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上二本大學,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回不去的懵懂5


首先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我感覺專業更重要!

首先,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某某學院這些基本上都是二本院校,名字中帶大學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一本學校,其實這些學院實力差不多,沒有特別厲害的,所以選學校區分度不高,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選一個熱門的專業,這樣在未來的就業中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來更容易的找到一份工作!

再者,其實除了那些雙一流學校和專業性特別強的學校以外,其他院校都差不多,我們在應聘時,不是這些名校出身的,其實在其他哪個學校無所謂,差別不大,你在HR眼裡就被定義為普通院校學生,你的學校既然不會給你起到加分的作用,這時,你的專業技能就是你的競爭力,選一個熱門或緊缺類的專業,這就是你的優勢!

最後,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不管你是根據興趣選的還是根據現在的就業情況選的,都有利於自己對未來人生的規劃!

男的學個工科類專業,女的學個護理類、教育類、會計等等還是挺不錯的,當然,我還是建議未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考研,給自己的學歷鍍鍍金,誰都有名校情節,努力一把,讓自己研究生讀個好學校!


敏銳視角


不要說二本大學,就是上一本大學,上211重點大學及任何大學,都是專業重要,學校次之,尤其對於二本大學而言,專業更加重要。因為211/985還可以靠學校牌子來換一個高起點的平臺,而普通院校,只能靠技術吃飯。


什麼是二本大學

現在的二本大學和我上學時候的二本大學是不一樣的。我那個時候的一本大學都是211/985、全國重點大學,及一些很厲害的省屬重點大學。


現在的二本大學基本都是實力比較一般的本科院校,大多數近些年剛升本的公辦本科院校,民辦院校、獨立學院,或者是一些比較不錯的本科院校比較差一些的專業。

因為二本這個概念很難定義,非211院校都很難做到所有省份都實現一本招生,比如河南科技大學在河南省百分百的一本院校,在湖北卻是百分百的二本院校。就是河南大學前幾年在北京上海都是二本招生。現在河南大學入選雙一流高校,應該不算二本院校了。

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對比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只能是分數相近的情況下對比,分數差距大的就無法對比了。有的二本院校分數比一本線還高,有的二本院校分數卻墊底,差距能超過200分。

上二本院校,一本院校,211院校都是專業最重要,畢業就靠專業混飯吃,而不是學校牌子。

二本院校儘量學熱門的技術專業

冷門專業在任何學校都是冷門,比如生物,哲學,化學,這類你也就基本失業的工作,清華北大畢業都很難找到好工作,那二本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就是為了去學校教書,二本學生面對的也是清華北大及其他重點大學,所以日子很難混。



二本學生兩條路:學熱門專業,考研。

看看黑龍江科技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哈爾濱信息工程大學畢業都一二十萬,這就是學計算機的待遇,很多985的化學,生物,材料碩士畢業生碩士都拿不到年薪五萬。

二本考研,如果本科是冷門專業,那麼繼續冷門考研,就是考上了985院校的馬克思哲學,生物專業,未來畢業仍然一面黑暗,如果跨考熱門專業,會受到更大的歧視。本科院校不好,本科專業又不好,那考研成功概率更低。

二本推薦院校專業

文科就學會計,財務管理,理工科就學電氣,電子,計算機,軟件。比如計算機的就業,很多985院校看見估計都哭了。

二本院校儘量選擇行業院校,就是選擇老的部屬院校,部屬院校就業是有行業

比如電子信息、郵電行業選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鐵道選擇蘭州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

具體以後在分析。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二本大學,專業應該更重要。


因為現在不比以前,二本是本科學校的主力軍,數量龐大,實力參差不齊。那個時候二本里面比較有實力的學校很多,知名度也不錯。

現在呢?幾乎有的名氣的,所在地理位置好的,特別是名字裡面帶大學的幾乎都是一本招生,甚至在省會城市等學院型高校優勢專業在一本招生。

現在的二本應該是以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為主體,加上地級市的公辦二本,還有部分一二本同時招生的二本院校。

