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那個帶著“偏見”看世界的許知遠,在《十三邀》第三季中會有改變嗎?

近日,《十三邀》第三季第一期上線,許知遠對話了“國師”張藝謀,採訪接近尾聲時,張藝謀十年來首次直面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假唱”的問題。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我要是再堅持一下就好了,這樣隆重的一個開幕式,人們把目光都聚焦在了這上面,我挺後悔的。”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摸向後腦勺。

張藝謀的坦誠為新一季節目增添了不少人緣,也讓《十三邀》的豆瓣評分達到三季以來的最高分(8.7分),對於許多觀眾來說,這也是許知遠在節目中少見沒有顯出侷促、尷尬和無奈的一次。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與《曉說》《局部》和《圓桌派》等泛娛樂文化節目類似,《十三邀》也是一檔內容形態與主持人氣質深度嵌合的節目,只是區別在於,比起高曉松、陳丹青和竇文濤等在公知領域和大眾市場都能獲得尊重和擁戴,許知遠則遠遠沒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從對話馬東到羅振宇,再到李誕、姜文,許知遠每一次“捉襟見肘”的採訪,都會被一大批自媒體公號拿來調侃,更有甚者將節目評價為:“一場近一小時的許知遠地面摩擦秀”。人們嘲笑他的不合時宜,更不能理解他的精英主義。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一次來自姜文的地面摩擦

在訪談中,許知遠確實表現得不像一個好的採訪者,他喜歡沉浸在自己的認知小天地裡,帶著預設地拋出一個個有著宏大主旨的問題,企圖從對方的回應中,捕捉到關於當下時代的信息切片,然後找到認同感。如果對方的態度與他的觀點出現明顯分野,他就會立馬做出反應,比如羅振宇說,“我討厭唱輓歌的人”,他回道,“我就是那個唱輓歌的人”;他對李誕的享樂主義不解,於是在採訪中不斷反問這樣的談話有什麼意義。

這樣的做法往往帶來風險:很多問題被採訪嘉賓迴避、反駁甚至譏諷,場面的氣氛往往需要喝上好幾杯酒才能化解,或者乾脆讓空氣凝固。而節目的鏡頭專注地放大他的侷促與尷尬,他時不時用手扶著下巴,嘆氣,搖頭,眉頭緊皺,兩隻眼睛在厚厚的鏡片下沒有一刻是放鬆的。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十三邀》讓許知遠的價值體系暴露在了眾人面前,但他一些執拗的偏見很明顯與當下的時代特徵產生了某種割裂——像是一個從80年代穿越過來的知識分子,茫然、彆扭的活在當下這個時代。

1

“偏見”的由來

1997年,自由主義思想家以賽亞·伯林去世,《南方週末》大版面刊登了對他的評價,這被視為當代中國自由主義者亮相的標誌,思潮開始多元,青年人開始關注個人與時代的關係。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大學時代的許知遠

許知遠便在那時進入北京大學,開始接觸傳說中的“北大精神”。理想主義的他記住了時任教師的孔慶東常在課上玩笑:“在北大里扔下一顆炸彈,中國將倒退五十年。”

他對60年代的李敖頗為欣賞:肆意瀟灑,桀驁不馴,在貧困不堪的生活中依然懷抱著對社會的憂慮和對生活的憧憬,留下了青年人在強權下的反叛的動人的青春痕跡。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深受自由思想浸潤的許知遠,時代卻沒有給他實現夢想的機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們價值觀的迅速迭代,他逐步變得困惑。

他看到千禧年過後,移動互聯網世界到來,人工智能從概念到產品,媒介越來越碎片化,娛樂至死從理論變成了現實,傳統和經典的宏大敘事——無論是商業的、社會的還是人文的,都在快速瓦解坍塌,社會更撕裂和多元,人性更脆弱,自由表達越來越變得不可能。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觀察那些時代洪流下的個體,他發現人們已經不讀博爾赫斯,不看電視,不看紙質書甚至連電子書也看不下去了,不相信理想主義,不討論形而上學了,年輕人不愛聽大道理了,不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了,“喪”變得比“正能量”可愛。於是他寫下了那本憂心忡忡的《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自此,許知遠對周遭的環境產生了無法抑制的厭惡感。他認識到北大也沒有故事,沒有傳奇,僅僅是一個平庸的好大學。他寫道:“這是一個餓死詩人的年代,北大里已經沒有詩人了。”

2014年《人物》主筆謝夢瑤採訪許知遠,問他在北大讀書時的生活細節,許知遠不予回應,時代的變遷與他的認知已經產生了奇怪的夾角。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後來一次,許知遠在北大深圳分院和學生們做交流,很多學生並沒有對成為精英表現出強烈興趣。許知遠發火了:“你到北大來,不想成為精英,你想成為什麼?”

