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目前存款超百萬的家庭能有多少?如何致富?

麥小邁


新聞上說中國的富豪多那是因為在計算富豪財產的時候把不動產、股票、基金、信託等資產也算進去了,如果僅僅只算存款的話那麼中國的富豪其實並不多。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均存款超10萬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座城市,也就是說如果只看存款的話中國人其實挺窮的,畢竟10萬元的存款在一線城市也就是一兩平米的事情。

至於有多少家庭的存款超過100萬,這個數據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機構進行調查,不過根據2015年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只有0.37%的人存款超過50萬元,如果按照財富結構分佈的話那麼存款超過100萬的人估計也就是隻有0.1%左右,按照目前中國的人口總數來看也就是說大概有130萬的人有存款超過100萬,也就是說中國家庭存款超過100萬的家庭大概也就是100萬左右。

而且100萬存款其實並不多,特別是在現在的房價水平下,如果有房了還好100萬的存款已經能夠應付日常所需了,但如果沒房的話那麼100萬的存款其實連在一線城市買房付首付的都不夠,這樣看來100萬的存款也就是這樣了。

至於說如何才能致富這個問題,筆者一直以為只要能腳踏實地不斷的提升自己,然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再加上一點點運氣那麼就能致富,至於具體的方法筆者也不知道,要不然筆者也不會在這裡回答問題了。


樓盤網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存款超百萬的家庭有800萬人左右。

他們是如何致富的?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創業致富,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很多財富機遇,大量的成功的創業者,通過做各種生意賺到了錢。

二企業高管,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高管的收入在大城市年薪幾百萬、一千萬的很多。

三是股權投資,目前我國國內有35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還有部分國外上市的上市公司,這些上市公司的大小股東都是大富豪。

四是佔地拆遷,四十年前我國的城市都很小,這四十年的經濟發展我國所有的城市都在不斷地擴大,於是原來所有城市的效區都變成了城市中心,過去的農民成了城市裡的人,佔地後原來的農民得到了錢款和房子的補償,造就了一大批富人。

五是投資致富,有投資房地產致富的,有投資股票致富的,有投資各種產業致富的,這四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各種投資機會,抓住機會的人都賺錢了。六是灰色收入,經濟的發展灰色收入的機會增多。

七是明星及文化產業帶來的財富機遇,演員成名後是名利雙收。

八是學術成果,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學者,有學術成就也有了高收入。

這四十年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太多,100萬在中國現在並不是富人,在一線城市幾千萬也算不上富人。但是,這一切都是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所有的人應該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小夥伴有印象不,我們以前常常會用「百萬富翁」,來形容一個人很有錢。但現在物價橫飛的時代,存款超過100萬還算富人嗎?這樣的家庭有多少呢?

據我國2016年公佈的數據,我國的人均存款只有2萬元。其中只有0.37%的人存款超過50萬元。根據財富金字塔的分佈結構,存款能達到100萬的人,恐怕不超過0.1%。


目前中國總人口有13.9億人,也就是說存款能夠超過100萬的人,不會超過139萬。而且這些家庭,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

偉大的馬克思說過,凡事要辯證看待。有100萬存款算不算富人,也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大城市,那100萬存款恐怕也只夠給個房子首付。但如果是在四五線的小縣城,那妥妥就是當地的小土豪了,日子別提多滋潤。另外,如果單純只有100萬存款,沒有房子車子這些其他資產的話,那其實也只能算是普通家庭了。注意,這裡可不是小馬哥說的那種普通家庭呢!

當然,存款只是代表了人生財富中的一小部分。身體健康,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找靚機科普君


根據《2017胡潤財富報告》,截止2017年1月1日,中國家庭資產600萬的數量已經達到460萬,比2016年報告增加27.4萬,增長6.3%,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刨除房產、股權等不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達到160萬;而超過1000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86萬,比去年增加14.7萬,比2016年報告增長8.6%,其中擁有1000萬以上可投資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94.8萬。

為什麼統計600萬和1000萬兩個數值的家庭?因為600萬元是“私人銀行客戶”標準,以及以前的高淨值客戶標準,而1000萬元是現在的高淨值客戶標準,時代在發展,富裕的標準也在提高。

