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三字經》第二十三章:從周口淮陽縣的“三皇之首”伏羲說起

《三字經》第二十三章:要從周口鹿邑縣的“三皇之首”伏羲說起。因為本章節是從中華民族有歷史以來最早的記載開始描述的。伏羲氏是人文之祖,中國歷史對伏羲氏的記載相當於西方的“創世紀”了。周口淮陽縣,隸屬於河南周口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東接鄲城縣、沈丘縣,南鄰項城市、商水縣,西臨川匯區、西華縣,北倚太康縣、鹿邑縣,伏羲氏就在周口淮陽縣這裡建都的。

《三字經》第二十三章:從周口淮陽縣的“三皇之首”伏羲說起

周口淮陽縣

伏羲氏人首龍身,統一了華夏各民族,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說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其實是“伏羲氏的傳人”。伏羲氏為我們創造了八卦,教會了人類捕魚和打獵,創造了文字,代替了“結繩記事”,又為人類制定了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創造了姓氏,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人類也從此走向文明,下面我們先看一下本章原文:

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

我先把需要講解的字解釋一下:

(1)自:從、由。

(2)羲:指伏羲氏。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伏羲氏依河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伏羲氏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創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三字經》第二十三章:從周口淮陽縣的“三皇之首”伏羲說起

伏羲氏

(3)農:指神農氏,即炎帝。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中國自此進入農耕社會。他還是醫藥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嘗百草,留《神農本草經》,創中華醫藥。

(4)至:到。

(5)黃帝: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建國於有熊,亦稱為“有熊氏”。當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後來黃帝打敗了蚩尤,諸侯將黃帝尊為天子,繼神農氏後,成為天下的共主。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6)號:稱,叫。

(7)三皇:傳說中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指伏羲、神農與黃帝。

(8)居:處、位於。

(9)上世:上古時代。

(10)唐:堯的國號。

(11)有虞:舜的國號。

(12)二帝:指帝堯、帝舜。

(13)揖:指揖讓,將帝位讓給有才德的人。

(14)遜:讓位,辭去帝位的意思。

(15)盛世:天下太平的時代。

為了幫助一些朋友的讀音,我把這個原文的拼音也寫出來:

自(zì) 羲(xī) 農(nóng),至(zhì) 黃(huáng) 帝(dì),

號(hào) 三(sān) 皇(huáng),居(jū) 上(shàng) 世(shì)。

唐(táng) 有(yǒu) 虞(yú),號(hào) 二(èr) 帝(dì),

相(xiāng) 揖(yī) 遜(xùn),稱(chēng) 盛(shèng) 世(shì)。

下面我把這一章的現代白話文的意思說一下:

從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他們三位都是上古時代的帝王。

唐堯和虞舜合稱為二帝,他們兩人沒有一點私心,傳賢不傳子,都把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造就了太平盛世。

下面我講一個“黃帝夢遊華胥國”的故事:

《三字經》第二十三章:從周口淮陽縣的“三皇之首”伏羲說起

黃帝夢遊華胥國

黃帝即位後的第十五年,因天下擁戴自己而非常高興,於是開始保養身體,用歌舞來娛悅耳目,用美味來滿足鼻口,到頭來卻發現自己面色枯焦黝黑,頭腦空虛,心緒迷亂。

又過了十五年,因憂慮天下得不到治理,黃帝竭盡聰明才智,去治理百姓,同樣是面色枯焦黝黑,頭腦空虛,心緒迷亂。黃帝感嘆道:“我的過錯太深了。只保養自己的結果是這樣,治理萬物的結果也是如此。”於是他放下繁重的日常事務,撤去了侍從,撤掉了鍾磐樂器,削減了廚師和膳食,離開了宮殿,閒居在宮外的大庭之館。他去除心中的慾望,三個月不理政事。

有一天,他白日裡睡覺時做夢,神遊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的西方,台州的北方,離中國有幾千萬裡,不是乘船、坐車和步行所能到的地方。華胥氏之國沒有老師和官長,一切聽其自然。那裡的人民沒有嗜好和慾望,一切順其自然。他們不知道以生存為快樂,也不知道死亡的可怕,所以對人死去不會感到悲傷;他們不知道私愛自身,也不知道疏遠外物,因而對人事沒有愛憎的區別;他們不知道反對與叛逆,也不知道贊成與順從,因而沒有利害的衝突。他們沒有什麼值得偏愛與吝借的,也沒有什麼值得畏懼與忌諱的。他們落到水中沉不下去,掉進火裡不覺得熱。刀砍鞭抽不會感到傷痛,指甲抓搔也不覺的癢。在空中如履平地,寢臥虛空如安睡於床。雲霧阻擋不了他們的視覺,雷霆妨礙不了他們的聽覺,美惡擾亂不了他們的心神,山谷難阻其步,一切都是神行。

黃帝醒來後,怡然自得,於是把天老、力牧和太山稽三位大臣召來,告訴他們:“我閒居三個月,去除心中的慾望,思考養身治物之道,卻得不到要領。後來我因疲倦而入睡,做了一個夢,才懂得至道是不能用慾望去追求的。我明白了!我得到了!但卻不能用語言來告訴你們。”

又過了二十八年,天下得到大治,幾乎和華胥氏之國一樣,而黃帝卻昇天了,老百姓悲痛得大哭。

最後希望周口淮陽縣的朋友都來關注我,並提出寶貴意見,如果大家對伏羲或“三皇”感興趣的話,請幫助轉發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