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衡陽會戰是一場十分慘烈的戰役。甚至到最後,日軍由於十分敬重城中的守軍,都不忍心繼續打下去了。但如果看過衡陽會戰的資料,或許我們又會覺得,“慘烈”這個詞可能還不足夠形容當年的那番場景。就算再加上“悲壯”、“殘酷”,估計也難以表現我們的心情。這種感覺,或許正如當年我們看完《喋血孤城》後那般,萬般心緒奔湧,卻難以言說。而《喋血孤城》這部電影,或許也是最能間接反映衡陽會戰的經典電影了。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電影《喋血孤城》最後一幕,師長餘程萬寫完絕筆,帶著全師僅剩的高層作戰人員與日軍展開最後的血戰

談起《喋血孤城》,我們或許對最後餘程萬那句“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印象深刻,不覺感動涕零。但是,當我們談起“長哭虎賁餘程萬,更憐衡陽方先覺”這句話時,我們卻又不覺對衡陽會戰生出更多的敬意。

確實,在豫湘桂會戰乃至整個中國抗戰史上,衡陽會戰完全可以算作作戰時間最長、雙方傷亡士兵最多、程度最為慘烈的城市爭奪戰。同樣,也是日本戰史中記載的唯一一次日軍傷亡超過中國軍隊的戰例,如此足可見這次保衛戰中中國軍隊的英勇與無畏。也正因如此,後人將這次會戰冠以“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衡陽市位於湖南中南部地區,坐落在湘江之畔,境內有耒水、蒸水、洣水等河流。早在清末年間,該地已是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那時,已有粵漢鐵路(今為京廣鐵路一部分)、湘桂鐵路等線路經過衡陽,所以此城為南下兩廣的門戶之地。

對日軍來說,如果拿下這座城市,便能直接一路南下,打通南北線路。而對於當時的中國政府而言,這裡是僅次於重慶、昆明的第三大工商業城市,彙集了眾多工廠,是當時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所以,當時中、日雙方才會在該地爆發如此激烈的戰鬥。

為了拿下衡陽,日軍派出了橫山勇及其麾下的第十一軍。在此之前,日軍的這支部隊已經歷過武漢會戰、第一、第二乃至第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戰役等會戰,可謂精於城市爭奪戰。此次,他們更是傾巢而出,日軍先後將這支部隊下屬的68師團、116師團、 58師團、13師團約九萬人全部投入戰鬥,其中第13師團更是日軍戰鬥編制中戰力排在第一梯隊的甲種師團。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左為方先覺,右為橫山勇。在開頭提到的常德會戰中,餘程萬的對手也是橫山勇

而中國方面,卻只有方先覺麾下的第十軍駐守衡陽。這支部隊前身為黃埔教導團,北伐時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師,之後又擴充為國民革命軍第十軍。抗日戰爭時期的三次長沙會戰,要不是有第十軍在被圍的情況下,於長沙城力挫日軍精銳的鋒芒,那麼第三次長沙會戰大捷也便無從談起。因為其輝煌的戰果,這支部隊在長沙會戰後被直接命名為“泰山”。

在這之前的一年,第十軍更是奉命前去解常德之圍,給予日軍第3師團以重創。不過,這一戰之後,第十軍自身也承受了很大的傷亡。原本一個軍滿編配置應為3個師,共9個團。但常德保衛戰一年之後,第十軍還未能得到充足的補給,所以此時第十軍下轄的第3師、第190師、預備第10師三個師加起來才7個團兵力,原先駐守衡陽的第54師也才只有一個團的兵力。就這樣,開戰前第十軍拼拼湊湊組了8個團的兵力,再算上直屬的炮兵部隊以及當地的治安部隊,駐守衡陽的中國軍隊也一共才有一萬五千餘人。

比之日軍將近十萬人的數量,這次戰鬥可謂是以寡敵眾。但是,第十軍不負“泰山”之名,與幾乎十倍之敵孤軍奮戰47天而巋然不動。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6月2日,第十軍就這樣以殘陣,帶著“遲滯日軍進攻,守衡陽之兩個星期,有效阻敵深入”的命令進駐衡陽。開戰之前,軍長方先覺亦預料到這將是一場惡戰,他本人也做好了與城共存亡的準備,但他卻未曾想到,接下來的戰鬥時間將會遠遠超出他的使命預期,而其險惡程度,甚至超過了常德會戰。

不過由於早已預料大概戰情,方先覺先是親自勸導城中的30萬居民離開故土,以盡力減少居民傷亡。同時,為利用有限的兵力強化防線,方先覺決定放棄外圍工事,向衡陽城區方向收縮。最終,第十軍以城區為核心,沿方圓幾十公里內流經衡陽部分的湘江以及耒水構築了主力防線。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轉眼,時間就來到了6月18日。這天,隨著日軍的猛烈攻勢,長沙、醴陵、湘潭、株洲等地相繼失守,衡陽就此成為一座孤城,成為日軍打通大陸補給線的最後一個關口。4天之後,日軍沿湘江南下至此。