而百萬元資產的家庭,保守估計在2000萬以上,實際上可能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因為別的不說,北上廣深,隨便一個本地人家庭的房子(無貸款)就得幾百萬吧,超過一百萬的房子比比皆是,而其他城市擁有價值100萬以上的房產的人也有很多,以此推算,不說可投資資產,就說包含房產在那的總資產,全國超過5000萬的家庭我也不吃驚。

但要說存款超過100萬的,數字就要小很多。

2015年制定存款保險制度時,央行做了內部調查(也只有央行能掌握所有存款數據),50萬元可以覆蓋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也就是說只有0.37%的人存款超過50萬元,而我們知道財富是呈金字塔式的分佈,以我們行的大致比例,如果50萬存款的人數是100人,那麼100萬存款的人不會超過50人,可能連30人都不到。也就是說100萬以上的比例至少要比50萬元以上的人少一半,也就是全國有存款的個人存款超過100萬元的比例不會超過0.2%,按照我國人口基數和家庭成員數,再結合這幾年存款搬家的趨勢,我認為存款超過100萬元的家庭數不會超過300萬。



至於怎麼能致富,這個話題就有點大,勤勞能致富,做生意能致富,炒股炒房能致富,運氣好了買彩票也能致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法。

選對方法,認真努力,控制風險,堅持不懈,人人都能致富。


鑫財經


 截止2017年年年末,我國共有4000多家銀行金融機構,每家機構均是獨立的個體,互不統屬,數據不共通,因此可以明確的告訴您,除非央行或者銀行監會要相關數據,讓各個銀行上報併合計同一個人的存款,否則無人可以統計到這個具體的數據。 

 

當然統計不到,並非就不可以預估到一個大致的數值,要測算這個數值,就要說到存款保險條例。 


 存款保險條例  


2015年,我國正式發佈《存款保險條例》,根據條例,最高償付限額為50萬元,至於為何定為50萬元,是因為此前央行根據各銀行的數據測算,這一標準可以覆蓋我國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也就是說,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只有0.37%的人儲蓄存款超過50萬元;50萬—100萬元這又是一個門檻,我們以最簡單的計算,取中間值即0.185%人的存款超過100萬元,目前為2018年,3年的時間,樂觀點預計這個比例達到0.2%。  


2017年年末,我國的總人口為13.9億人,那麼超過100萬存款的人數即為:13.9億人*0.2%=278萬人;你問的是家庭,家庭由雙方組成,因此總人數肯定會比個人超過100萬元的多,但估計最多不超過500萬個家庭。因此這個比例還是很小。


幣港灣


截止2017年年年末,我國共有4000多家銀行金融機構,每家機構均是獨立的個體,互不統屬,數據不共通,因此我可以明確的告訴您,除非央行或者銀行監會要相關數據,讓各個銀行上報併合計同一個人的存款,否則無人可以統計到這個具體的數據。

當然統計不到,並非就不可以預估到一個大致的數值,要測算這個數值,就要說到存款保險條例。

存款保險條例

2015年,我國正式發佈《存款保險條例》,根據條例,最高償付限額為50萬元,至於為何定為50萬元,是因為此前央行根據各銀行的數據測算,這一標準可以覆蓋我國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也就是說,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只有0.37%的人儲蓄存款超過50萬元;50萬—100萬元這又是一個門檻,我們以最簡單的計算,取中間值即0.185%人的存款超過100萬元,目前為2018年,3年的時間,樂觀點預計這個比例達到0.2%。

2017年年末,我國的總人口為13.9億人,那麼超過100萬存款的人數即為:13.9億人*0.2%=278萬人;你問的是家庭,家庭由雙方組成,因此總人數肯定會比個人超過100萬元的多,但估計最多不超過500萬個家庭。因此這個比例還是很小。

所以富豪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多,可能更多的是負豪(負債的豪傑)。

以存款總額計

截止2107年年末,我國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69.3萬億元,其中境內居民的存款總額為65.1983萬億元。2017年年末,我國總人口13.9億,人均存款總額為:651983/13.9=46905元,也就是2017年年末我國的人均存款還不到5萬元;即使以二八定律,20%的人(即13.9*0.2=2.7億人)佔有80%的存款(651983*0.8=521586.4億元),這20%的富人,人均存款也才:521586.4/2.7=193180元,還不到20萬元的存款。