這些無奈和憤怒,似乎都成了《十三邀》節目開場強調的“偏見”來由,也為他為什麼在節目中如此表現找到了部分根據,或許他的“陳舊迂腐”,只是因為他不願“長大”。

正如節目開場他的那份自白:

我是一個不太靠譜的作家,試圖捕捉時代的精神,卻又常常厭惡時代的流行情緒。我是一個勉強的創業者,努力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卻又不完全相信商業的邏輯。我還開一家書店,書店裡只買我想看的書。我對這個過分娛樂化淺薄的世界心懷不滿,希望打破大家思維中的慣性。我也想了解這個迅速變遷的時代的新的動力,新的情緒,與人們的內心世界。我會帶著我的偏見出發,等待這些偏見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證。

2

一個笨拙的發問者

在許知遠曾經身處的北大校園裡,哲學家陳嘉映以海德格爾的翻譯者著稱,周圍聚集著一群熱衷思辨的青年。許知遠在後來的採訪中坦露,自己從未試圖接近他們,因為擔心暴露自己的笨拙。

多年後,他在《十三邀》第一期中得到機會與陳嘉映對話,鏡頭記錄了他如何準備採訪、因無能力追問而不安的情緒。即便這樣,他的這種笨拙在節目中還是顯露無遺。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出品人李倫給《十三邀》的定位是許知遠的視覺專欄,許知遠說這是某種自我探索,即將自己的不足和偏見暴露出來,讓不同的價值觀在發問中產生碰撞。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真實坦露,《十三邀》最終的效果確實一定程度達到了許知遠的意圖。

在與陳嘉映的對話中,許知遠流露出了一定的“慌亂”,隨著話題推進他逐漸露怯,問題變得毫無邏輯。而陳嘉映一方面對於這些問題的思考足夠深入,另一方面也去除了年輕時那種為了獲取權力而不斷展現自己能力的需求,迴歸到一種平淡,一種安然。這種力量和氣場,與許知遠想要表現卻無處使力的表現,形成強烈的戲劇衝突。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對話蔡國強時,許知遠將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意淫坦露在了節目中,繼而被蔡國強不斷糾正。在這些真正的藝術家身上,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真實的人,對於人性的關懷和對於生命的謙卑,以及對於自我慾望的坦然。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許知遠身上的“成熟”和“幼稚”的反差一目瞭然。但正因為這樣,許知遠在坦然暴露他自己侷限性的同時,也映射出了很多觀者的侷限。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而引起爭議最大的關於姜文、羅振宇、馬東和李誕的採訪,許知遠“失手”的最大問題在於對手都擁有著與他不能相容的認知體系,卻都互不讓步。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姜文面對他提出的問題經常從邏輯層面就做出否定;羅振宇和馬東則是在不冒犯的情況下暗諷回擊;李誕會戲謔的反問一些具有攻擊性的問題,而許知遠在節目中只能擺出一副無辜的苦臉。

這些都可以作為嘲笑許知遠的理由,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正是在這樣的反差中,觀念得到了對沖,正如羅振宇所說,“許知遠是色彩不一樣的拼圖,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拼圖”。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許知遠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但其作為個體思考者的存在和發聲是珍貴的。一個知識分子以侷限性的視角以及足夠的堅持做一檔這樣的節目,在眼下的網絡世界中,本就難得;延禧劇、咪蒙文這樣的快消品總有聰明人會生產,但思想交鋒、觀念碰撞、個體和體系審視,從來稀缺。這或許就是《十三邀》存在的意義。

-END-

作者丨一顆有想法的鍵盤

新一季《十三邀》豆瓣8.7分創新高,許知遠的“偏見”還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