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要幾年呢?

雲中客002


人類過於渺小,猶如螞蟻看著喜馬拉雅山,問爬到山頂要幾輩子一樣。

銀河系對於人類來說過於龐大,無法看清如何運行,就算有幾個自稱大神的人,給了幾個沒有辦法證明的回覆,也是為了刷存在感,或者騙取經費來生活,每個有點頭腦的人,不必當真。

好了我來回答一下吧,據不可靠消息,圍繞銀河系一圈,要一個銀河系年,也就是說地球繞太陽一圈是一年,而地球繞銀河系一圈是銀河系一年。那麼怎麼換算地球年和銀河系年。看比例了。太陽系和銀河系的比例是13億比1所以我轉一圈應該13億年,有圖有真相。



清請情感


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而太陽圍繞著銀河系轉。月亮繞地球一週需要27天7小時43分11秒,而地球繞太陽一週需要365天6小時9分10秒。那麼問題來了:太陽繞銀河系一週需要多久呢?


銀河系的直徑為10萬光年,而太陽距離銀河系的中心為2.6萬光年。太陽和地球一樣,也是可以自轉的,自轉方向和地球一樣,也是自西向東,不過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所以不同維度處自轉的週期不一樣,赤道地區自轉週期最短,為25天。而除了自轉之外,太陽還可以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

太陽率領著整個太陽系,以每秒鐘250公里的速度,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而公轉的週期,大概為2.5億年。但是為什麼太陽運行這麼快我們卻感受不到呢?那是因為我們太陽系所有的成員都跟隨太陽系運動,每一個成員都和太陽有一樣的運動速度,所以達到了相對靜止,故而感受不到。


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太陽的質量,佔到了太陽系所有物質質量總和的99.6%以上,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還有至少173顆衛星、5顆已經分辨出來了的矮行星以及數不清的太陽系小天體。而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帶天體、柯伊伯帶、彗星以及星際塵埃等。

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於46億年前的一片巨大的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塌縮。初始的原始星雲,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逐漸凝聚在一起,原始星雲具有原始角動量,在凝聚得越來越近的時候,星雲的自旋速度就越來越快,到最後星雲聚集得夠緊的時候,在星雲的中心,壓強越來越大,溫度也越來越高,最後溫度壓強達到了要求,核反應就被點燃,這個時候就可以說太陽形成了。


太陽系每2.5億年繞銀河系一週,按照這個週期,那麼地球相當於正在經歷它的第20個銀河年。地球上會有一年四季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地軸是傾斜的,那麼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週期性運動的時候,會不會也有這種特徵呢?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獵戶臂上,而太陽在圍繞銀心公轉的時候,宇宙空間的輻射並不會有明顯的週期性變化,因此應該是不存在類似的季節的。


鏡像科普


答案是2.25億年左右,首先太陽已經誕生50億年了,以太陽的壽命計算,太陽已經繞銀河系轉22圈了,那麼太陽在上一個週期的時候,地球還處於遠古時期。

那個時候恐龍正統治著地球,人類這個物種,根本就不存在,而如今恐龍已經消失,人類正如當年的恐龍一樣,主宰著這個大自然。

其實我們這個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這個星系當中,存在著數千億顆恆星,這些恆星都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進行旋轉。

這是因為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質量巨大的天體,這個天體應該是一個黑洞,因為只有黑洞,才能製造如此之大的引力場。

那麼這個引力場內一切物質,都要受到黑洞的引力作用,這個作用力理論上來說,會將所有的物質,都拉向銀河系的中心,然後被黑洞吞噬掉。

但就和地球和太陽的關係一樣,由於恆星都在不斷的運動,而運動則會產生離心力,這個離心力就可以抵抗黑洞的引力,不被黑洞吞噬。

所以在接下來的很多年當中,太陽會繼續圍繞銀河系旋轉,至少會持續30億年到40億年左右,那個時候我們這個銀河系,將會和鄰近的仙女座碰撞。

然後兩個星系,會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星系,而太陽和地球的命運會如何,我想就只有天知道了,可能會毀滅,也有可能會新生......


種植恆星


由於整個銀河系的共同質心處在銀河系的中心,所以包括太陽在內的恆星都會帶著各自的行星系統(如果有的話)圍繞銀心做近似圓周運動,這就如同因為太陽系的共同質心在太陽附近,所以太陽系中的行星會圍繞太陽做近似圓周運動一樣。只要知道太陽的軌道半徑和軌道速度,就能知道太陽的軌道週期。

通過測量可知,太陽的軌道半徑約為2.6萬光年(即太陽到銀心的距離),太陽圍繞銀心公轉的速度約為220千米/秒。根據圓周運動規律可以估算出,太陽的軌道週期約為2.2億年,即太陽圍繞銀心旋轉一圈所需的時間約為2.2億年。

現在距離太陽形成已經過去了46億年,所以太陽已經繞著銀心轉了大概20圈。上一次太陽系運行到目前的位置時,恐龍才剛剛出現在地球上,最早的哺乳動物也演化出來。那時的地球面貌與現在很不一樣,當時整個地球的大陸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塊超大陸,又稱盤古大陸。隨著地殼運動,盤古大陸逐漸分離,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知的七大洲。