這就可以說明,在我國超過100萬元的存款,目前來說還是少數之人。

如何致富

要嘛敢為覺天下先,就像第一批下海創業的;第一批進入房地產行業的,第一批進入互聯網行業的,雖然死的概率高,但是發家致富的也不少,一個行業太晚進入,除非是資本大鱷,否則你基本沒有什麼競爭力;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好說的,只能靠你勤勞的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了。


鯉行者


長期穩健的投資主要依託於幾個方面:

首先,投資平臺的選擇尤其重要,那麼如何找到好的平臺呢?主要要看平臺的風控手段如何。比如說項目透明度,是否有銀行存管,平臺還款的及時程度等方面,還有一點就是要注意平臺工作人員的專業度。

其次,做好投資策略。1、收益和風險成正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切記要注意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如果暫時還沒配置固定收益產品的情況下,建議大家不要盲目選擇理財產品,高風險產品暫不要考慮。在現如今利率下行通道,例如大額存單等存款產品是不錯的選擇。2、長短期集合,我們都知道投資週期時間越長,收益也就越高,但最理想的情況是長短期結合,保證應急資金儲備。3、分散投資,分散投資也就是分散風險,一個普通家庭的資產配置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要花的錢,佔比10%。這部分錢也可以充分利用,例如可存放在浙商銀行增金寶等加系列存款產品中。第二部分是保命的錢,佔比20%。專款專用,以小博大,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開支,做好意外重疾保障。第三部分是生錢的錢,佔比30%。這部分錢可投向股票、基金、房產等,需要注意的是,投資不等於理財,注意風險。第四部分是保本升值的錢,佔比40%,主要的投向有銀行存款理財、債券、信託、養老金、子女教育金、分紅保險等。

在執行投資策略時,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會應用到一些有針對性的投資工具和投資模型,有機會我們再做具體分享。


津津樂道財富會


據胡潤榜統計,中國擁有600萬元資產的家庭,在400萬左右。擁有1000萬元以上資產的家庭,在180萬以上,也就是千分之一的比率。但中國的人均存款卻只有20000元,有存款100萬元的更不足千分之一。

擁有600萬元資產,或者是1000萬元資產的家庭,多數集中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佔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家庭的資產,其中佔比最高的是房產,他們中間大部分人不僅沒有100萬元的存款,或許多數還有房貸的壓力。

中國人均存款只有20000萬元,真正擁有100萬元的家庭,應該比擁有1000萬元資產的家庭,還要少許多。其佔比不足千分之一。這也是中國中產階層的焦慮所在,他們所謂的資產,基本被固化,手裡所擁有的存款,以及可以變現的股票基金理財投資產品等,少的可憐。甚者是多數人仍然揹負著數百萬元的房貸,雖然他們的收入不低,因壓力較大,生活品質被未實質性的改變。

同樣,擁有100萬元存款的家庭,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縣城農村,其生活品質應該很滋潤,甚者比擁有1000萬元資產的家庭,還要愜意。

現在的社會發展進步很快,商品的通脹率也隨之居高不下。如果把100萬元全部存入銀行,那無疑一定會貶值。除了做一些收益率較好的理財外(年化益率可達5%),還可以做一些小型的投資,保證存款的增值。同時,也可以提高生活品質。


無奈且向上


回答這問題就是一個普遍性,不是特殊性。讓我們試算一下。

情況1,一般公司或國有企業中層以上就能在年薪15萬以上,按兩口人工作不繼承財產,花一個人的工資日常,那隻要在中層6年以上,家庭存款就應該100以上。這類人群一般佔1/40的比例;

情況2,固定的小生意人,一般一個固定市場攤位的小生意人只有能吃苦,年收入在20萬以上,只要固定的幹5年以上就是100萬存款,這些人一般占人群的1/80以上(有些不吃苦)。

這兩種是普遍性,其他的只會比這些收入還多。

所以我估算,家庭存款在100以上的應該在6%以上。


鈾235


存款超百萬的家庭不少,但存款多反而並無安全感,更大程度上需要有合理的保值增值渠道,才可以更好抵禦資產縮水的風險。很顯然,即使目前擁有百萬存款的家庭很多,但擁有百萬存款其實並不安全,更可能需要有實質性的增值渠道,才能夠保障資產不被縮水,長期下來,如果實現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產保值增值,而多年下來,似乎只有房子更能夠實現保值,股票市場的保值增值效果反而很差,而房地產的利益更趨於一致,而股票市場的利益反而不對稱,而目前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更是加劇大眾的資產保值恐懼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