所以,現在的二本學校名氣啊,都小了點,不比一些知名院校,就學校名氣都很有說服力,如果是211等重點大學學校最重要,二本呢?學校的名氣不能給你帶來什麼些實質性的幫助,如果是普通二本,對很多來說,你就是本科,還是二本畢業生,然後看專業,很少人對學校產生興趣。

二本呢?就應該選擇好的專業,或者準備好考研。工科專業肯定有足夠的優勢,還有會計,也是市場需求量很大的專業,還有法學,雖然法學是一個就業很慘的專業,但是在二本里面,只要好好學習通過考試,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異加一點


上二本大學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小胖我認為是專業比學校重要。

我們都知道大學有一本大學(包括985、211、雙一流、省屬重點高校等)、二本大學(普通本科高校)、三本(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高職高專(公辦高校、民辦高校)。就本科來說,除了985、211、雙一流還有一些省屬重點大學,其他的本科在全國來說影響力不大,名氣也沒多少。



普通二本或許在本省分或者周邊區域去較出名,有影響力,出了省或者輻射區域就真的沒多少人聽過了。想要驗證的方法很簡單,你去搜一下外省的普通二本院校,你就會發現外省的二本院校可能聽都沒聽過,而本省的二本院校多多少少都有耳聞。也就是說二本的院校影響力有它的一個侷限性、地域性。

一般來說,二本都是省屬裡面的公辦本科或者是省市共建的本科。一般培養輸送的人才都是為本省地區服務,助力本省的經濟發展。因此二本間的發展平臺都是差不多,除了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對於自己地區所屬的二本資金投入會比較大,發展比較好。例如深圳大學就是從一個二本院校慢慢發展成一本院校招生。

也就是說當工作求職時,二本院校並不能帶來一個名校效應,HR一般會定位為二本大學學歷。既然沒有名校效應,那麼求職時更多的是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每間大學專業都有很多,就算是二本大學有些專業排名在全國高校來說也是能排的上名次的。專業也會有國家品牌重點專業、特色專業,省重點專業、特色專業,校重點專業特色專業,也會有重點建設學科等等。這些專業學科在政策上在資金上都會有所傾斜。因此選擇重點專業會比一般專業要好的多。

有時候選擇一個專業就是已經選擇了以後的人生就業發展方向,除非畢業以後從事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如果專業不對口的話,那四年或者五年的專業知識就是白白浪費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算是浪費了教育資源,變成了上大學只是來體驗大學生活。

專業有很多,有自己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有熱門專業,也有冷門專業;有畢業後就業好的待遇高的,也有畢業後難就業的待遇差的。好的專業競爭自然也就激烈,而不好的就無人問津,需要靠調劑或者補錄生源。

專業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為了學校而選擇不好的專業,上課可能會沒有動力完全沒有興趣,可能會因此在大學裡面只是為了混個日子等著畢業混個文憑混個學歷。

有人說大學裡面可以轉專業啊,錄取到自己不喜歡的轉到喜歡的專業就行了。大部分大學為了合理分配生源,對於轉專業是有人數限制的,一個專業能轉走的並不多,而且對於期末成績明明都有限制不是說轉就轉的。

大學專業有很多,有自己喜歡的專業有明確人生規劃的人應該選擇符合自己要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要個大學校名背景,而且二本背景相差也不大。當你學好自己的專業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為自己以後就業或者升學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有優秀的專業知識能力就相當於自己的品牌名聲,無論在哪個企業都會比較吃香的。

因此,我認為在二本院校裡面選一個好的專業比學校重要,這是經過多方面考慮的結果。大學更多的只是提供一個平臺,上大學是好好利用平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利用好這個平臺實現自己的目標。

大家好,這裡是小胖子閒說,感謝各位的關注和點贊。


小胖子閒說教育


上二本大學,一定是專業更重要。

不過今年部分省份宣佈一本二本合併為普通本科,不再分開招生。去年就有很多省市將三本的一部分併入二本,一部分併入專科。今後估計絕大部分地區將不會再有一本二本之分。所以回答題目,可以把二本大學理解為除了985,211,雙一流高校之外的普通本科院校。這類院校一般以非省屬重點公辦本科或者是省市共建的普通本科,還包括一些民辦本科院校及獨立學院等。這類高校主要服務於地方發展,其影響力有限,輻射範圍也限於本省,生源大部分也來自本省。所以在知名度上遠不能跟重點高校相比。