面對一支孤零零的守軍,日軍本以為能輕易拿下衡陽,沒成想卻碰到了一座巍峨的“高山”。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6月22日,日軍先以戰機轟炸衡陽城區,以分散、打擊中國守軍,自此之後直至戰役結束,日軍每日都會使用戰機轟炸衡陽市區。而在22日夜間,日軍第68師團亦抵達衡陽東30公里處的泉溪市(今泉溪鎮),那裡只有一處第十軍的外圍警戒陣地,駐守著第十軍190師568團第1營的少數警戒部隊。當日軍抵達該地後,日軍先鋒部隊以為能很快打垮中國守軍,但經過一輪交火後,日軍先鋒反而被打退,陣地上依舊高高飄揚著中國軍隊的軍旗。

不過,因為從該地渡過耒水後,衡陽東部的天然屏障便只剩緊挨著主城區的湘江。所以對於日軍而言,這是必須選擇的捷徑。為此,在第二天拂曉時分,日軍第68師團又一次來到這裡,打算在此地強渡過河。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面對來犯之敵,1營營長楊濟和指揮下屬,用戰防炮和機槍摧毀日軍的木船和橡皮舟,逼得日軍在嘗試了大半天之後不得不放棄強渡的計劃。

當天下午,無奈之下的日軍只得兵分兩路,一路接著佯裝渡河,而主力部隊則迂迴至泉溪的南部,從防守薄弱的地方越過耒水。

由於日軍的這一行動,泉溪一地的前沿陣地便失去了防守價值,楊濟和遂決定率部西撤至衡陽東部12公里處的五馬歸槽。

而在這之後的4天時間裡,日軍第68、116師團也依次對衡陽城區的各個外圍陣地都發動了猛攻。但就是在此期間,為了阻止日軍向城區核心陣地進發,守軍炸燬了流經城區西北部、北部的蒸水上的兩座橋樑,以及城區東部湘江上的湘江公鐵大橋。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由此,在外圍陣地上的將士們已無退路,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投降或成仁。但他們依舊毫無怨言,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遲滯日軍的進攻速度,畢竟,面對十萬日軍的圍攻,外圍失守,無非是時間問題。最終,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後者——成仁。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6月27日,日軍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後才得以拿下外圍陣地。

由於方先覺放在外圍的部隊打得十分頑強,日軍在攻到衡陽城下時已經十分疲憊了,因而不得不調集預備隊來到前線。

那一夜,對於城中的中國軍隊而言是如此的安靜,這是自開戰以來,衡陽城周邊少有的寧靜。城外,歷經血戰的日軍已然進入了修整。雙方誰都知道,等到第二天的黎明到來時,城下將會是一副怎樣的場景。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次日一大早,正當城中的雞鳴聲打破睡夢之時,日軍的第一輪攻勢就來臨了。當即,衡陽遭到了四面圍攻,而城區南部的張家山(今改名為勝利山)則是戰況最為激烈的地方,駐守該地的預備第10師主力部隊,與日軍反覆爭奪張家山20多次,併成功固守。可在此時,駐守在南邊十多公里外的高嶺等陣地的將士們,卻早已全部壯烈犧牲。

在之後的5天時間裡,日軍配合著飛機、大炮,發起了一波又一波如潮水一般的攻勢,但都被頑強地抵擋了下來。在此期間,日軍即便用上了毒氣,也只不過前進了兩公里。不管日軍如何撼動,“泰山”就是屹立不倒,而依舊碰不到核心陣地的日軍也不得不於7月2號停止進攻,以修整、補充彈藥。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在經過9天的修整之後,日軍又於7月11日再次發起了一輪攻勢。這一次,日軍向衡陽城郊傾瀉了大量炮彈、燃燒彈乃至毒氣彈,不過他們依舊未能如願攻進城區。但對於方先覺來說,此時城中的狀況也不樂觀,因為城內的通訊線路已經被完全切斷了。

隨後幾天,日軍一改戰術,開始以重火力優勢配合步兵逐步蠶食第10軍的城郊陣地。而城中的守軍雖近在咫尺,方先覺卻因為與城內外各作戰單位了失去聯絡,不得不帶著警衛上到陣地去親自指揮。城郊守軍在工事被摧毀殆盡之後,也不得不放棄城郊防線,轉而進入到第二道防線。

到了此時,包圍圈則被壓縮到衡陽城下。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不過,各自為戰的守軍依舊臨危不懼,屢挫敵軍攻勢,使得日軍再一次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據日軍自身戰史記載:“我軍再度發起總攻擊,與上次一樣,僅奪取極小部分陣地外無所進展,損失卻更慘重,大部分步兵聯隊已由士官代理聯隊長,戰況並不樂觀,於是攻擊再度停止。”

