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平川區:“7+1+X”模式推動黨支部標準化建設

平川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緊盯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創新“7+1+X”模式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黨建科學化、規範化水平。

推行“7”個標準體系,夯實基層黨建基礎。政治引領標準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集中授課、研討交流、黨課輔導等1730餘場次。全面推廣黨員智慧教育雲平臺,建成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28個,領導示範帶頭開展專題宣講125場次,確保黨的方針政策接地氣、入人心。組織建設標準化,深入推行“三鏈”建設,建立農村產業型黨組織15個。以街道社區“大工委”“大黨委”為核心,整合轄區資源開展“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新建“兩新”組織聯合黨支部7個,“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到72.33%、84.8%。組織生活標準化,嚴格規範落實市委“1+11+X”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建立三個學習計劃、三個報告單、三個記錄本,全面推行“主題黨日”活動,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黨支部班子隊伍建設標準化,實施“頭雁工程”和“兩個帶頭人”工程,調整撤換不勝任村黨組織書記2名,儲備村(社區)後備幹部185人,完成整頓提升軟弱渙散黨組織29個,黨支部班子整體結構不斷優化。黨員隊伍建設標準化,嚴格按照發展黨員的5大階段、48項流程、25個清單要求,強化流程監管,實行鏈條管理,規範發展黨員160名。落實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下撥黨費12萬元慰問離退休老黨員、建國前老黨員、特困黨員等350名。基礎保障建設標準化,整合資金147萬元,新建和改擴建村、社區辦公陣地7個,村級辦公經費、村幹部報酬、組幹部誤工補貼分別提高到3.5萬元/年、2.4萬元/年、0.72萬元/年,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幹事創業激情和服務群眾熱情。考核評價機制標準化,制定《平川區基層黨建問責辦法》,建立健全黨支部建設和教育管理黨員的長效考核評價機制。今年以來,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查擺、大整改”等專項督查3輪,通報反饋整改問題343條,約談提醒11人。

繪製“1”張服務清單,全面提升工作質量。村級黨組織建立“小微”權利清單,依法界定三資決策、村務管理、項目建設等69項權利事項,紮實推進“陽光村務”常態化制度化,有效解決村級組織決策無序、行為失範、監督不到位等問題。社區黨組織建立服務清單,梳理細化社會救助、矛盾調處、就業幫扶等13大類、60項服務事項,圍繞“精準服務”理念和“最多跑一次”要求,完善信息服務平臺,優化辦理流程,明確辦事標準,加速構建各具特色、服務高效、群眾滿意的公共服務體系。機關黨組織建立廉政風險清單,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緊盯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找準黨員幹部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中的風險點,定期開展廉政風險排查,引導黨員幹部依法履行職能。國企黨組織建立提效清單,把加強黨的領導體現和貫徹到國企改革的具體實踐中,堅持黨建與經濟工作緊密聯動、同步提效,激發黨組織、黨員帶領職工服務企業發展熱情,不斷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益。

培育“X”特色做法,構建多元發展格局。在農村,以黨建引領奔小康六大行動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累計投入資金595.81萬元,成立61個黨群創業互助會,創辦新型經營主體160個,明確主導產業67個,選育“鄉村能人”1460名,鞏固拓展“O2O”黨建工作模式,線上累計答覆群眾諮詢訴求3270餘件,線下協調辦理各類事項1850餘件。在社區,不斷完善“大黨委”運行機制,制定雙向聯繫、雙向服務等管理制度9項,定期組織轄區單位召開聯席會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掃黑除惡、“三城同創”等共駐共建活動357次,協商處理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108件。在機關,分領域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崗”、“黨員服務窗口”363個,3940餘名黨員幹部走出機關、沉入網格、融入群眾。深化拓展“四級聯動”、“五民直通”、“黨員認崗先鋒行”等成熟做法,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和文明交通勸導常態化。在“兩新”組織,積極開展“三崗聯創”、“五抓一加強”、“千企幫千村”等活動,推廣“村企互助、聯動發展、多業並舉”做法,有效提升“兩新”黨建活力。(平川區委組織部 張宏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