普通高校的學生主要去向是就業,因為沒有太多保研機會,想要深造就只能通過考研,但相比較而言,成功率不是特別高。

而影響就業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學校層次,二是專業。普通院校構成相對複雜,有魚龍混雜的意思,影響力有限,知名度不高,能給學生就業帶來的幫助十分有限,即便是普通院校裡最好的一類,也無法與重點院校的平臺相比。

而部分熱門專業就業形勢是非常好的,一是缺口大,二是專業性,技術性強,三是適用性強,四是這部分專業不需要深造也能完成大部分工作,換句話說適應性強。比如會計,室內裝潢,小語種,工學類專業等目前就業都不錯。

對很多普通院校來說,在就業時,專業的優勢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校平臺上的劣勢,所以當高考分數不高,只能選擇普通高校的情況下,建議優先選擇專業。


象牙塔裡講故事


專業重要,專業重要,專業重要,重要的問題強調三遍。

我是阿狗,教育生活類專家。我就給你分析一下在二本大學專業為什麼更重要。

1、擴招的專業

大學擴招喜歡擴招教育成本低的專業。這些專業有幾個共同點:投入設備要求低,師資配備要求低。

這兩點其實也就是一點,少花錢。

要知道在我們國家,清華和一個普通二本的經費是天壤之別,清華一個學院的經費很可能比其他地幾個學校都多。

(就業難度係數)

所以地方高校會重點擴充文科類專業。有一個笑話就說,有個學校為了擴充法學,從思政部掉了幾個教師,招了一個法制史博士,騰出來幾個教室,專業就成立了。

你可以想象成本有多低了,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2、就業難

在教學質量不敢保證的前提下,再不抓住好就業一條,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阿狗以前一夥伴在地方學院學的歷史,畢業後發現工作機會比文學都小多了,就別說比經濟了。

同樣另一個小夥伴學的經濟,雖然學習差了點,偶爾掛個科,後知後覺,但畢業後發現自己專業就業面真廣,銀行要的很多、公務員崗位多,很快就上岸了。現在每個月五六千,樂滋滋的。

至於小眾專業,諸如影視、農學、畜牧學啥的,至少目前就業形勢不好。尤其是想在三四線地方安家的。

總不能都有個北上廣夢吧。阿狗有一朋友剛離開深圳。

3、發展

不同專業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明粉給我講,去了單位才發現自己鼓搗的一堆東西沒用,學制度?那些人制度比你熟悉多了,分分鐘爆你。有理論思維?那能解決問題嗎?他發現現在計算機辦公,會電腦的挺受喜歡;文字功底好的也挺受喜歡。他深深的懷疑自己走了什麼路子。

你學了計算機,無論去企業、政府都會有幫助。

學了金融,進銀行會很有用。

如果你學了博物館,去博物館,發展比起前倆真心不廣。

總結:

在一個普通院校,教育資源是難以保障的,而且學校本身撐不起就業質量,再從發展角度考慮就更是了。所以能選擇好專業就好專業,不然四年後你會後悔你們復讀。

當然你復讀了會惆悵你為何要復讀?


一枚明粉


6月份不僅僅是高考季,還是畢業季。很多人都說畢業就等於失業了。是因為大學學校沒選好還是專業選錯了?這就引起了一個熱議的問題:填報志願的時候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按照筆者的個人經驗來看,你要先學會分析自己目前的一個基本情況。


如果成績沒有到達985、1/2那樣的名校的話,只能上一個二本的大學,在這種情況下,筆者建議多考慮選一個好點的專業,以後出來就業也會好點。


為什麼有的人看重名校?因為現在很多企業招聘對學歷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有的還標明“非985/211學校的不要”,這就狠狠地給二本學校的畢業生打臉了。是的,名校光環在現在這個社會還是存在的,而學歷歧視也是真真實實有的。


知乎問題上“名校光環在給你在找工作的時候,帶來過什麼方便?”最高贊答案提到的一樣:

