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去了哪裡?

圍爐品茗人


根據史書記載,老子於公元前499年出函谷關,從此不知所終。

老子最終到達的地方,歷史界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有終南山之說,有甘肅之說,有洛陽之說,有四川之說。不過,老子的確很有可能最終歸宿於四川。


老子在函谷關留下《道德經》給尹喜的時候,曾經與尹喜約定分別後相會於蜀地青羊肆,即現在的成都青羊宮,這是歷史傳說關於老子將到成都的古老記載。而唐朝末年,唐僖宗避難成都的時候,曾發現一塊玉磚,據說是老子遺物。

老子出函谷關是為隱居,在老子的時代,西南蜀地已經是文化繁盛的區域,比如金沙遺蹟以及三星堆等。相比中原的年年戰亂,蜀地的安寧祥和自然是不錯的選擇。此外,蜀王望帝、叢帝又是遠近聞名的賢良君主,老子不辭辛勞,由秦嶺入蜀,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道教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源於道家學說,而老子是道家的頂級代表。道教也將老子尊為太上老君。因此,道教的誕生與老子的存在必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恰巧,道教的誕生地恰恰是四川,位於成都大邑的鶴鳴山,被稱為道教祖庭。此外,除了鶴鳴山以外,成都青城山、射洪金華山、三臺雲臺山,以及成都青羊宮等,都是道教最初擴張的區域,而這些地方,都位於四川。因此,這也可以從旁推測老子的確長期在成都隱居,道教在四川的影響才會這麼大。

除此之外,成都西南的新津老君山,則更直接地用名字,展示了老子於成都以及四川的莫大淵源。


蘇綻


騎著青牛的老子晃晃悠悠在路上走著,準備去函谷關。據說他走的時候,紫氣東來,蔓延三萬餘里。等他到達函谷關之後,函谷關的關令尹喜一看是活神仙來了,就請求老子收他作為徒弟,老子急著趕路,沒時間搭理尹喜,就隨口教了他一段經文,就是著名的《道德經》。

老子到達函谷關之後,去了哪裡,有幾種說法:

1、老子跑去印度,點化了釋迦摩尼。

這個說法主要來源於一本書,叫《老子化胡經》,這本書的內容講的很簡單,就是老子從函谷關出去後,也就是當今的河南,從河南一路溜達到了印度,在當地宣傳先進思想,當地土著一看,這簡直就是活神仙啊,於是把老子當成活佛供著,佛號就叫“燃燈古佛”。老子自己成了佛,還點化了一位王子成佛,這位王子就是後來的“釋迦摩尼”。

2、老子在欒川閉門煉丹,得道飛昇

還有個說法是,老子從河南離開後,到了欒川縣那一塊,也就是現在的老君山那一片,他在哪裡找了個山洞,天天煉丹,最後從這裡得道飛昇,成了神仙。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當地建立起了老君廟什麼的。

3、老子離開函谷關之後,回老家去了

中國人都講究個落葉歸根,還有個說法是,老子離開函谷關之後回了老家隱居,也就是河南鹿邑哪裡,這個地方離孔子老家蠻近的,孔子還專門來串門拜訪過老子,向他請教問題,不過老子講究無為而治,孔子喜歡入仕做官,反正老子是看不上孔子的,當然,這有是另一個問題了。

最後,不管老子實際上去了哪裡,我覺得老子都成了神仙。因為在中國人的心裡,老子就是神仙。


陳正有話說


老子出了函谷關到哪裡去了?答案:被人逼死了。

老子在出函谷關的時候,被一個守關的關長攔下來,剛開始的時候稱兄道弟。

老子見他對自己那麼誠心,又以兄弟相稱,所以寫出了一部《道德經》相送。

當守函谷關的關長得到了這一部《道德經》的時候,起了殺心,把老子給逼殺掉了,這個人是誰?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了吧。

我這麼來講,大家都不會相信這樣的結果,但也是現實。

再用佛教的因果來推論,把下面的事情講出來,大家就會相信了。

《道德經》相信在中國的同修都讀過,劉邦大家可否認得,就是老子轉世。那麼項羽不用我介紹都知道了,就是守函谷關的關長。

劉邦與項羽剛開始的時候也是稱兄道弟,一起攻打秦國,滅掉了秦朝以後,劉邦實力還是比較薄弱,項羽是十分強大的。

前世項羽歉了劉邦的一條人命,在鴻門宴這裡當然是有驚無險了。在楚河漢界項羽箭殺劉邦的時候也是有驚無險。

一個項羽為什麼有那麼強大?因為過去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武夫,再得到《道德經》當然十分強大了。

