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社保和公積金是按基本工資繳納還是按綜合工資繳納?

A2A組立


社保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和額度各個地方的規定都不同,但大多數地方都是以工資總額,也就是綜合工資為基數乘以繳費比例。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第3條規定,職工月平均工資應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

由此可見,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應該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來繳納。這個月平均工資就是本人的工資總額。

然而,就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由於社保和公積金的繳費比例國家沒有統一的規定,很多企業為了節約生產成本,他們大多都是按照最低繳費標準去給員工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所以不論你的基本工資也好,綜合工資也好,他們都不會按著這個去給你繳費,他們一般會選擇將員工的工資申報成最低的社保繳費基數,這是因為社保的繳費基數與工資之間有一個對比值。如果工資標準高於當地上一年度最低社平工資,則按照工資標準來作為繳費基數;如果工資標準低於最低社平工資,則按照最低社平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所以他們只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每年的最低繳費標準去給員工購買社保。

好在這種情況很快就要結束了。從2019年開始,國家的社保將由稅務部門代為徵收,這樣的話那些企業就沒有辦法作假了。因為稅務部門要扣取個人所得稅,所以他們是知道每一個人的工資結構的。


葉公來幫忙


在職員工的社保和公積金繳納基數問題,一直是很多人、尤其是在民企工作勞動者心中的痛。

原因無他,主要體現在一是企業乾脆不給交;二是按所在地的最低基數交;三是按照基本工資交。其實,這幾種都是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

那麼,到底該按什麼基數交納社保、公積金呢?這裡,我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

假設小明在2017年的月平均基本工資是2500元,月績效工資平均是500元,月加班費平均為100元,月平均獎金400元。他2018年度的社保、公積金基數是多少呢?

答案是,企業要按3500元為其申報當年得繳費標準。因為其月均工資=2500+500+100+400=3500元。

依據為:

《社會保險法》第12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

關於工資總額的構成,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中明確工資總額由“加班加點工資”等6個部分組成。

另外有幾個需要說明的地方是:

1、社保繳費基數存在著上限和下限。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5000元,繳費基數可以是3000元--15000元。即,月均收入低於3000的按3000為基數交納、高於15000的按15000元交納。

2、如果是一名新進入企業的員工,本月只工作了幾天,那他的社保、公積金基數如何確定呢?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

3、由於各地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公佈的時間較晚,大多於年度內4-6月份才能發佈,所以,每年在4-6月份之間,經常會存在著的問題。


老王觀職場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的社保和公積金究竟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標準交?很多人認為是基本工資,有的人認為是實發工資,也有的人認為是應發工資。多數情況下,勞動者在繳納社保時並沒有相應的決定權都是由企業繳納,企業自己想交多少就交多少。

只有勞動者向勞動監察部門或者社保稽核部門提起投訴之後,才明白用人單位究竟坑了我們多少社保基數?

關於社保繳費基數的明確規定,2006年,勞動部社保中心下發了《關於規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作為一個全國的統一性文件來執行。

我們的交費基數就是要按照國家統計局1990年關於工資總額確定的有關文件,來判斷。屬於工資總額的六大部分都要確定為繳費基數: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我們每月的交費基數,實際上是上年度工資總額的平均數。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少加班,這樣支付的工資總額最低,社保繳費基數也低。

題外話:有人說,不加班工資低,養活不了自己怎麼辦?這確實是我們國家的現階段一個矛盾。其實各企業應該努力提升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不斷提升工資標準,讓職工在不加班的情況下,也能養活自己。今年初,德國電氣行業工人大罷工,爭取了每週28小時的工作制,雖然是非標準工時用工,工資也有所下降,但是工人們的工資能夠滿足基本生活,而且工人們的目的是有更多的時間提升自己技能或和家人在一起。

公積金的繳費標準,也是按照國家關於工資總額的規定來執行的。


這種繳費基數計算情況下,很多用人單位的繳費基數核算就不合法。 2019年1月1日,我們的社保費徵繳將交由稅務部門來執行。由於稅務部門能夠掌握我們企業究竟發放多少工資的信息,所以很多違法違規企業就緊張起來。一方面,害怕國家追究以前的未按規定交納社保的行為,另一方面害怕嚴格執行後,企業負擔太重,用人單位倒閉。

這種擔心應該有,但是國家也會給予其適當照顧。9月7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要求確保在企業整體負擔不增加的情況下,合理調整社保繳費比例。

在這樣的要求下,原先合法合規的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就輕了。因為,交費比例下降,交費基數不變的情況下,交納的社保費就降低了。但是不可能出現原先企業交多少,仍然交多少的情況。那樣就成了懲罰合法合規企業,助長不法企業氣焰的行為,國家和社會是絕對不允許的。


暖心人社


樓主你好,一般情況社保和公積金的繳費比例國家並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企業為了降低用工成本,所以他們都是按著最低繳費標準,去給員工交納的這個社保和公積金。

所以說不論你的工資拿多少錢,實際上與你的工資是沒有直接關係的,不論你的基本工資也好,綜合工資也好,他們都不會按著這個去給你交社保的,相反,她們去按著國家規定的每年的最低交費標準去給員工購買社保。

不過從2019年開始。我們國家的社保就有地稅部門代為徵收,這樣的話,就會杜絕這樣的現象的發生,因為稅務部門。是知道每一個人的工資結構的,因為稅務部門是要扣取個人所得稅的,所以說很多公司就會嚴格按著個人工資標準去交納相應的社保,一般情況都會按照實際的工資收入,也就是所謂的綜合工資去繳納社保的。


社保小達人


當年社保參保基數根據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繳納,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百分之60,不得高於當地最低標準工資的3倍,

社保最低數據根據上一年市平均工資,而公積金根據上一年省平均工資計算,


dear李爵


財務的理解是本月應發工資(包含所有基本工資,績效,崗位津貼津貼,加班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