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高一的學生也要強化高三的訓練,煙臺高一期末考試題的啟示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4~15題。

高一的學生也要強化高三的訓練,煙臺高一期末考試題的啟示

蝶戀花 左錫璇

月過西窗涼似水,人在天涯,秋在蟲聲裡。一院溼煙飛不起,臨風咽盡相思味。

珠楯玉欄閒徙倚,良夜遲迢,欲遺愁無計。卜得燈花私自喜,無言悄把銀箏理。

【注】①左錫藏:字芙江,陽湖人,清代女詞人。②燈花:蠟燭或者油燈中,燈芯燒過後,灰燼仍舊在燈芯上,紅熱狀態下的灰燼在火焰中如同花朵。古人以燈花為吉兆,寓徵人將歸之意。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上片首句從夜景寫起,月光清涼如水,營造了一種悽清的氛圍,不免令人觸景生情。

B.第三句點明時令,秋蟲鳴叫之聲反村了夜之幽靜,遠在天涯之人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C.第四句中的“溼”“飛不起”寫出了煙霧的濃重,藉此烘托出主人公深深的相思之情。

D.下片“珠楯玉欄閒徙倚”點明瞭人物行跡,一個“閒”字,寫出了主人公的百無聊賴。

【答案】14.(3分)B(“思鄉之情”理解錯誤,應為“思念遠行天涯之人”。)

高一的學生也要強化高三的訓練,煙臺高一期末考試題的啟示

15.簡要賞析“卜得燈花私自喜,無言悄把銀箏理”兩句。(6分)

【答案】15.(6分)

⑴“卜得燈花私自喜”運用心理描寫,(1分)

主人公看到燈花吉兆,想到遠人將歸,(分析詩句1分)

不禁喜從中來(喜悅的感情1分)。

(第一句共3分)

⑵“無言悄把銀箏理”運用動作描寫(或細節描寫1分),

主人公不知不覺(或:下意識)地撥弄平日無心理睬的銀箏,(分析詩句1分)

將內心對天涯之人的思念盼歸之情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感情1分,有思念或盼歸之一即可)

(第二句共3分)

詩句分析出現常識性錯誤該要點不得分。

如有學生將兩句合併起來答,這六個要點有幾個要點得幾分 。

【閱卷情況】

1.優秀者

高一的學生也要強化高三的訓練,煙臺高一期末考試題的啟示

2.讀不懂文本,胡亂應付者

高一的學生也要強化高三的訓練,煙臺高一期末考試題的啟示

高一的學生也要強化高三的訓練,煙臺高一期末考試題的啟示

【應對措施】

我多次強調讀懂古詩詞,做好採用四分法的原則,詳見拙作:《高考古詩詞押題訓練,運用“四分法”,規範解題思路,絕對不失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