不管項羽怎麼強大?欠了劉邦的命,始終要還的。

從老子寫出《道德經》開始,那麼長時間一直沒有哪一個朝代用過,繼續到劉邦第一個建立了漢朝,就使用了《道德經》無為而治,君與臣子都是兄弟相稱。百姓也是無為而治,看劉邦治理國家與《道德經》內容一模一樣。

大家也知道了,劉邦治理漢朝的時候,用的是《道德經》無為而治,有儒家學子拿《論語》來搞什麼君君臣臣之禮,給劉邦拿《論語》去撒泡尿了。

從因果報應來推論,老子就是在函谷關寫完了《道德經》被逼走投無路自殺了,而且屍體還被闢成五段下埋,與項羽的報應是一模一樣的。

多數人的推測說,"老子與佛教有什麼緣分"?是的,道教與佛教有緣分,但是道家講的是骨(蓮藕),佛教講的是心(蓮花),骨(蓮藕)與心(蓮花)本是同出一根。但老子與悉達多不是同一個人。

歡迎大家閱讀:

無量天尊



A百姓心聲共鳴A


話說當年,老子把洋洋灑灑五千言的《道德經》交給尹喜,騎上青牛,從函谷關向西,飄然而去。他到底去了哪裡?眾說風雲,版本不一。下面兩版本較為靠譜。


去了西方傳揚《道德經》

老子為了傳揚道德思想,決定背井離鄉,一路西行,傳播道德文化,追求世界大同,在風蠟殘年,希望實現自己的原想,於是決定從函谷關開始西行,最終點是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怡養天年。

至於有沒有達到自已的傳播願想,有沒有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怡養天年,後人沒人見過他,所以不得而知。

玉皇大帝招去天庭任教員

玉皇大帝得知老子著有《道德經》,使人類有了做人的行為規範,於是玉皇大帝心動,天庭眾仙,個個要他指點教異,親力親為,太累了。

人間有位如此教育高人,何不招來教異那些不聽話的刁仙?這樣,天庭便有了規矩。

而那此用法力收回的妖怪,定期舉行學習班,讓老子的道德思想去教育他們,感化他們,希望他們改邪歸正,早日修成正果。洗新革面,重新做人!

至於老子是不是去了天庭,反正他也再沒回來過,後人也再沒有見過他,所以不得而知!

然而,老子的《道德經》卻是人間愧寶,影響著世世代代的人民!


珅哥談風水


老子就是西遊記裡的太上老君,他西出函谷關來到了火焰山,認識了鐵扇公主,老子掐指一算還有一段情緣未了,於是和鐵扇公主做了夫妻生下紅孩兒。後來天庭重建,老子不得不上天,又放心不下妻兒,於是留下青牛在凡間照顧母子倆,名義上是夫妻,實際上是主僕。青牛也就是牛魔王,雖和鐵扇有夫妻之名,卻萬萬不敢行夫妻之實,孤苦寂寞之下外面養了房小,也就是玉面狐狸。這也就解釋了紅孩兒為什麼能使三昧真火,他爹老子就是天底下頭號玩火的行家;也解釋鐵扇公主這樣一個毫無來歷的女人為何擁有芭蕉扇這等鴻蒙至寶,老子是鴻鈞弟子,當年分寶巖上拿的,一同取走的還有金鋼琢。孫悟空知道這一節,這等機密自然是老牛告訴他的,當年他們可是好兄弟,牛魔王經常向猴哥訴苦。孫悟空借取芭蕉扇鑽進鐵扇公主身體,又揍了紅孩兒一頓,報了當年煉丹爐之仇。老子心中雖然恨得牙癢癢,卻無可奈何,因為這事不光彩,不過孫悟空也怕老子報復,雖然他出師從菩提老祖,修的是道,但最終不得不託庇於西天佛祖門下,做了鬥戰勝佛,就是因為老子在仙界實力太大,有一百種方法將猴子挫骨揚灰。


