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那些被稱為神作的動漫為什麼會引起我的反感?

Seven_樂樂


我個人覺得,列出來的“神作”約等於動漫中的“標題黨”。(配圖為普遍被稱為神作的動漫作品)

先不說神作這個詞到底什麼意思,之所以反感,就是因為,你打眼一瞅,是不是有點像標題黨,類似:震驚,不轉就不是xxx 的感覺,而之所以類似“震驚”,“全世界99%都在轉的xxx,不轉就不是xxx”的詞會讓人反感,就是因為它誇大其詞,容易誤導讀者。(看過內容後,自認為幼小的心靈被老油條們“欺騙”後的厭煩情緒)



在我看來,“神作”二字,是一個概念很模糊的詞,你很難判定什麼動漫作品一定是神作,一旦某部作品被捧上“神作”的寶座,它必定要經過眾人的考量,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對“神作”的理解也不同,你覺的是神作,可別人不覺的是神作,就像你給一個從來不看恐怖片的妹子推薦被眾人稱為“神作”的恐怖片,你看看她什麼反應?



可是,你只要把其中一個字換掉,情況就大大不同了,把“神”換為“名”/“佳”,瞬間就變得很靠譜,還不讓人反感,因為“神”這個字它很虛,很飄,但“名”就不一樣,有名不代表頂級,沒有強迫的含義在裡面。

舉一些現實中常說的詞,比如為什麼“名著”叫“名著”卻不叫“神作”?為什麼很厲害的導演叫“名導”而不叫“神導”?



比如很火的動漫,如進擊,東京xx,被吹捧為神作後,人們對它的期待值增高,之後但凡出現不合人意的點,就會降低人們的喜愛度,而那些本身就是被推薦來看的動漫愛好者,就會很失望,之後就無法比較理智的評判作品本身,久而久之,神作就會被人貼上“言過其實”的標籤,讓人越來越反感。(一般都不會說哪部作品一定是神作,但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神作”)


橙橘果子


說得不好聽點就像土包子進城看見馬桶都覺得那是皇帝才能用的東西。


當你第一次看到喜歡的動漫時候覺得自己彷彿就生活在那個世界中,於主人公一起冒險、開後宮,經歷生死,甚至做夢也會夢到自己穿越到了動漫當中。動漫賦予人們這種想象的空間,讓人置身於其中的代入感。於是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上不會再有動漫比它更好看了!

【神作】一詞氾濫應該還是從進擊的巨人開始追溯。巨人、食屍鬼兩部動漫打開國內中二病大門,一大批萌新湧入,但是絕大多數只看過這幾部動漫。閱歷就決定見識的短淺,不足的觀閱量也導致了對作品無法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判,讚美之詞難以溢於言表,只能用兩個字表達——神作!

這tm是部神作啊!不看後悔一輩子!

總的來講對事物做出客觀評價需要大量的橫向對比,同類對比。評價動漫也要從同年代作品,同類型,劇情,作畫,藝術風格,人設,世界觀等方面評論。

所以對中二病呼喊的“神作”現在也逐漸有了貶義含義。《迷家》真他孃的是部“神作”啊!

但是能稱為“神作”動漫必定有其讓人喜愛之處,或世界觀中二但有趣,或情節緊湊熱血燃,對於自己想要了解的動漫作品可以先找些漫評或推薦,準備好再入坑,不要讓自己錯過那些真正的“神作”啊!


漫漫漫小賤


因為每個人的觀念不同,每個人的著眼點不同。

題主說的神作是針對日漫的吧?那以下我以我對日漫來說一下。

現在日漫發展很久了,各類題材已經幾乎玩了個遍。對於動漫製作來說,盈利越來越難了。為了盈利(收視率)日漫中夾雜了不少軟色情、性暗示的內容。這些是我很討厭的部分,有的動漫還會玩的很過分。題主是不是也很討厭這個呢?(本人以成年)

所謂的神作,個人覺得應該是能讓人思考,給人衝擊,讓人能從中體會到真實的生活。最起碼要能不靠女主來買色吸引人(女配也不行!

