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大家的云南印象,多半跟丽江、大理或香格里拉等热门旅游城市有关,或好或坏。但对于省城昆明,可能只是旅途的中转地,暂时落脚的地方,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虽然地处旅游大省,昆明算不上旅游胜地,相反更适合生活。这座城市只看外表跟别的城市没什么两样,高楼林立,交通拥堵。只有在昆明生活过,才能发现她的别样。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宜居昆明,人们更在意享受生活

云南省偏居我国西南一隅,离政治中心很远,造就了昆明城的宁静淡泊、与世无争,再加上四季如春的气候、遍地花团锦簇的环境,昆明人更没有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在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享清福。过去老昆明生活中有三大乐事——“烤太阳、吃茶、冲壳子(闲聊)”,如今城市生活更丰富,退休老人每天结伴刷“爱心卡”乘免费公交逛遍昆明大大小小的公园,使这座城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养老地。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在地图上看是整个云南省的中心,不光是地理位置的中心,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是。云南各地州间交通或许极其不便,但在省内无论从哪里出发,到昆明都是非常方便的,人们总习惯于说“上昆明克(云南方言“到昆明去”的意思)”、“上省城”,就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地位。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在外学习或工作的昆明人,总是更容易想家,而且比别人多些额外的理由。比如雾霾天里经常感叹“

还是昆明的天蓝!”或者想家时刚好看到挂着“过桥米线”招牌店,却对着一锅煮的食材目瞪口呆——“这也能叫过桥米线?”真正的过桥米线,是靠高汤的热力烫熟食材,因为有鹅油封面,汤的温度非常高但不冒热气。还有昆明人看到花店里论支卖的花,会不自觉地撇嘴。昆明的斗南花市,鲜花都是一捆捆论斤卖,花瓣稍枯萎一点的甚至就免费送了,非常豪气。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春城”名符其实

不过最常被昆明人念叨的,是家乡的气候。尤其在外地高温、燥热、闷湿的夏天,昆明人会说:“我们家都不用空调!”恨不能立马打个飞的回家避暑。昆明的冬天湿冷,好在多半是大晴天,只要有阳光就不冷。冬天没有草木凋敝的萧瑟,是每年准时到来的红嘴鸥提醒“春城”居民已经入冬。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昆明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如同被一个天然的襁褓包裹着。高海拔决定了昆明夏无酷暑,东、西、北三面群山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低纬度再加上从印度洋而来的湿润季风,五百里滇池如“中央空调”一般控温调湿,所以昆明气候温和、四季不分明,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

我本是昆明城里散淡的人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昆明人天生自带散淡的气质,在省会城市中,昆明人的“慢性子”跟西安人有点相似,但骨子里是不同的。西安人看惯了王朝兴替,所以带着“废都”的从容,但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想干点大事;昆明人不一样,过惯了“天高皇帝远”的生活,从来长不出野心。

昆明城里很多人有背井离乡的经历,这或许是他们恋家的根源——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只想好好过日子。这种会过日子还体现在对饮食的热爱和执着,昆明人最不能忍的两件事,一是外地人把米线叫“米粉”,听到必帮其纠正;二是把菌子叫“蘑菇”,在昆明人眼中,菌子是长在山林里,而人工培育的蘑菇根本不配上餐桌。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相比起过桥米线,昆明人其实更偏爱“小锅米线”。把米线、配菜和肉沫装在一口小铜锅里,用旺火煮开,现煮现吃,比过桥米线更入味,且吃起来简洁省事。在外的云南人,回到昆明第一件事往往是找个地方先吃碗小锅米线再说。

昆明人气质里的温和,还表现在说话方式上,如果你认识昆明女生,可以让她说“东寺街(gāi),西寺巷(hàng),茅斯拐拐小楼上”给你听,声音酥到骨子里。这是句昆明童谣,道出了昆明市区内非常有名两条街巷,也道尽了昆明人安宁闲适的市井生活。

如果你在昆明生活过,就知道为什么云南人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如今昆明房价一样高涨,年轻人同样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但走在昆明城里,不难见到依旧慢悠悠的行人。而在外的昆明游子,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还是在昆明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