“別人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證明自己。但是很多時候,他們連證明自己的這個機會都沒有。所以,名校畢業的你,不曾察覺或習以為常的便利,其實有時候已經是別人無法逾越的鴻溝。“

但如果不是名校的話,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可以側重點放在專業上。

二本院校通常為省屬重點大學,在省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全國範圍來講,影響力有限。

大多數時候,別人只能以本科學歷和你的專業來對你進行評價。選擇一個好的專業,無論是對將來的考研還是就業,都非常重要。


而選擇哪些專業就業會比較好薪酬比較高呢?最近新頒佈的關於中國大學就業較好的薪酬榜,簡單跟大家分享下:

2018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最高的20個專業:

從統計數據來看,理學和工學類專業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包括:軟件工程、材料物理、汽車類綜合、應用化學、生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建築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石油工程等。

語言類綜合、臨床醫學、應用生物科學等非理工類專業的出現讓人驚喜。

2018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最低的20個專業:

因此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可以偏重考慮理學和工學方面的專業,能讓你掌握一門技術,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出來工作後也不會太難的。


以上就是筆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不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跟我們交流討論。別忘了點贊和關注我們哦。【微信號:師錦教育】

師錦教育


高考報志願,是應該優先擇校還是重點考慮專業?

這感覺是在問,魚和熊掌,能不能兼得?!



大學畢業,作為過來人的你,是更感謝自己的學校,還是慶幸上了好專業?幫主挖來了9位學長學姐們的回覆,給將來面臨這個問題的你們,做個參考:


【時光清淺119780924】:



不知道為啥都說選好學校,當你分數處於邊緣的時候我覺得還是專業重要,我當初高一本線二十多分,為了走臨床走的是二本學校,可有的同學報一本的,結果調劑來調劑去最後走的專業是什麼食品安全,物流管理這些,現在看著他們空間狀態,也都是找不到工作,或者工資很低,不是想說自己專業有多好,起碼大家坐在一起的時候感覺自己大學沒白上,而他們基本沒有什麼學到的。



【非八十八】: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我已成一條大三狗了,可是感覺不久前,我才糾結過這個問題。

現在站在大三,這個選擇考研還是實習的岔路口,再來看這個問題,比三年前填志願的我,發現自己有了更多的想法。

首先,你需要明確一下,你是希望本科畢業後是考研還是就業。倘若,是選擇考研,建議你還是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學校。有一個好的本科學校為背景,考研你會獲得比起普通學校更多的便捷。因為你本科學校較好,可以選擇本校考研,至於想要跨專業的話(選一個你們學校比較好的專業),比起外校生,你更容易接觸到相關專業的學生與老師,找一些資料也會方便許多。若是準備直接找工作,專業和學校之間,還是選擇專業吧。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我想在面試的時候,比起你空有一張學位證書,更為重要吧。

其實,現在學校,一般大一下學期都有一個轉專業的機會。但轉專業的難易程度,與學校的好壞是成正比的。你可以把轉專業當作一個機會。在填志願時,問下學姐學長,或瀏覽學校官網,查看轉專業的相關信息,倘若你覺得大一一年,有把握成功轉專業,你就可以在學校與專業中,選擇學校。其實這個方法,說到底,最終目標,還是專業啦。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此時此刻的我的一些個人看法,也許不成熟,也許過個幾年以後,我又會有完全截然不同的看法。

學校還是專業,說到底,這就是人生路上許許多多選擇題中的一道,無論你怎麼選,都是不一樣的風景,每條路,只要你踏踏實實走了,以欣賞的心態去面對了,都是一段珍貴的人生際遇吧。

看到這, 如果你想問我,當初我選的是學校還是專業。我只能說,當初填志願時,父母給了我極大的自由,所以本人不才,選的既不是學校,也不是專業,而是學校的住宿條件。



【拿好倫】:

我是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在選擇專業上,我覺得一定要慎重,當初選擇了調劑,結果被調劑到了一個冷門專業,不想復讀,就來上學了,現在大四了,捂臉懵逼了三年,不知道出路是什麼,就業沒有對口的,去企業,專業沒有優勢,考公務員,沒有對口的專業。