今古武陵


《尹喜內傳》來做個回答吧,尹喜內傳號稱是鬼谷先生所寫,至於這個鬼谷先生是不是和鬼谷子是一個人就不得而知了。其實這個文章最早也就出於兩晉的時候,那時候佛教興盛,道教看不下去,就寫出了這個故事。挺好玩,可以用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老子其實一開始想去大秦國和安息國的。這個大秦國指的是羅馬,安息國指的是伊朗那一代的帕提亞帝國。

但是不幸他被人告了,這個人叫徐甲的人告了他,說老子欠他工資,老子說我不是給你說好了嗎,等我從大秦國和安息國回來就用黃金給你。

尹喜要追隨老子而去。

老子說你把我的道德經誦讀一萬遍到成都來找我。

尹喜就讀了一萬遍,到了成都,遇見一個賣羊的,賣羊的把他領到了青羊宮。

老子接見了他,然後帶著他四處周遊。

他們還拜訪了西王母。“老子西遊,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梨。”

拜見了西王母,西王母拿了碧桃和紫梨來招待他。

不過我想,這碧桃那不就是綠色的桃子嗎?

綠色的桃子那不就是沒有成熟嗎?

這個老子下不了口吧。

這個是我們想多了,大概西王母的神仙桃種類跟咱們這桃的種類不一樣吧。

西王母在哪兒?在崑崙山啊。

也就是老子出了關一口氣跑到了崑崙山。

後來他們就去了印度,在印度征服了印度國王,創立了佛教(當然佛教不會承認這個),這就是老子化胡。

綜上所述,老子去了大秦安息,然後回到了四川,然後去了崑崙山,然後又去了印度。

之後就不知道了。


錦翼


(函關問道圖,騎青牛的是老子,有鬍子作揖的人是尹喜,那小童是誰呢?此人在道教歷史上也是個頂破天的大人物哦!)

老子西出函關後到底去了哪裡?

按照道教的說法,老子乃是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中一道化身,來到人間最主要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傳下《道德經》,將道法流佈人間;另一個是西出函關,化胡為佛!

函谷關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隘,函谷關以東,不但有周王室,還有許多深受禮教薰染的諸侯國。至於函谷關以西,則大都是蠻荒之地。

老子走出函谷關,就是要度化世人。不過,蠻荒之地也有本土宗教,自然不甘心被取代。因此,老子與其大弟子尹喜,在西方路上斬妖除魔,還吞天拿月,施展無上大神通,最終才讓諸多邪祟退避,最終贏得西方諸國崇奉。

後來,老子更命令大弟子尹喜轉世投胎,在西方世界重生,尹喜化身,即釋迦牟尼,成為新一代佛教之祖。

《封神演義》中,多寶道人被老子帶走,後來去了西方教當了新一任佛祖,其根由也源自《太上老君八十一化》這個道教傳說。

當然,這一切都是道教的說法,有著明顯的崇道抑佛的色彩。不過,這個說法影響極大,《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同樣再三強調“化胡為佛”,顯然也認可這個說法。

至於86版電視劇《西遊記》總體是很好,不過,將玉皇大帝改成膽小鬼,將堂堂道教祖師爺太上老君拍成一個煉丹老頭,被孫悟空揪鬍子,完全背離原著!


葉之秋


老子是什麼人?老子是向人類傳授宇宙,天地自然規律的人,2600多年前,老子能站在宇宙之外,來看我們的地球,道德經是老子並之給人們的地球上萬事萬物運行發展規律的說明書,神秘莫測的大自然孕育了萬事萬物,如同一個工廠生產的一把電熱水壺,你有了熱水壺,沒有使用說明書,道德經就是地球萬事萬物的說明書!

老子給中國人一份說明書,中國有了道教。但西方還有人沒有說明書,他當然騎著大青牛,繼續送貨,去了印度,去了耶路撒冷,然後有了佛教,然後有了基督教,再然後有了伊斯蘭教,等!

這也是道德經被稱為萬經之王的原因!

另外,中國北方出門,尤其是出遠門都是騎馬,有騎大青牛的嗎?因為老子是外星人,大青牛,當然也是外星牛,世人眼拙,以為是頭慢悠悠的大青牛,再說,北方也不會有大青牛吧?

