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關注」寧夏來了一支北京專家團隊,數百名患兒因此獲救!

2018年1月,寧夏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來了一支北京專家團隊,他們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的資深醫生,將在寧夏做5年的對口支援,協助寧夏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開展臨床診療和醫院管理等工作,湯澤中就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業務副院長,他在寧夏已工作8個月了,帶領團隊搶救了數以百計的危重患兒。

「關注」寧夏來了一支北京專家團隊,數百名患兒因此獲救!

(湯澤中帶領團隊搶救本地危重症患兒)

“危:羊水裡全是血孩子生下來沒呼吸”

一天晚上10點,一通緊急電話將湯澤中驚醒:“從產科接過來一個危重新生兒,血性羊水,沒有呼吸,請您支援。”他立即起身往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跑去。

小床上是一個新生兒,宮內窒息,當醫生剖開媽媽的子宮時,裡面全是血,吸入血性羊水加上宮內缺氧,孩子出生後便沒了呼吸和心跳,生命體徵微弱。

湯澤中趕到後立即實施氣管插管,同時指揮現場醫護團隊實施亞低溫腦保護等措施,並對其他受損臟器進行治療。

2個小時後,孩子終於脫了缺氧危機,湯澤中沒有離開,在監護室守了一夜。

凌晨6點,孩子情況平穩,另一位北京專家——北大第一醫院醫學博士張堯接手繼續治療,他才走出監護室。

“如果不是北京專家在這裡,這個孩子我們可能第一時間就安排轉診了。”寧夏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主任張軍紅說。

在此之前,她們日常處理的大多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對於這種需要緊急搶救的危重症患兒,實戰經驗幾乎是零。

「關注」寧夏來了一支北京專家團隊,數百名患兒因此獲救!

“升:特色門診解決疑難雜症醫院門急診增長7成多”

讓寧夏的危重患者在本地得到有效救治,讓本地醫護團隊有能力有信心接診複雜病人,這是湯澤中在寧夏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工作期間想實現的目標之一。

2018年1月14日之前,他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醫學博士,兒科資深專家,在寧夏衛計委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簽訂對口支援合作協議的背景下,1月14日,湯澤中作為第一批常駐專家來到寧夏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擔任副院長,協助分管醫院兒科醫療、醫務、科研等工作。

醫院為北京專家量身開設了特色門診,包括高危兒管理多學科整合門診、新生兒隨訪門診、小兒腎臟/小兒遺尿、兒童哮喘專科門診等,憑藉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醫風,新設門診很快獲得關注。

半年來,湯澤中率領兒科系統先後診治多例本地區(包括兄弟醫院轉診)以及周邊省市的疑難危重患兒,其中大部分是該院從未診斷和收治過的疾病,包括支氣管異物、先天性血小板無力症、蛋白丟失性腸病、腸淋巴管擴張症、難治性川崎病、過敏性紫癜、脊髓性肌萎縮等,讓無數患兒在家門口得到與北京同質化的救治服務。

據統計,湯澤中團隊來寧幫扶半年來(2018年1月-6月),寧夏婦幼保健院的門、急診診療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77.2%,住院患者較去年同期增長65.4%。

對於部分寧夏尚無法完成檢查和確診的疑難病例,將患兒經由綠色通道轉診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接受診療,在北京確診並制定長期治療和隨訪方案後再轉回寧夏進一步隨訪治療,為本地危重患兒提供了就醫便利。

「關注」寧夏來了一支北京專家團隊,數百名患兒因此獲救!

“幫:將北京先進診療模式引進寧夏鍛鍊本地醫生”

實施診療只是幫扶計劃的一小部分,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業務指導傳幫帶,幫助本地醫護團隊成長起來,提高醫院整體的診療能力和水平。

湯澤中從到寧夏的第1天開始開始為此努力。

每週三上午,他帶領兒科、新生兒科的全體醫護人員逐一梳理病房裡所有患兒的救治情況,一邊講解規範的查房流程和要點,一邊親自做示範,並不時向身邊的醫護人員提問,及時指出每個人的錯誤和不足。

大查房之後是疑難病例討論,這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傳統,他希望這種模式也能讓寧夏的醫護團隊獲益。

「關注」寧夏來了一支北京專家團隊,數百名患兒因此獲救!

“暖:對團隊高標準嚴要求對患者溫柔和藹”

本地醫護團隊的成長和醫院的變化讓湯澤中感到由衷欣慰,但這並沒有讓他放鬆對團隊的要求,他會定期審閱重症患者的病歷,用紅筆勾出錯誤或不規範的表述,連錯別字也不放過。

他要求重症監護室的每一個醫護人員必須牢記每一個重症患者的生命體徵監測情況和治療進展,交班時要對答如流。

“以往我們的醫生查房時都是招呼家長把孩子抱過來,但湯院長不這樣,他自己走到患兒跟前,蹲下來逗逗孩子,摸摸小臉,蹭蹭額頭,等孩子放輕鬆後才問病情。”寧夏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季鳳琴回憶說。

後來大家發現,這樣的互動方式不是偶爾一次,而是湯澤中的日常,每一次坐診,每一次查房,面對孩子和家屬,他的表情和聲音永遠溫和。

因為對醫院裡的快速手消毒劑過敏,每接觸完一個孩子他就得起身用肥皂徹底洗手,但這種麻煩並不能阻止他與孩子們的親暱互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