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影響供應鏈中國貨稀缺?德媒:不必驚慌

【歐洲時報關夢覺編譯】新冠病毒吞噬了全球供應鏈,在德國,不僅作為支柱產業的汽車業已經受到影響,其他多個行業也未能置身事外。超市裡的貨架會否變得空蕩蕩?德媒《商業週刊》撰文稱,消費者其實可以保持冷靜。報道全文編譯如下:

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中旬報告稱,“中國再次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這似乎是個好消息。中國是德國的全球最大進口來源地,去年,兩國之間的貿易額接近2060億歐元,德國對華進口額增長了3.4%,達到近1100億歐元。

但是,至少從新冠病毒危機升級之後就可以看出,緊密的一體化顯然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由於疫情發展導致經濟生產下降甚至停頓,中國的供應鏈已中斷數週,受到衝擊的不僅有德國的汽車製造商、供應商,連零售業和農業也已感受到了影響。由於供應不足,超市的貨架是不是很快就要空了?

疫情影响供应链中国货稀缺?德媒:不必惊慌

3月2日,江西省新餘市一公司太陽能組件生產線正在趕製海外訂單。(圖片來源:中新社)

沒有問題,至少在食品供應方面。總體而言,來自中國的食物數量並不佔決定性地位。根據外貿相關統計,德國從中國進口的食物以果蔬罐頭、香料和魚為主。此外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醬生產國之一、也是最大的大蒜出口國。

麥德龍集團已證實,由於距離較遠,德國很少從中國進口新鮮水果、蔬菜或肉類。該公司發言人稱,中國作為食品供應商的重要性對麥德龍集團而言“相當低”,目前,“從中國進口食品到歐洲沒有困難”。眼下中國的供貨只在一些關鍵產品類別上存在問題,比如口罩。在非食品領域,為春夏兩季訂購的貨物(如燒烤架和電風扇)也已經在運輸途中了。麥德龍方面稱,這些產品也沒有遭遇斷供的風險。

服裝行業的情況相當困難。中國作為歐洲的服裝供應國發揮著重要作用,2019年上半年,德國從中國直接進口的服裝總價值超過30億歐元。此外,中國還要向孟加拉國、越南等其他服裝製造國提供面料及紐扣等原材料。鑑於這種情況,今年春季,各大服裝連鎖店的供應可能會首次出現缺口。平價服裝快消品牌Primark已經對即將出現的供應問題發出警告。

德國食品和農產品出口協會主席Holger Hübner認為,中國本身也在面臨超市貨架無法補滿的壓力,其主要原因是物流中斷。在港口,到港集裝箱本該立即被接走,但進口公司現在只能派很少的人前往收貨,導致卸貨速度大大降低,留給冷藏集裝箱的空間很少。此外,中國內陸運輸也受到衝擊,用於配送的部分大型冷庫被關閉,所以,“目前的供應合同只能緩慢履行,德國的庫存量會因此增加。”因集裝箱利用率受限,德國對其他亞洲國家的出口也受到了間接影響。

在這種混亂局勢中,肉類生產商如美國巨頭泰森食品公司等都遭遇了損失,德國最大的生豬屠宰場T.nnies也表示遇到了出口困難。由於非洲豬瘟的爆發,2019年,中國本土豬肉供應幾乎減少了一半,對豬肉的進口需求量急劇增加,價格也迅速上升。但疫情目前正在削弱中國的需求量,Holger Hübner表示,“這是因為人們不得不取消社交聚會,呆在家裡。”尤其受到影響的是餐飲市場,如餐館和食堂:“在這方面,目前訂單量出現顯著下降,但下降程度尚未確定。”

此外還有來自中國產品是否可能引起感染的擔憂,對此,德國當局的態度很明確:不會感染。德國農業部長尤利婭·克勒克納說,來自中國的食品不會令人感染。她最近表示:“根據目前的認知水平,食品等進口商品不太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源。”她參照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的結論解釋稱,主要原因是新冠病毒的環境穩定性相對較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