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個巨大的城市,一個貧民與富人格格不入的城市,一面是富麗堂皇的新德里,一面是汙垢縱橫的舊德里。坐在uber上穿梭在新舊德里間,短短的幾分鐘你會懷疑,這真的是一座城市嗎?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提及阿格拉也許很多人心生陌生,但是說到泰姬陵,估計沒幾個人不知曉。這裡因泰姬陵而遊客攢動,來到這座北方邦的城市,沒有人不是為了它――泰姬陵。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分邦制,與我們的分省相似,齋浦爾,拉賈斯坦邦的首府,也就是省會城市,在地域上與新德里、阿格拉組成了一個“金三角”關係。齋浦爾是印度四色城之一的粉色之城,在舊城區的建築多以粉色粉飾外牆。這裡也是成龍電影《功夫瑜珈》的取景地。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傑伊瑟爾梅爾,比較拗口的地名,也許叫金城更加順口,這裡是印度四色城之一的金色之城,地處沙漠邊緣地帶,滿城皆是金色的建築,巍為壯觀。這裡,也是寶兒爺和JOE最喜歡的印度小城。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焦特布爾,印度四色城之一的藍色之城,與希臘、摩洛哥併為世界三大藍色之城。舊城區遍佈藍色的小房子,十分漂亮。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乘坐火車每到一個城市,撲面而來的永遠都是一股尿騷味。第一眼看到的永遠是睡滿一地的候車人。車未停穩人們就已經開始追著火車上下車,這裡是印度,真印度。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不敢嘗試摻雜咖喱味與汗味的印度火車無空調硬座,每次都選擇的空調臥鋪或者空調硬座,空調座還有免費的餐食,突然覺得印度的火車也沒有那麼糟糕。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的衛生有多糟糕?遍地垃圾已是常態,早出晚歸永遠是一臉灰,一鼻黑,舊城區永遠是各種動物糞便散落一地,風乾的、新鮮的,如果遇到下雨,根本無法下腳。好在印度幾日,寶兒爺和JOE並未吃壞肚子。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種姓制,大概也只有印度才有。賤民從出生就被打上了賤民的標籤,他們只能做社會最低層的工種,分享幾個偶遇的小事,也許你就會震驚到印度種姓制有多殘酷。第一件事,在焦特布爾某商場外,遇到一個賤民小孩向我們行乞,當我們跨入商場外廣場時,賤民小孩便不再跟隨,我們的界限就是廣場上矗立的防止車輛駛入的墩子,賤民是不可以進入商場領地的,否則將會遭到驅趕。有一部印度電影《烏鴉蛋》,反映的便是種姓賤民的卑微地位。第二件事,在齋浦爾返回酒店時,打了一輛tuktuk,由於司機不熟悉地名,中途停車詢問路邊的商戶,結果卻遭遇了白眼,因為從事tuktuk司機工種的都是賤民。第三件事,在阿格拉偶遇某重大節慶活動,活動現場賤民只能遠遠的在圍牆之外圍觀而不得進入到場內,而做為外國人的寶兒爺和JOE卻能隨意進出活動現場,甚至可以就坐活動現場最靠前的高種姓席位。這就是印度種姓制,充斥著整個印度各個階層。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做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每座城市都有拿的出手的文化遺產,紅堡、陵園、清真寺、城堡,壯美的是風景,遺憾的是不太美麗的門票價格,外國人票價與當地人票價簡直相差太多,當地人只要幾盧比的門票,外國人卻要花費幾十甚至上百盧比。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相較東亞人的面孔,印度人的長相更加接近西方人種,這也使得東方面孔在印度總能引來大量圍觀。走到哪兒,寶兒爺和JOE都會被人“盯著”,時時刻刻都在成為人們品頭論足的焦點。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這種好奇心驅使的圍觀誇張到什麼地步?一件趣事,在德里一家西式連鎖咖啡店就餐,結果咖啡店玻璃窗外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路人圍觀,一站就是十多分鐘,直到寶兒爺在角落躲過身去讓他們看不見才逐漸使其散去。好在寶兒爺和JOE都是男生,對此倒是頗有幾分淡定,如果是女生遇到這種情況想必一定嚇到哭了吧。(嗯,這個長相好看的男生就是和寶兒爺同行的JOE,微博@冷月印記)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而這種好奇引發的另一個狀況就是“可以給你拍張照嗎?”,“可以給我們拍張照嗎?”,“我們可以合個影嗎?”,這似乎成了每天出門必做的事。這就是印度,自來熟的印度。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走過印度五個城市,卻一直未見這種沿街而設的“廁所”,直到在首都新德里大開眼界,真的就是這麼open在大馬路邊……這,真的很印度。好在寶兒爺都是在酒店如廁,並未體驗過印度的公廁。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人超愛吃甜食,路邊這種長相美麗的美食輕易別嘗試,一口下去全是糖,能把人齁死。一百盧比買了一盒糖……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除了糖,印度人喜歡的另一種食物就是油炸食物了,各種油炸酥脆小食。