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如何變賣“貧窮”換取財富,1個發人深省的致富故事

在日本兵庫縣,有一個貧瘠的丹波村。在這裡物資匱乏、土地貧瘠、交通落後、信息落後,即使當時的整個日本都已經富裕了,可在這裡依然很貧窮。全村的人都很焦灼,於是向社會各界徵集方案。

如何變賣“貧窮”換取財富,1個發人深省的致富故事

經過很多人商討一致決定,把村裡能賣的物產都賣掉,換成生活所需。短期內村裡的人確實嚐到了甜頭,但是時間一長能賣的東西都賣掉了,村子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況,又開始了貧窮的生活。

如何變賣“貧窮”換取財富,1個發人深省的致富故事

最後一位一位擅長逆向思維的學者提出:既然只剩下貧窮和落後,為何不出售貧窮和落後來致富?

貧窮如何出售?他向村民建議:今後大家不要住在房屋內,在樹上搭建小房子;也不要再穿用布做的衣服,都穿樹皮、獸皮,就像遠古時代的那些猿人一樣生活,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更多人來此旅遊。

如何變賣“貧窮”換取財富,1個發人深省的致富故事

村民們聽了學者的建議,他們的生活方式果然引來不少遊客,後來這裡修了很多公路,旅遊業逐漸規模化,不到一年,這裡的人民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如何變賣“貧窮”換取財富,1個發人深省的致富故事

“貧窮”一直作為最極限的缺點存在人們腦海中,“貧窮”一無是處空無所有,可是這個村子裡的人擺脫貧窮的恰恰就是貧窮。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說一隻牛蛙硬要和一頭牛比大小,結果牛蛙氣脹死亡。變賣一個貧窮村裡的東西,就好比這隻牛蛙,終有一天會垮掉。而牛蛙完全可以變化思維,不比誰的個頭大,咱來比比誰的個頭小。

如何變賣“貧窮”換取財富,1個發人深省的致富故事

很多人都會為自己的一些缺點沮喪自卑,破罐子破摔,卻忽視了其中的某些價值,世間萬物存在即合理,只是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