(▼皿▼#))。讓人看了有所失的作品。

以下給題主盤點幾個好的神作(個人認為):1.Clannad

這是一部校園戀愛遊戲改編的動漫。及友情、親情、愛情、人生與遭遇,個人與環境,小小的喪母小女孩堅強的讓人痛心的神作。也是小編哭了三次的作品。

前期是福利極少的校園戀愛,後期講男女主完婚後(這裡最感人)。看完全作後,我絲毫都沒有在意動漫內的福利。我的腦子裡都是雕刻海星的風子,男主和他父親,男主和產後去世的女主,為女主奉獻的女主父母,小小的讓人心疼的小汐……至今不敢安靜地聽糰子大家族和潮鳴。(也導致了以後淚點高了)

2.AIR和Kanon

為什麼放在一起?因為小編認為他們兩個排在一起才配在Clannad後面!AIR講的是以一個神話為背景的世界。男主捨命變作烏鴉守候女主為註定早死的女主短暫續命的故事。Kanon大體上與Clannad差不多,更多的傾向於愛情,沒有Clannad涉及廣大的人生。ONE沒有看過,這裡不說了。

3.可塑性記憶

這是在大結局催淚小編的唯二的作品。男主和一個高級的9年生命的智能機器人的愛情故事。當然,這裡面也有軟色情元素。但是真是愛的深刻。願男主有一天能和重要的人重逢,再次開始她的九年戀愛義務教育(皮一下)。

4.(忘記名字了)兩部作品

一部講的是收集金平糖的女主和男主的愛情故事。最後女主好像是和男主兩隔了(男主!你就做吧!!!!)

第二個是一個每週會失去對於重要的人的記憶的動漫。女主對待愛情勇敢。男主也不離不棄。

5.月色真美、聲之形

對於《狗糧真甜》我什麼也沒法說……

聲之形涉及了校園欺凌,雖然男主開始是欺凌女主的人,但是回來卻建立了深刻的情感。

6.夏目友人帳、冰菓、龍與虎、備長炭

夏目是能讓你安靜的看完全系的作品

冰菓是最文藝的告白

看了龍與虎你要如何對待私奔?

看著備長炭你能感到孤獨,感動和安靜。因為備長炭很努力,所以會有很多朋友啊!

7.大老師什麼的等等吧

另外日常和幸運星是很好的搞笑番。

這樣,我們可以從神作裡找到好的,思考下來能展開可以啟迪人,最起碼看起來很有意義的部分。在這樣的神面年前,軟色情根本連陪襯都不算。甚至都沒有給軟色情展示的幀。

好了,到這裡題主應該知道了吧。所謂神劇的定位因人而異,與人有關。我就偏愛催淚、治癒和日常。

我就是特別厭惡總在賣肉和惡萌的動漫。我最近就在看 潛行吧!奈亞子。個人表示奈亞子是真的被封了也不冤(不滿勿戰,個人觀點)。關了屏幕,就是一張痴漢臉(233)


軟體蝸牛



這種心理我也有,估計大多數人都有,但是不要被群眾擾亂了自己的節奏,不要刻意的去反感,偶爾也可以去接受接受,畢竟都是些有著相同愛好的漫迷們。估計有心智低幼的腦殘粉無腦吹某某神作才會讓你反感,我也是!比如赤紅之瞳,當初剛開番,正趕上國內網絡大力發展動漫行業的時候,有很多人就是從這部番入坑的,補完這番雖然很喜歡,但相比其他很多經典這部番連一般都算不上!卻被各種無腦吹,神作無敵。自此我便及其厭惡此番,真的是被帶了大節奏!

不過某某番如若被大多數人提到是神作,經常被點評分析等,其實你還是可以點進去看看,沒準也會成為你心目中的神作是不會錯的!b站很多資深漫迷提到過的神作我都有瀏覽,其中大部分也成為了我心目中的神作。所以還是要抵制這種心理,說不定真就錯過哪部好作品了。


ACG小星


雖然就我個人而言,並沒有感覺被稱為神作的動漫引起了自己的反感,不過對於為什麼動漫界會有一種這樣的傾向倒還是能夠理解的。接下來大概就說一下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一點思考吧。

首先,就人性本身而言,除了極少數的個例外,大部分人都會有一種希望表現自己的慾望,具體到行為就是各種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得宣揚自己擅長的學識的舉動,這不光體現在很多實際的工作職能中,同樣也體現在僅僅作為娛樂作用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在看到自己喜歡的動漫以後,就會想要去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在表達過程中就會出現相左的意見:看過很多動漫的人,對於‘神作’的定義,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對於看過動漫不多的人來說,則只要是‘效果不錯,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將其歸類到‘神作’裡面。然後,針對某一部作品,一個群體說是神作,另一個群體說不夠神作的資格,兩邊都堅持自己的意見,結果自然就是吵了起來,特別是看動漫更多的群體,他們對於標準和要求更高,對自己的意見也更堅持,事實上,由於他們確實看的更多,瞭解的更深,所以一旦發生爭執,那麼兩方面的爭論中,資深漫迷是更有道理也更有說服力的。