火星一號



宇宙中小到原子大到星系,都在不斷的運動之中,宇宙中是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物體的,而我們的太陽系本身也在以220km/s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公轉。

宇宙中所有天體的運動都受到引力的支配,因為有引力的存在,月球會繞著地球轉,地球會繞著太陽轉,而太陽會帶著太陽系全體成員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

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直徑16萬光年,中心厚度1.2萬光年的棒旋星系,我們的太陽系位於一個叫獵戶座的旋臂中,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距離是2.6萬光年,經過計算可得我們的太陽系每2.5億年就能繞銀河系一圈,一圈被稱為一個銀河年。,我們的太陽有46億年的歷史,繞銀河系中心大概轉了有20圈。


前面說過,宇宙中的運動都和引力有關係,我們的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就是因為太陽的質量大從而引力也大,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則是因為銀河系中心有個“看不見”的引力源,那就是人馬座A巨型黑洞,人馬座A的質量是太陽的410萬倍,正是由於其巨大的質量才產生了巨大的引力,進而讓銀河系中上千億顆恆星繞其旋轉。

其實我們的銀河系也不是靜止不動的,銀河系和本星系群中的星系都在繞著室女座超星系團進行旋轉,大約1000億年轉一圈,而宇宙才138億年,所以現在連五分之一都沒轉完。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我們通常認為太陽是靜止不動的,而其他天體圍繞太陽公轉。

實際情況是,太陽系正以每秒220-240公里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公轉,而其他天體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公轉週期是2.2-2.5億個地球年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獵戶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繞行旅程約為16.3萬光年。自形成以來,太陽已經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了20圈,上一次太陽系運行到銀河系現在的位置時,恐龍才出現在地球上。


來自venus的小魂


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太陽系的公轉週期,大約是2.26億年左右,也就是說包括太陽,地球,火星,等一些天體組成的太陽系,需要2.26億年,才能繞銀河系轉一圈,而在2.26億年之前,地球還處於三疊紀的時候,那個時候恐龍才出現沒多久,而地球上所有的大陸,也都連接在一起。

其實我們人類所在的銀河系,非常的龐大,那麼過去的時候,人們認為銀河系的直徑,只有10萬光年左右,而最新的研究發現,銀河系的直徑可能達到了16萬光年,而這16萬光年的直徑範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懸臂,其中有四條懸臂是最有名的,這四條懸臂分別為,獵戶臂,英仙臂,人馬臂和天鵝臂。

那麼我們人類所在的太陽系,就位於獵戶臂當中,而且我們距離銀河系中心的位置,大概有2.6萬光年左右,但由於銀河系中心的位置,佈滿了大量的星際塵埃,所以在現有的條件下,人類根本看不見銀河系中心。

但以我們的研究來看,在銀河系中心的地方,存在一個強烈的射電源,這個射電源的真正面目,很有可能是一個質量巨大的黑洞,這個黑洞被科學家們稱之為人馬座a。

另外銀河系雖然龐大無比,但宇宙當中還有比它更大的星系,例如說仙女座,仙女座的直徑達到了22萬光年,而銀河系只有16萬光年,不過仙女座和銀河系,都屬於本星系群的範圍之內。

而本星系群囊括了一片範圍達1000萬光年的宇宙空間,這片宇宙空間之內,有大約50個像銀河系和仙女座這樣的星系,其中最大的星系就是仙女座,而第二大的也是銀河系。

不過宇宙的範圍,遠遠不止1000萬光年,比如在本星系群之外,還有一片更大龐大的宇宙空間範圍,這片宇宙空間叫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的範圍,達到了驚人的2億光年,這2億光年的宇宙空間之內,有100個和本星系群一樣大的地方,所以宇宙之大,遠遠要超出人類的想象。


科學薛定諤的貓


首先我們要知道銀河系作為一個螺旋形星系,直徑大約有十萬光年,包括了兩億多顆恆星,其中每顆恆星還有各自的恆星系,這些所有星體擁有一個共同質心,這個質心大致位於銀河系的中心。銀河系的中心被普遍認為是人馬星座方向,它也叫做銀核。

如同太陽系中的行星繞著太陽轉一樣,太陽也會繞著銀核旋轉。根據高中物理知識,我們只需要知道太陽軌道的半徑和軌道速度,就可以計算出太陽的軌道週期。通過天文測量,我們得知太陽的軌道半徑大約為2.6萬光年,太陽圍繞銀核旋轉的線速度為220千米/秒,這樣計算得出的太陽旋轉一週的週期是2.26億年。

太陽如今已經形成了46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已經繞著銀核轉了20圈左右。上一次太陽系運行到我們現在這個位置的時候,恐龍才剛剛出現,世界的地殼版圖還沒有分開,南極洲還是一大片綠色。所以說,我們這一生只會在宇宙中走過很短的一段路,而且還不會有回頭路可以走。

