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們的成都距離"都市圈"還有多遠呢?

在2019年2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佈《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

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

什麼是“都市圈 ”呢?

“都市圈 ”就是指 由其核心作用 的1個 中心城市 或幾個 大城市 加上 周邊 受到 中心城市 明顯輻射 、具有 緊密聯繫 地區 組成 的城市 經濟 區域 。

以1小時 通勤 圈為基礎 範圍 的城鎮化 空間 形態 ,同城 化是其成熟 形態 。

不論是 軌道交通還是 公共服務 ,甚至 更加 尤為重要 的行政 戶籍 ,都將打破 藩籬 ,實現 均等化 發展 。

而在這裡 的中心城市 有幾個 特定 的必要條件 限制 ,必須 在行政 、經濟 及產業 方面 具有 強大 的輻射 能力 ,而城區 常住人口 數量 在五百 萬—一千 萬人 之間 的城市 ,才能 被稱為 中心城市 。

假如 用1個 比喻 來形容 ,“都市圈 ”的組成 需要 1個 各方面 實力 過硬 的中心城市 這樣 一位 “老大 ”帶領 周邊地區 “小兄弟 們”踏入 “發家致富 ”道路 的模式 。

換句話說 ,就是說 城市 、地區 的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最終 達到 實現共同富裕 。縱觀 全球 著名 的“都市圈 ”城市 ,我們 也許 會發現 “都市圈 ”帶給 城市 的多重利好 。


我們的成都距離


許多人可能要問了,成都市跟“都市圈”能有什麼聯繫?

在這裡有個詞組,你一定不陌生,那便是

——成綿德眉樂同城化

現在的天府大道將串通成都平原城市群成都市、德陽、綿陽、眉山、樂山五大城市,成為世界最長的城市中軸線。

這條線開通後,將真正實現1小時經濟圈,這也標誌著成都市“都市圈”正在形成。

當然,與成都市“手牽手”的還有遂寧、雅安、資陽等城市地區。他們全是構成成都市都市圈的重要合作“夥伴”。


我們的成都距離

以成都市為圓心點,交通路線呈放射形分佈,也正是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出行,才能使成都市“都市圈”的產生有最基礎的條件保障。

而在人口數量方面,成都市吸引人才落戶政策,讓新一線城市人口數量活力持續增長。成都市“都市圈”產生後,人口數量會伴隨著產業佈局走入周邊地區,不會造成城市人口壓力過大。

想像下,通過軌道快線,市民從1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就像在城市內部通勤。成都市市民三十分鐘內可以到綿陽市去泡溫泉,德陽市和綿陽市的市民三十分鐘內也可去成都市城市音樂廳聽音樂會。

如同城市規劃學家所說:“成都市“都市圈”對成都市的影響和意義,主要體現在4個同城化:交通出行、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的同城化。只要做到城市優質資源的共享,“都市圈”才能真正發揮出城市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