在這種情況下,中間派在意識上更滑向哪邊就很容易理解。而當‘神作派’在面臨這些反對的時候,他們所能有的堅持自己意見的方式就是‘不管你們怎麼說,我的才是對的’的表達形式,而這種行為很容易被人鄙視。而當一個團體被人鄙視,進入鄙視鏈以後,很多人便開始羞於於其為伍,也就是說,某些明明覺得某個作品還不錯的人,因為怕被人歸類到‘神作黨’被人鄙視,所以就特意表示自己‘不喜歡某作’。而所有的這些矛盾,在人的其他意志行為下又被放大,結果就出現了‘被標榜為神作的動漫反而會引人反感’這種情況。

事實上,能夠被標榜為‘神作’的動漫,再差也不可能差到哪裡去,肯定比很多真正的爛作好,但事實上,反而是爛作沒啥人罵,就是這個原因。

文:編導


橙心社


個人認為,主要是太多的番劇都被他人稱為神作,物極必反。因為有些萌新看番少,入坑時間短,他以為的神作就是他看的那些入門向的番,過於侷限性,就猶如我剛開始看番時,這個是不是神作,那個是不是神作?慢慢的看得多了就知道哪些大概是神作了。又或者年齡比較小,他沒辦法懂得真正神作裡晦澀難懂的意義,只能懂得他現階段所理解的意義,那哪些只讓他現階段懂得的番不也會被他認為神作嗎?



神作明明是對一個好作品極好的評價,然而因各種原因混進了大量次品。就比如你想去美玉市場找美玉,結果放眼望去,瑕玉比美玉還多(這可是賣美玉的地方),你就會覺得美玉不可信了,神作也就讓人不可信了。至於討厭,你明明都不相信了,但發現好多人不厭其煩的說著他認可的神作(次作),你就會覺得很煩。



這是鄙人淺薄的看法,歡迎大家指點評論。謝謝大家


喜歡動漫的愛好者



要怎麼說呢,這問題並不是出在動漫這個點上,而是自身的心理!別人說好看,別人大力推薦,就產生了牴觸的心理。

一部分這其實就有一點小叛逆,所謂與眾不同的這種心理暗示。所以才會產生牴觸眾人推薦的作品。

而另外就是自尊作祟了,就如你自己說的不想被別人帶節奏,不想順應別人的而去看動漫。


另外還可能有一種情況:作為比較萌新的你,在看完別人所推薦的動漫,在相互談感受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跟不上他(她)的節奏,會發現自己的理解跟她(他)不一樣後,他(她)否定你的理解,於是就會加劇這種牴觸心理吧。

不過,這其實也並非大不了的,追求自己所愛的動漫去吧。優秀的動漫真的太多了,既然你有這麼一種心理,我也就不給你推薦什麼動漫了。

以上,希望能有點幫助吧!


進擊的小鴨唇


如今只要是製作稍微精良點的,就會被吃瓜群眾奶成神作,結果就是大家被一口口毒奶喂的已經模糊了對神作的概念!

個人而言,也算是漫齡比較長的了,腐向也好,獵奇也好,除了耽美,基本沒有什麼不看的番,越早出的自然越有優勢,成經典的成有生之年系列的比例也越高,後起之秀中想要突破經典可以說是很難,就像現在國內翻拍得武俠劇很少有逆襲成功的。

神不神作的根本沒必要去糾結,先從老番看起,因為老番都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儘量每個類別都去涉獵一下,治癒,純愛,後宮,搞笑,熱血,黑暗,致鬱,燒腦,機甲,奇幻相信小編會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


驚奇先生34234396


你自己喜歡那就是神作,你不喜歡那就不是唄。有啥可糾結的,比如罪責王冠和未聞花名,哪個不是眾人口中的神作,可在我眼裡都爛透了,如果當初沒有用現在的音樂,說不定腦殘粉都會少一半。


孤獨自成一格


有時候漫吹我也受不了,像這段時間我們二次元那些的節奏的吹《紫羅蘭永恆的花園》,被奶成神作。看的時候雖然不像那些漫吹那樣吹的那麼神,作品不錯,但我還是很失望。看動漫是為了找到自己喜歡的動漫作品去欣賞,而不是盲目跟風,無腦粉動漫,到時候只會讓佳作看起來像普通的作品,把普通的作品貶得一文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