖泊水體環境改善與水生態保育工程等59項水汙染治理工程,全面提高水環境質量。

\\r\\n\\r\\n

打造“保家行動”升級版。全市可養區和限養區共有924家畜禽養殖場,已關停拆除689家,生態化改造235家,通過縣(區)驗收215家,驗收通過率為91.49% ;對333座水庫、2293座山塘開展了清淤工作,重新明確管理責任人,目前正在進行水庫水質檢測;全力推進工業集聚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共完成工業園區汙水管網建設40.6公里、維修改造19.5公里,完成分宜縣汙水處理廠和園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工業園區納管企業由整治前的202家增加到目前的441 家,工業汙水處理廠廢水日處理量由3.46萬噸提高到5.68萬噸,運行效能顯著提高。

\\r\\n\\r\\n

紮實推進河湖綜合整治。制定了仙女湖湖心島、傣家村、江口等斷面水質整治工作方案,投入6300多萬元對入湖龍鬚溝、苑坑河、新祉河、撿裡江進行綜合整治。

\\r\\n\\r\\n

加快推進城鄉汙水處理。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村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290座,配套汙水管網807公里,實現建成地生活汙水收集率達到80%以上。目前已建成生活汙水處理設施89座,配套管網320餘公里。

\\r\\n\\r\\n

積極推動湖泊保護項目實施。2013年~2016年,仙女湖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共安排38個,其中專項資金項目26個,總投資8.4億元,已完成24

\\r\\n\\r\\n

個、在建1個、待調整1個。

\\r\\n\\r\\n

積極開展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完成了洋江、湖心島、浮橋、孔目江江口、羅坊5個國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站房建設工作,7月底將實現國考斷面地表水環境質量主要指標24小時連續自動監測。

\\r\\n\\r\\n

近期將切實抓好分宜縣龍鬚溝、苑坑河、新址河及仙女湖周邊鄉鎮的汙水治理工作,確保完成“消滅劣Ⅴ類水”目標;按照仙女湖流域(新餘段)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全力改善仙女湖水環境質量。

\\r\\n\\r\\n

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

\\r\\n\\r\\n

新餘市緊盯年度目標任務,按照“一週一曝光”“一月一通報”“最後算總賬”的要求,下發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督辦單12個,對“藍天行動”存在突出問題的單位開展約談,全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各項重點工作。

\\r\\n\\r\\n

深入開展工業汙染治理。推進22個重點行業企業項目建設,完成了分宜海螺水泥1#生產線窯頭除塵升級改造工程、新鋼公司6m 焦爐脫硫脫硝改造工程;繼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完成了9家企業的整治工作;開展了燃煤鍋爐專項整治驗收及“回頭看”工作,對去年淘汰改造的153臺燃煤鍋爐進行了逐臺複核,確保淘汰改造到位。

\\r\\n\\r\\n

嚴控揚塵汙染。強力推進主城區各條道路的清掃、沖洗、灑水和噴霧作業,加大對建築施工揚塵的治理力度,發出停工通知單16份,整改通知單47份;查處了餐飲油煙治理、渣土建築垃圾運輸治理和露天焚燒治理案件230個。

\\r\\n\\r\\n

推進實施煙花爆竹禁燃工作。制定了《新餘市煙花爆竹禁止燃放管理工作意見》及《新餘市人民政府關於在中心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禁燃區禁燃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r\\n\\r\\n

加強對空氣站點周邊餐飲油煙及燃煤汙染整治,對站點周邊52家存在問題的餐飲店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新裝油煙淨化器30家。

\\r\\n\\r\\n

加強機動車尾氣汙染管控。完成了機動車排汙監管系統平臺建設,9家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與平臺聯網工作於今年4月底全面完成,將不斷規範促進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加大了對高汙染排放車輛禁行違法的查處力度,共查處違反禁行標誌交通違法行為350起。

\\r\\n\\r\\n

積極推進土壤汙染防控

\\r\\n\\r\\n

新餘市確定並向社會公開了8家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推進了新餘市前衛化工廠原廠址土壤修復與治理工作。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詳查共計323個點位的採樣工作和兩個土壤背景點的剖面採樣工作。開展了長江經濟帶固廢大排查,共排查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企業147家,完成兩家不達標企業和兩家基本達標企業的整改工作。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審計發現的6家違規處置危險化學品企業均已整改到位。

\\r\\n\\r\\n

下一步將完善土壤常規監測體系,全面做好土壤汙染防治詳查工作。加快全市土壤汙染防治項目庫的建設,督促列入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的企業自行對其用地進行土壤環境監測,抓好原前衛化工廠土壤修復項目實施。加快贛西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建設,增強危險廢物處置能力,防範危險廢物對土壤的汙染。強化生態紅線管控,開展“綠盾2018”行動,對造成紅線破壞和導致嚴重後果的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r\\n\\r\\n

全面加強環境執法監管

\\r\\n\\r\\n

認真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新餘市組織開展了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專項行動督查、長江經濟帶化工汙染防治專項整治工作和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專項執法檢查等9項環保專項行動。

\\r\\n\\r\\n

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積極與司法部門有機銜接,採取“零點行動”“時差執法”加大對重點排汙企業的監管力度,累計出動現場執法檢查1780餘人(次),現場監察企業580餘家(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25份;立案調查環境違法行為83件,處罰金額370餘萬元,移送公安機關處理5件,查封扣押24起,關停非法企業30家。

\\r\\n\\r\\n

強化重點汙染源在線監控。44家重點排汙企業完成汙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安裝聯網,汙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為99.96%,傳輸有效率列全省前位。

\\r\\n\\r\\n

加強環境信訪處置工作。“12369”環保熱線保持24小時值班,全市累計受理各類環境投訴260件,已全部得到妥善處理。

\\r\\n\\r\\n

今後將繼續加強環境執法監管。一是加大日常監管。深入開展一系列環保專項行動,加強涉重金屬、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核輻射以及飲用水源的監管,抓好重點企業在線監測系統及聯網的建設,督促企業汙染防治設施正常穩定運行。二是注重源頭監管。把好項目准入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汙許可規定等違法行為,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三是加大執法力度。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突出問題,持續深入推進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堅決打擊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對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存在的焚燒舊電瓶、舊輪胎、煉鉛、煉鋅等“散、亂、汙”企業進行嚴厲打擊,堅決取締。(吳新民 張林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