還有:春秋時期,識字人不多,識字的基本是侯王貴族,老子雖為圖書館長,但這館長是教育侯王子弟的,其級別之高,換算成當代,高於中央黨校校長,又是為侯王制作禮(憲法的)相當於全國人大負責立法的主任吧?孔子問禮於老子,就是向老子學習,禮節,即法律,法規,人的行為規範,禮即是法!

老子的禮,孔子的禮也包含當時國家的政法編制,相當編辦一把手。老子又是侯王文化負責人,宣傳負責人,文化部長兼宣傳部長,其級別之高,在當時通訊不便,交通不便天下盡人皆智,是個夠級別的公務員都知道老子的厲害,聽說老子辭官,關長伊喜遠接高迊,求下了道德經!

老子非凡人所能測,所以至今不知所終,但又無處不在!

誰有證據證明老子死了?老子去了哪裡?都在瞎測,沒有證據!

老子每天都在看誰能讀懂道德經呢?

我胡說,誰能證明是胡說?


中國中張微子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額,小黑看了下各位回答也比較有意思,小黑也來湊個熱鬧,也來侃一侃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比較複雜的,老子在歷史上本身就是一個傳說式的人物,很多故事本身就有神話的性質。諸如他本身只是一個圖書管理員,在那個時候,應該認識的人不多,諸如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很多人都不認識他們的。奇怪的是,函谷關的守將居然認識他,而且還要求他必須留下著作才能走,他是如何直到老子沒有作品,這個守將的文化水平還是蠻高的。





至於老子出了函谷關後,去哪裡呢,小黑覺得假如老子真的出了函谷關也是找個地方隱居了,也不會創造什麼教派的,跟隴西李氏應該也沒啥關係,這些應該都是附會罷了。






小黑侃大山


201505152023點。一,老孑的基本資料,省略。二,列,12=3X2X2=(1十1十1十1)x(1十1十1)X1X1。生肖,鼠為子先,牛為醜位2,龍為辰時,守望三界。守望秒殺拈花笑。(原因,待敘)。三,人言最假。草木不滿牛,不敢言。花亦不言,拈我笑必先摧我。亦不滿佛,亦不言。但,視老子為知音(己)。老子之喪,天地人均三緘於口。聃之喪,瞞天過海,但地知。四,動物(神獸)葬耳,草木護知音。龍,神獸間人之聖物,為人間土之龍(蚯蚓。首位,鼠,土中活,活土。牛在土上,活土表。牛化前、後,食草不羈反芻、食草溫順耕地,老子的好跟班。五,跟班的由頭,第一,牛無人言,忠誠至極。第二,化前、後,本性功用升級。第三,丑牛,二位。二即陰陽,化後,示俗七律,隨之三`四間化二律共九律。第四,九律,人獸物共用,天道使然。第五,人獸物各化取核心為己所用,又導三律,即十二。十二律合一,導十三律。(鐵證如山)第五,老子青牛尹喜《道德》四體一體。六,看尹喜。老子與尹喜的人事脈絡(核心,師承)。A,老子重文,旨在理。B,人老珠黃,該休了,圖清閒。C,喜為吏,熟民,知耳,找明(名)人壯門臉。再不濟可入士,若天降吉祥,或博或後,或直逼聃。D,喜敬(禁)師。E,用後必棄之。七,聃在關與喜。1,紫氣東來,喜持神通(佛之靈力,不及神獸。)2,聃演先天一氣化道導陰陽生萬物。3,兩下比較耳甩喜16條街。4,1/2之半之萬年來,佛家執神通小術空空大道,無建樹。5,喜困耳,旨在奪智(思想)。倚神通,得《道德》。聃本已無用之生,喜榨到最後一滴營養,勢必棄之。6,本已朽,智得傳下。喜,名可順為之。7,聃喜師徒如父子,喜本不孝,行何倚!喜本傳《道德》,才有後之亂相。喜之歸?8,喜為吏,禁耳,周必問責,喜懼。出關至易,繼耳出,授徒,幻化《道德》,傳於釋迦人,可也。八,喜,欺滅師(祖),不衷於智,《道德》定困惑後世。故,老子青牛尹喜《道德》關係脈絡清晰,聃去了哪裡己無疑矣!\n青牛見證喜無孝,欺師滅之,作為知已,借鼠葬耳,知音(草木)護墳。神龍冷觀,徒誤傳《道德》。老子,去了這裡。20170515211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