頭幾天國考剛過,舍友選了好久才在外省找見一個職位,感覺他考上了也不會去,因為太遠了,自己的路還是要有提前的打算,對於選專業一定要慎重,不然一輩子就這了,也不能太悲觀,優秀的人,在哪裡都會發光,可如果不是那麼優秀的話,還是要慎重,畢竟有一些專業,即使學校一般,就業還是蠻不錯的。



【xrjll】:

我覺得是學校更重要,我們上學,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為了找一個好的工作,那麼一個好的學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姐今年剛剛畢業,是個普通的一本,但她的學的專業是它們學校數一數二的,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她跟我說,公司是沒有時間看你的詳細資料的,他們看的主要是你的精神面貌和學校,基本上是沒時間看專業的,甚至好多企業都會直接來一句我們只招211和985院校的。

這時,就可以深深的體會到一個好的學校的重要性,這是在畢業後可以看出一個好的學校的重要性,即使不是在畢業後,在學校時,我也覺得專業不是那麼的重要。

就拿我來說,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學的是金融,是一個二本財經類院校,現在也到了實習的時間了,我在找實習的過程中,發現企業對專業的要求並不是那麼的高,比如保險公司,並不是學習保險專業的才可以進,證券,投資,甚至會計業都可以進入,他們說學生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業務是有出入的,我們無論是學的什麼,在入職前都會進行培訓,所以哪怕你學的並不是這個專業,你對它一無所知,通過培訓,你也可以入職,所以,對於我來說,一個好的學校比一個好的專業要重要。



【流年未逝已成殤10】:

個人觀點選專業比選學校更重要。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即使學校不好,你也可以自學,現在網上資源很多,關鍵看你自己想不想學,而且大學裡老師交給你的真心不夠,不如自己學。

但是如果你過於追求名校而選了個不喜歡的專業,就會導致你大學生涯白過了。別說選一個好學校,然後去蹭喜歡的課。這不現實,有多少人能在不影響自己專業課的情況下去蹭別人的課。



【淚36843095】:

我個人當初報考院校時,雄心壯志,選擇專業,其次考慮學校,結果稀裡糊塗進了一個普通大學,一個以為自己愛好的專業,到了學校發現,專業和自己想像中的差距很大,幾乎沒有必然聯繫,所以說,選學校吧,專業名字一樣的各個學校的實質都不一樣的。選學校實在,除此之外,社會認可的首要條件是學校,而不是專業,總是你說的天花亂墜,那也只是對牛彈琴。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Lucky1311769】:

到底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以我的經歷來說,剛開始,其實我也是跟大家一樣,想去好學校,但我最終經過思考我還是選專業,把專業當成了考慮因素。接下來講下我的經歷,希望可以能幫助大家有個很好的認識。

我覺得興趣很重要,興趣很重要,興趣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去年6月高考一結束,我像很多考生一樣,投入了瘋狂的找學校,找專業的戰場當中,形容它是個戰場,真的一點也不為過。那段時間感覺天都塌了,是我20幾年來最痛苦的時刻,暑假那兩個月填志願,一個人自己忙的焦頭爛額,父母根本幫不上我們什麼忙,拿主意的只能是自己,然後我就拼命的選擇自己特別想去的學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一點也不假,現實跟理想是有出入的,憑藉我的低的可憐的分數,根本進不了我想去的學校,然後我痛苦不已,隨之轉念一想,或許學校也並非那麼重要,它只是一個名稱,專業對於我們或許更重要,靠能力說話。有能力,即便不是名牌大學出來的,那又怎樣呢,我們靠自己的能力,同樣不比她們差。

我就讀的學生可能不比別人好,但我也並不覺得我比別人差。我現在就讀的是學前教育專業,我覺得只要你喜歡,才會有興趣,學起來也更輕鬆,我很喜歡小孩子,覺得她們很單純,如同天使一樣,跟她們在一起很開心。而且我覺得我從事了這個專業,接觸了一些以前從來都沒有想過的東西,我需要彈鋼琴,跳舞??,畫畫,簡直就琴棋書畫樣樣要涉及到,我覺得很充實。