高糖和油炸,印度美食已經徹底顛覆了健康的理念……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在印度九日,寶兒爺足足瘦了六斤,除了素食的印度餐外(飛餅,咖喱糊糊),真沒什麼可以吃的。對於吃不慣印度餐的遊人,大概也只有為數不多的麥當勞可以充飢了。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有情飲水飽,在印度的幾日,天氣乾燥酷熱,每天不停做的事情就是喝水,從來沒有覺得喝水能如此酣暢。三大升冰鎮礦泉水已經成了寶兒爺和JOE的日常配備,僅僅九天,彷彿已經將整個夏天的水喝下。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每天再來幾隻雪糕或者水果,也是非常滿足的。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人很愛交友,走哪都會向你介紹,“瞧,這是我的朋友”,“那也是我的朋友”,熟絡了,也會把你稱為朋友。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的男生很愛牽手,隨處可見,倒是女生很難見到牽手。他們牽手只因為是好朋友,best friends。這裡是印度,男生牽手這件事並不那麼讓人不可直視。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只有到了印度,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不可思議的交通,在阿格拉,在舊德里,那種混亂的場面已經無法用言語表述。tuktuk、私家車、馬車、牛車、人力車、摩托車、自行車……各種車輛攪和在一起,死死的卡住,毫無縫隙。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如果在交通高峰期坐上一輛風馳電掣的tuktuk穿梭在其中,簡直是比遊樂園的各種把戲還歡樂。在阿格拉,寶兒爺和JOE就有幸遇到了這樣一位“瘋狂”的司機,著實上演了一出《交通也瘋狂》的好戲。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即便再擁堵不堪的道路,也無法阻擋tuktuk司機的激流勇進。尤其是當開到了熱鬧的地方,tuktuk司機更是會刻意打開車廂的燈,彷彿在向路人炫耀,“瞧,我拉了個洋人,快給我讓道”。而坐在車內的寶兒爺和JOE面對車外無數雙好奇的眼神除了保持微笑外,別無他法……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的交通糟糕透頂,然而卻萬萬不會想到新德里地鐵會如此高級,高級到國內沒有一個城市的地鐵可以與其媲美,寬敞的空間,舒適的座椅,這哪裡是地鐵,這完全是高鐵的配置。(友情提示:新德里地鐵站內嚴禁拍照!)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如此高級的地鐵卻少有人坐……不論是最繁華的新德里地鐵站或是新德里國際機場站,走進地鐵,到處都顯得那麼空曠!這與滿大街都是人的印度氣息大相徑庭。由於人少,地鐵站一般只有一兩個自助售票機,基本全靠人工售票。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有人說,地鐵很貴嗎?寶兒爺乘坐的機場線,從機場到新德里火車站,全程20分鐘左右,花費60盧比(約6.5人民幣),這和南京的機場線價格差不多,所以,新德里的地鐵價格並不能稱高。至今,寶兒爺也未曾明白為何印度人不坐地鐵,而寧願擁堵在路上。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有人說,逛印度,可以省去一張動物園門票錢。走在印度的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動物會突然出現在你眼前,觸不急防。短短几日,寶兒爺都見過哪些呢?牛、馬、驢、猴子、鴿子、烏鴉,大雁、蝙蝠、雞、松鼠、駱駝、蛇、狗……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你能想到這是在新德里政府辦公區域嗎……沒有人會驅趕它們,成群的猴子已經在這裡安家,印度果真是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最佳典範。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逛印度不可錯過的事有太多,最推薦的還是看一場沒有字幕的印度本土電影。電影放映時才開始放人入場,導致的就是電影已經開始了,人們才陸續入座。電影放映前首先播放的並不是各種廣告,而是印度國歌,全場起立唱國歌行注目禮。當電影主角出場或者某個精彩劇情出現的時候,全場都會沸騰!口哨聲、歡呼聲,好不歡樂!能不能看懂電影本身並不重要,而是在這裡會完全顛覆你對看電影這件小事的認知!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印度的生存環境令人堪憂,然而治安環境卻未必顯得那麼糟糕,一個很好的例子,寶兒爺每次出門都是直接將雙肩包甩後面,從來沒有遇到一個賊。倒是在國內反而不敢在鬧市區將包背後面。印度九天,沒有遇到一個扒手,也沒有遇到一個騙局,環境尤亂,人心向善,風景溢美。

遇見印度|印度初印象

正如印度官方宣傳語,“不可思議的印度”,這裡有太多不可思議的故事和風景,寶兒爺眼見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有趣的印度故事等你親自去發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