其實太陽不只是圍繞著銀核旋轉,太陽系還在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向著武仙座方向飛奔,從這個角度看,太陽的運行軌跡也只能大致認為是一個圓形軌道,其實在運行中受到的各個星系的吸引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對於這些天文學的數字,只要作為一個大致的參考就可以了。


鎂客網


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個地球年,在這一個地球年裡,地球上有四季變化,而四季變化造成地球上的生物也有很多變化,例如有很多植物只能活一年,春季集體出生,冬季集體死亡。例如大多數植物都在冬季落葉這些植物也都進入了休眠期,例如有很多動物物種絕大多數在某一個季節裡死亡,例如……而太陽系繞銀河系一週(一個太陽系年)需要2.5億個地球年,在這2.5億年裡,我們別的動植物不說,單說人類:人類有記錄以來才短短的幾千年,這在一個太陽系年裡簡直就是一瞬間,而現在的人類對以前的瞭解也只是把那些斷斷續續的記錄東拼西湊起來,說白了其實也就是對古代的猜想,這些猜想是否屬實?不得而知,即便這些猜想有一點點切合實際,但那又能說明什麼呢,豈不是盲人摸鯨甚至於盲人兒童摸鯨!我堅信太陽系也有太陽系年,在每一個太陽年裡太陽系也有季節(不知道幾個季節)變化(也不知道這些季節變化有多麼懸殊,例如我們說的冰川時期相比現在這個時期就是巨大的變化),在每一個太陽系年裡,整個太陽系是否會出現很大的季節變化?這些季節變化是否能造成整個太陽系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否能毀滅地球上所有的一切生物(例如冰川時期維持幾千萬地球年,那麼就能滅絕一切地球生物)?一切生物都沒了就更別說什麼生物文明瞭!那麼好吧:既然霍金能發表“宇宙大爆炸”這樣的猜想(雖然霍金有很多理論來證明這一點,但宇宙大爆炸畢竟只是猜想),雖然我沒有霍金那麼大的影響力,但我也想斗膽發表一個小一點的猜想:我認為太陽系(甚至每一個恆星系)的每一個較大的行星都多次出現過生命甚至文明(這些生命或者文明不應該僅限於地球生命或者文明形態,下同),只是他們(太陽系的行星)會因為自身的地理條件而錯開孕育生命,她們在某一個太陽系季節裡孕育.誕生生命並發展進化到文明階層,然後在太陽系某一個季節變換時把一切生命全部毀滅,再經過幾十萬年(最多也就只需幾百萬年)的自然變化把一切生命以及文明的痕跡全部消化掉,等到來年(下一個太陽系年)的某個季節重新孕育生命重新發展文明,如此週而復始的循環。而這個循環週期是多久呢?我的回答是:一個太陽系年,也就是2.5億個地球年。雖然,不一定每個太陽系年都能孕育出智慧文明,但每一個2.5億年差不多都能孕育出各式各樣嶄新的生命。


閃閃紅星


我們銀河系非常廣袤,在寧靜的夜空,我們肉眼看到的每一顆星星,幾乎都是銀河系內的恆星,最遠的距離地球7000多光年,再遠的恆星就需要藉助望遠鏡才能看見。

目前天文學家已經證實,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直徑超過10萬光年,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公轉週期約2.2億~2.5億年。

銀河系的中心,位於夜空中的人馬座方向,既是我們在夜晚看到銀河最厚的地方,不過由於星際塵埃的阻擋,我們是看不到銀河系中心天體的。

我們知道,銀河系主要有人馬臂、獵戶臂、英仙臂和天鵝臂,而我們的太陽系正位於獵戶臂上,這裡屬於恆星稀疏地帶,距離銀河系中心有2.6萬光年的距離,和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我們也有4.22光年的距離,這遙遠的距離很難對地球的氣溫、氣候產生影響,太陽星座以每秒240公里在公轉。

我們的天體運動有快有慢,如果太陽系運動到銀河系的懸臂附近,那裡天體密集,太陽的運動軌道可能會受到強有力的引力影響,這種引力很有可能會改變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引發生物大滅絕。而且還有研究表明,銀河系中還存在不用的暗物質區,這些暗物質質量大,不發光,不與電磁波發生作用,相信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宇宙會有越來越多的發現。

我們知道,銀河系主要有人馬臂、獵戶臂、英仙臂和天鵝臂,而我們的太陽系正位於獵戶臂上,這裡屬於恆星稀疏地帶,距離銀河系中心有2.6萬光年的距離,和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我們也有4.22光年的距離,這遙遠的距離很難對地球的氣溫、氣候產生影響,太陽星座以每秒240公里在公轉,繞銀河系一圈要花2.5億年。

我們的天體運動有快有慢,如果太陽系運動到銀河系的懸臂附近,那裡天體密集,太陽的運動軌道可能會受到強有力的引力影響,這種引力很有可能會改變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引發生物大滅絕。而且還有研究表明,銀河系中還存在不用的暗物質區,這些暗物質質量大,不發光,不與電磁波發生作用,相信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宇宙會有越來越多的發現。

關注我,帶你探索無盡的宇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