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毅品文團隊:作者 安娜 ,無授權禁轉!

自1644清朝入關入主中原以來,蒙古就正式成為了中華帝國版圖的一部分。清朝 皇帝通過武力威懾、和親懷柔、利益共享等方式,讓蒙古貴族臣服於清朝的統治。蒙古和清朝中央的主臣關係一直和諧的維持到清末。俄國從16世紀越過烏拉爾山之後,一直向東擴張;以雅庫茨克等殖民據點為中心,逐漸開始騷擾中國的黑龍江流域以及蒙古高原地區。但是由於清朝正值強盛的康乾盛世,俄國人南下的計劃並沒有得逞。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雅克薩之戰)

直到19世紀,大清的統治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搖搖欲墜,虛弱的清朝再也沒有能力有效的對全國進行管轄。此時的俄國逐漸開始向蒙古、東北、新疆地區滲透。尤其是蒙古地區,俄國人通過恩威並施的方法讓蒙古王公們覺得俄國人可以更好地保護他們而不是現在虛弱的大清朝。大清的統治者看蒙古王公和滿洲貴族開始離心離德,也開始實行一些政策來試圖挽救他們在蒙古的統治。時值清末新政,清朝的統治者也在蒙古開始改革。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其政策的失誤使蒙古上下對朝廷更加厭惡,蒙古的離心傾向越來越高。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外蒙古形勢)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外蒙王公)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獨立。外蒙古也在沙俄的慫恿下宣佈獨立,成立“大蒙古國”。可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堅決不承認蒙古獨立。但是迫於國內混亂的形勢,以及國力的差距,經過中俄雙方的多次談判後,雙方決定簽訂《中俄蒙條約》,內容如下:北京政府可以向外蒙派遣都護使和副使等分駐要區監督,俄國承認中國對外蒙擁有宗主權,外蒙應將“獨立”改為“自治”。但是中國對蒙古的主權基本喪失,俄羅斯帝國成為外蒙古的實際保護者。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蒙古喇嘛)

1917年,俄國國內爆發了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俄國同樣陷入了十幾年的內亂期。同時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宣佈廢除沙皇政府與中、日等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並且宣佈蒙古、滿洲地區的人民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所歸屬的國家。中國政府認為這是收復外蒙的好機會,但是依舊有白俄軍隊的謝米諾夫等在日本的支持下繼續策動蒙古獨立。在一戰西歐各國無暇顧及中國以及俄國國內混亂,日本一支獨大的危機情況下,中國政府毅然決定準備通過和平和武力的方式收回外蒙古的主權。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徐樹錚)

一開始,北洋政府命令都護使陳毅積極同蒙古王公溝通協調回歸問題,並派遣徐樹錚在外蒙古邊境組織西北邊防軍,名義上是準備對德作戰,實質是在必要之時出兵蒙古。北洋政府遂正式命令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準備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蒙古問題。在次啟動談判的同時,繼續在蒙古邊境增加兵力,向蒙古政權施壓。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西北邊防軍)

在中國的武力威壓下,失去靠山的蒙古王公很快又回到了談判桌前,都護使陳毅經過努力,中蒙雙方提出了《改善蒙古未來地位六十三條》,但是遭到外蒙“議會”的否決。

眼看和平談判不成,北洋政府決定依靠武力收回外蒙。1919年10月,徐樹錚率領西北邊防軍進軍烏蘭巴托,蒙古貴族內部徹底分裂,戰和不定。在蒙古內部陷入混亂的同時,北洋政府的強兵勁旅也對蒙古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迫。一路上沒有蒙古軍隊敢以身試法。北洋軍隊甚至出動了飛機來恐嚇蒙古人,與世隔絕的蒙古士兵從來沒見到過這等怪物,飛機遂被稱為“神鷹”,在蒙古軍民裡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中國軍隊進軍蒙古)

當然,也有不信邪的蒙古王公,但是徐樹錚在門戈拓草原擺下鴻門宴,將這些不服的蒙古貴族統統整治,殺一儆百,一路勢如破竹,甚至俄國方面都沒料到中國軍隊竟如此迅速的控制蒙古。

中國近代唯一一次大規模從列強手中收復領土,讓民國疆域達到巔峰

此時的蒙古王公也開始察覺到蒙古的局勢已經惡化到難以收拾的地步,隨著中國政府的步步緊逼,謝米諾夫在日本的支持下也開始蠢蠢欲動,由於日本和白俄的攪動,外蒙古治安混亂,民不聊生,蒙古王公也開始尋求北洋政府的幫助。在蒙古內部的一番鬥爭下,外蒙古最終決定撤銷自治,迴歸中央政府。蒙古王公上疏大總統徐世昌,自願放棄沙俄與“外蒙”訂立的一切條約和協議。

外蒙重新迴歸中國版圖,實在是中國一大幸事。然而好景不長,二戰後,美英為爭取蘇聯對日本開戰,未通知中國就私下籤署《雅爾塔協定》,協定中明確重申蘇聯在外蒙的權益,最終在美國的幫腔和蘇聯的壓力之下,國府發表公報,承認外蒙獨立。而外蒙也在蘇聯的控制下逐漸被西里爾化,與中國漸行漸遠。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史料選編》《中俄關系史料》《中華民國史》

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