縮小包圍圈之後,日軍又於當月19日再度停止攻勢,顯現疲態的他們開始向守軍空投傳單,以期用心理戰瓦解最後的守軍。但是方先覺和他的部下們依舊不為所動,除了家國情懷之外,支撐他們的還有那電報中即將來到的援軍。只可惜,衡陽守軍從頭至尾,只聽到了來自友軍忽強忽弱的槍響,卻未有一支友軍真正打進衡陽城中。

就這樣,在焦土之上聽著友軍飄忽不定的槍響,方先覺和他的屬下們咬著牙強撐到了日軍的第三次進攻。8月4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下令聚集第40、58、68、116師團及13師團一部,57旅團,共計11萬人、輕重火炮100餘門。配合著戰機轟炸,日軍在橫山勇親自督戰之下從南、北、西三面對守軍陣地發動第三次總攻。

可惜的是,這一次,已是彈盡糧絕的第十軍未能再次上演奇蹟。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8月6日,衡陽城破,攻進城中的日軍離第十軍軍部僅有百米之遙。為此,參謀長孫鳴玉不得不親自帶領特務營和軍部科室人員,在軍部附近同敵人廝殺。而這般情景下,傳令兵更是無法出門,方先覺自此徹底與部下、外圍失去聯繫。加之衡陽上空再也沒有友軍的戰機空投補給,被圍四十餘天的守軍打光彈藥之後只能各自為戰,最後與日軍展開慘烈的近戰肉搏。

然而,就是在衡陽守軍奮力做最後一搏的時候,周圍的幾十萬“友軍”也都未嘗盡力解圍,一如常德會戰那般。在這當中,最令人扼腕痛惜的莫過於第58師,他們曾到達衡陽郊區,離方先覺他們不過一步之遙。可就在這時,他們的指揮官卻下令回撤……

兩天之後,即8月8日,曾經名揚華夏的第十軍只存在於國軍戰鬥序列名單之上了。而這一天,持續47天的衡陽保衛戰也宣告了結束。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此次戰役,中國軍隊傷亡約15000餘人,基本上算是和開戰前的守軍人數相當了。日軍的傷亡約19000餘人,而日軍對這一數據的發佈還是比較保守的,畢竟為了一城而付出瞭如此大代價,使得日軍也難以啟齒。不過在日軍的戰史資料中,還是見得到“各師團已遭受3~4成的損失”這樣的記載。

但是,第十軍悲壯的犧牲是無可置疑的。歷經47天的激戰,第十軍軍部直屬部隊傷亡2/3、預備第10師傷亡90%、第3師傷亡70%、第 190師僅剩400餘人。各單位中下級軍官幾乎全部傷亡,每一次戰鬥均要連升數個營長、連長。其中,在五桂嶺爭奪戰中,第3師第8團甚至半天之內晉升5個營長,而且均先後陣亡。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在戰役的最後,這一場激烈的城市爭奪戰最終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城破之後,日軍其實也已精疲力竭,再加上他們已經心生敬仰,於是在打到第十軍軍部之後,日軍直接派出了以竹內參謀為代表進城談判。在談判中,日方提出以保留第十軍建制稱號、保全剩餘全部守軍官兵安全為條件的“終戰”協議。這是在整個二戰期間,無論是德軍還是日軍都少有的做法,也可以看出日軍對於這支軍隊是非常敬重的。

最終,為了保存這第十軍最後的精銳,方先覺最終選擇了與日軍達成協議。戰後,日軍也少有的履行了談判的內容。

完全可以說,這一場戰役中,第十軍打出了中國軍隊為國奉獻的氣概,只是周圍的其他“友軍”無異於披著近代軍服的封建軍閥。而這一現象,在抗戰時期也不單單這一次出現。不可否認,抗戰期間,無數中國將領和他們的士兵們打出了可歌可泣的戰鬥。但是,關鍵時刻派系的隔閡和軍閥做派又使得無數勇士白白犧牲。常德保衛戰算一次,而這衡陽保衛戰也算一次。

衡陽會戰有多慘烈?打到最後,日軍都不忍心看到中國士兵拼光自己

▲電影《喋血孤城》:師長餘程萬在常德城頭身先士卒的一幕

國難當前,軍人首先應禦敵於外而非畏縮不前。作為一支參加了北伐的老牌部隊,第十軍的將士們更是無懼於數倍之敵而義無反顧。因而,我們不必苛責方先覺將軍之後的選擇。畢竟,他率領著殘陣,揹負著“守衡陽之兩個星期,有效阻敵深入”的命令,孤軍直面十萬日軍,死守衡陽47天。

回望開戰那一天,第十軍將“泰山”威名帶進了城中。47天之後,他們與“泰山”之名一同鐫刻在了歷史,融入進了這片他們曾經守衛過、為之奮戰過的土地之中。願這幫勇士被後人永遠銘記,願華夏神州和平萬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