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安徽阜陽太和縣三塔鎮八里姜學校鄉村女教師郭會:用愛詮釋青春的

安徽阜陽太和縣三塔鎮八里姜學校鄉村女教師郭會:用愛詮釋青春的​中國網訊““我用心中全部的愛,染成青春的色彩,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我把學校當成家,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這裡。”這就是郭會生活的真實寫照,裡邊有她的青春,有她的歲月,也有她的堅守。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是郭會多年的夢想。

郭會在教學中領悟到知識的力量和教師職業神聖。她2011年畢業於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1年9月參加教師招聘,到地處太和、潁泉、利辛交界的八里姜學校當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八年過去了,新教師來了一批又一批,有的調走了,有的辭職了,可郭會在這個偏僻的學校裡兢兢業業地實現自己的諾言。領導稱讚她:“勤懇、實在、有潛力,有發展前途”;同事提起她:“真誠、進取、熱情”;孩子、家長們談到她:“善良、慈祥,就像媽媽一樣”……認識她的人都說她是個開朗、樂觀、向上、工作積極肯幹、處處雷厲風行,有著很強責任心的人。她總是這樣說:“一個人如果只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沒有淵博的學識和良好的素質是不行的。一切從頭開始,做一名讓孩子、家長、學校、社會都認可的好教師。”於是她為自己定下了努力的方向。朝著這一方向,幾年來,她不斷探索、進取、努力完善自己,去實現諾言。

“用愛詮釋教育”,這是郭會一直嚮往併為之不斷追求的教育境界。上學期班上來了一位叫姜萱萱的小朋友,他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開學第一天,他的媽媽誠懇的說:“本來要把他送到太和特殊學校去,聽說你今年帶一年級我們就沒有去。”看著孩子可愛的小臉蛋,再想到可憐的孩子卻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郭會覺得一陣陣心疼……幾天下來,在做課間操排隊時,孩子看到郭老師吹哨要集合,於是他會在郭老師的手勢下走過來排隊。為了讓他學會和小夥伴交流,郭會每天上課時有意識地用身體語言給他提示,鼓勵他。下課時,拿著一些圖形卡片,讓班上幾個能幹的小朋友一起說圖形卡上的詞語,讓他對著學,並試圖與其他孩子交流。有一次上課時,小朋友正在興奮的回答著一個個的問題,郭會驚訝地發現他也舉高了小手,嘴裡還不停地叫“老師、老師”,叫的雖然不是很清楚,但確實是在叫老師,一下子全班小朋友都興奮起來,他會說話嘍!會積極發言了。那天,他媽媽來接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不敢相信,在郭會和班裡小朋友的鼓動下,他用勁叫了一聲“老師”。聽著從兒子嘴裡發出的聲音,他的媽媽蹲在兒子的身邊激動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好半天,這個一臉憨厚朴實的母親才含著眼淚對她說“老師啊,看了你上課,才知一年級教師有多辛苦,看了你教孩子,才讓人明白什麼是愛心,什麼叫耐心。”這樣的例子在郭會從教以來,可以說是舉不勝舉。

郭會認為,教師不僅僅要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要育好人。要把學生培養成棟樑之才,最好的辦法就是言傳身教。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幾年來,郭會風裡來,雨裡去,到校最早的教師是她,走的最晚的教師也是她。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否則,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她都努力堅持在講臺第一線。去年生病去阜陽做手術算是她請假時間最長的一次,可有僅僅只有4天,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她又站到了講臺上。

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郭會的臉上永遠充滿了笑容。講課時,她總是激情飛揚、神采奕奕;與學生談心時,她又總能娓娓道來,循循善誘。不少教師都有一種職業倦怠,隨著時間的流逝,激情沒了,動力沒了。但她不是的,她說,教學是一門最好的藝術,想學的東西太多了,怎麼可能沒有激情呢?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餘映潮,竇桂梅、……這些名師的作品就成為了她書案上最常見的。教書匠不是她的追求,做一名藝術化的教學大師才是她的最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18年春季她代表三塔鎮教師參加縣小學語文優質大賽獲得一等獎、2017年在市縣級論文評選中均獲獎一等獎,2016年春季輔導的學生參加縣級經典誦讀比賽獲獎得集體一等獎,她所任教的學科在全鎮質量檢測中總是獲得第一名、多次在縣、鎮級送教下鄉上示範課且獲得好評。郭會在這裡從教八年,她把學校當成家,她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這裡。別人問她,為什麼不像她的同學一樣去城市裡工作,那裡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環境,但她總是說,她喜愛老師這份職業,她的父親就是一名老師,她自小就受他的薰陶,她喜歡教書育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喜歡這裡,她捨不得這裡的孩子們。這就是郭會的肺腑之言,這也是一鄉村女教師的最美聲音。 (潘書培 尹豔軍 通訊員關峰)圖為郭會在輔導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