總結一點:關鍵看你的興趣。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業,即便沒在好的學校,但你喜歡這個專業,你對它會有充足的興趣,真正喜歡上它,也能很好的適應,從而學好它,掌握更多的技能。所以說興趣很重要。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大家可以能夠正確定位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樣自己不會太累,即便累,也是幸福快樂的。



【扶我起來TnT】:

本人現身說法吧,我的履歷是

四線城市——三流大學(非211/985的一本)——一流專業(本專業全國排名前十,工科)。

今年剛上大四就簽約一家業內知名上市私企,第一年待遇底薪4k加提成,一年到手七八萬,無人機方向,發展前景良好。

我認為不同的人對條件的要求不同,總之事在人為。



【YFU_】:

現在大四,已經保研到其他學校。我認為應該選學校。從就業方面來看,選好學校,你會發現去好學校招聘的公司和去次一些學校招聘的公司是有差別的,好學校機會更多;如果你還希望深造,選好學校,在你考研或者保研的時候,如果不是留在本校,你會發現更好的學校是會看你的本科學校的,好學校更受青睞;現在又可能遇到一個選好學校去不了想去的專業,而選次一些的學校才能去想去的專業的問題,我想說,選好學校,進大學後是能換專業的,如果你夠努力,是可以換到你想去的專業的,那時候就是好學校好專業了!



當然,如果你就是認為去了大學就不用再努力,未來就那樣了,我只能說,無論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有些同學在學業完成,工作後發現

幫主之前也說過,無論你選的是學校還是專業,只要你不後悔就行。不是名校那又如何?你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那是我喜歡的專業啊。當然,你也可以反駁我,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對自己的決定不後悔。

我很認同上面有位同學的話:如果你就是認為去了大學就不用再努力,未來就那樣了,我只能說,無論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都沒用!你說對不?


簡愛淼


上二本大學,專業更重要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二本院校無論是綜合實力還是知名度上都遠不如一本或者重本院校。目前,985、211院校的實力和名氣盡人皆知。在參加某企業的雙選會時,非985、211院校的學生簡歷被丟棄一地,由此可見重點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時,有一定的優勢。



而二本院校的學生,相比較而言就比較尷尬了。特別是現在很多省份,二三本批次合併招生,很多二本院校裡邊也包含了一定數量的民辦院校和獨立院校。學校名氣不大,在就業時,只能憑本事吃飯。因此,選擇一個好專業,對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

其次:重本院校的學生即使專業不好,但是學校名氣大,保研率高,學校學習氛圍好。很多學生完全可以憑藉考研、保研,來實現第二次蛻變。相對而言,二本院校的學生保研幾率低,考研難度有點大,想通過考研改變專業的難度不小。因此,學個好專業是首選。



第三:對於文理科學生而言,不同的學生在選擇二本院校時,學校和專業應各有側重。理工科學生,專業更重要些,就業時的針對性更強些。而文科生,在選擇二本院校時,學校的地域、影響力更重要些。

文科生要想某得一份比較好的工作,難度要大於理工科學生,所以很多學生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為以後贏得更多的機會,所以學校這個平臺比專業更重要些。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如果考不上如果考不上一本高校的話,那麼就只能上個二本高校,在這種情況下報考的時候就應當以專業為主。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一般的二本院校都是省屬重點大學,這樣的大學在自己所屬的省內是很有知名度的,但是到省外的話基本上很多人就不認識這些學校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好的專業,無論是將來考研還是就業都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二本本科學校數量相當之多,而且整體的實力參差不齊。在以前的話,那些二本招生的學校裡面也有一些很不錯的學校,但是這些學校都在努力的提升他們的招生檔次,現在這些很厲害的學校一般都是在一本批次裡面招生了。



如今的二本高校主要是以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為主,還有一些地級市的公辦二本,還有一些學校是一本二本同時招生。也是因為上述的這些原因,導致如今的二本高校知名度方面會大打折扣,如果學校在知名度方面很低的話,那麼大學生在選擇的時候就要以專業為主了。


如果對於一個理科生來說專業就比較重要了,因為一般的理科專業學起來都比較辛苦,如果你是真心喜歡這個專業,而且就業情況很不錯的話,那麼就填報這個專業,將來說不定還能夠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