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看得見的普惠|走進90後IT男、38歲農村婦女的創富真相

『90後IT男憑何年入兩百萬?38歲農村婦女靠啥帶全村人脫貧致富?這有一份築夢秘籍請收下。』

文|馬嫡

來源|互金通訊社

看得見的普惠|走進90後IT男、38歲農村婦女的創富真相

世界上有條很長很長的路叫夢想,還有堵很高很高的牆叫現實。

追夢的人勇敢邁出第一步,卻發現築夢之路似乎是個孤獨的旅程。他們懷揣對生活的熱望,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奮力拼搏,不斷尋找機遇,卻發現苦盡甘不來,在渴望向前一步時,又東撞西撞,感嘆床頭金盡。

90後IT男創業靠它年入兩百萬

杭州因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和逐日崛起的“杭派”工程師群體聞名天下,這裡充滿機會與冒險,這裡的人極具創新精神,許毅便出生在這座城市。

許毅是個正兒八經的IT男,Polo衫、牛仔褲,對創業夢想充滿激情。大學時許毅便處處留心創業機會,直到他因為家庭因素,發現物流行業對軟件有剛性需求。

2013年大學畢業後,22歲的許毅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家物流科技公司,主營物流行業軟件。

萬事開頭難,許毅發現物流行業小公司眾多,特別靠人脈,人緣好就能有一群客戶買你的軟件,不過也很難賣到圈子外去。剛從象牙塔裡出來的他帶領著幾個人的小團隊營收有限,加上軟件開發成本很高一直虧損。

雖然說不能著眼短期利益,但發展了一段時間,許毅深知當地物流軟件銷售業務的瓶頸,想要長久發展必須深度挖掘物流場景,建立商業生態。而他選擇的下一發力點就是——在物流行業龐大的保險需求基礎上,變化主營模式,以附送軟件的條件促銷各種物流保險產品。

想法有了方向有了,轉型經營的資金從哪來卻讓許毅犯了難。一開始,許毅向銀行尋求資金支持,然而由於企業經營年限不長、流水不足、缺乏抵押物等原因,貸款額度遠遠不能滿足經營需求,缺口50%。

物流圈就是人脈圈,不少圈內朋友的推薦下,許毅選擇了平安普惠無抵押信用借款產品,額度滿足需求,全線上審核放款快,費率稍高於自己在銀行的貸款,但遠低於市場其他機構,主營業務利潤完全可以覆蓋資金成本。

在足夠的資金支持下,許毅得以延續自己的夢想,目前年盈利約200萬元,在當地物流圈也小有名氣。

近年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普惠金融政策法規密集出臺,但像許毅這樣小微企業主的融資困難情況依然不是少數。針對多樣性的社會融資需求,不少企業開始探索一些多元化的解決方案,在市場化原則之外,積極創新,加快推進普惠金融進程。

38歲女子靠它帶全村脫貧致富

2018年4月,一場雨水滋潤過後,重慶市永川區青峰鎮牌坊壩村裡,38歲的張正群和她的態聚家禽養殖股份合作社迎來了一波特殊的客人,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重慶市婦聯、永川區婦聯與平安普惠一起,正在對她的合作社進行最後一輪考察。不出意外,她本因資金、技術缺乏而暫時擱置的擴大生產計劃,將會獲得“平安普惠免息創業循環金”項目撥付的100萬元免息創業貸款。

看得見的普惠|走進90後IT男、38歲農村婦女的創富真相

張正群正在養殖場忙碌 圖片由本人提供

按照張正群的預計,這一項目的實施將輻射帶動周邊農戶50戶以上,200 餘人,戶均增收3萬餘元,人均增收5000 元以上。張正群和她所在的小村莊,正在這樣的幫助下,發生點滴改變。

在中國廣闊的農村有無數張正群式的返鄉創業者,資金短缺是他們共同的難題。為此,2017年底,平安普惠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參與“母親創業循環金”項目。

平安普惠通過“母親創業循環金”項目向受助婦女提供免息創業金,為鄉村創業女性提供1年期免息創業借款和創業能力建設服務,支持她們在家鄉發展種植、養殖、手工藝品加工業等創造經濟效益,並帶動農戶脫貧。

此次循環金預計可為50戶家庭提供雞苗及飼料(僱傭農戶養雞),幫扶農戶的雞苗將於6個月後開始下蛋,陸續產生經濟效益。政府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雞和雞蛋的銷路是沒有問題的。而按期回收的資金,將於第二年向其他受助女性發放,形成流動扶持的良性循環。

看得見的普惠|走進90後IT男、38歲農村婦女的創富真相

張正群手捧雞蛋 圖片由本人提供

“創業都有問題,有問題就要解決,不能著急,現在又有資金,又有政府的幫助,我非常有信心。雖然在這個項目上已經堅持了7年了,一直在投入資金,但我相信結果一定是好的,就像7年前這裡還是荒山,現在已經是一個養殖基地了,一定可以的。”想到心中描繪的鄉村振興圖景,張正群充滿拼勁。

13年為750萬小微人帶來及時雨

許毅和張正群的背後反映的是大批中國小微群體的融資窘境。數據顯示,我國小微企業已達2400多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8000萬家,但這其中,有80%的用戶未能得到有效的信貸支持。

信用數據缺失、風險成本高、審批流程長等是讓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普通工薪人群很難在傳統金融機構獲得適當、高效的金融服務的主要原因。而正是因為這樣的需求和信貸缺口,平安普惠應運而生。

平安普惠是中國平安集團旗下成員,專注於為廣大有真實、合理資金需求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普通工薪人群提供高效、便捷、負責任的智能借款服務。

鑑於傳統金融機構“單打獨鬥”的發展模式在普惠金融領域存在固有的矛盾性,平安普惠逐步建立起開放式聚合借款服務平臺。連接流程中具有環節優勢的場景方、增信方、資金方,共同助推金融資源流向普惠金融人群,形成一個有機的借貸生態體系。

其中風控環節,平安普惠提供基礎風險評估,包括採用個人資產情況、商戶經營、互聯網行為等多維數據對借款人進行風險畫像,實現對其風險評估;增信方和資金方分別進行獨立風控並給出最後的借款審批結果。

資料顯示,平安普惠已累計為750萬借款人提供借款服務,業務遍佈全國310個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覆蓋率達93%。在平安普惠2017年的新增業務中,約70%的借款人未從銀行獲得經營類或消費類貸款,小微人群業務佔比達44.2%,三線及以下業務佔比達30.3%,有效提升普惠金融人群的服務可得性。

總結

近年來,得益於金融科技創新的加速,中國普惠金融生態體系正日趨完善。同時,在政府普惠金融政策引導之下,更多新金融機構願意“彎下腰、弄髒手”,踏踏實實的做金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望得到有效解決。平安普惠這樣的平臺出現為90後IT男許毅、38歲農村婦女張正群的築夢之路帶來了新的創業火種,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利,也讓小微群體的幸福日子有了更多盼頭。

(文中許毅為化名)

專題介紹

《看得見的普惠》是互金通訊社近期重磅推出的一檔資產端故事系列報道專題,每期聚焦一家新金融機構的資產端真實故事,洞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藍領、灰領、農民等人群的融資現狀,深入瞭解新金融機構如何解決他們的金融需求,見證新金融推動普惠金融的力量,“看得見,更安心”,期待更多踏實做事的普惠金融踐行者參與。

1.資料提供企業(以下統稱“企業”)保證對其提供的任何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以下統稱“資料”)享有合法權益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2.企業應確保提供的資料沒有爭議或糾紛,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若因此產生了爭議或糾紛,一切法律後果均由企業承擔。

3.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