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教師節,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發出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佈: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這是馬雲深思熟慮、認真準備了10年的計劃。馬雲在信中說:“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教育、脫貧、環保、公益,都是他長久以來已經投身和將更加投入的事業。
馬雲宣佈他的計劃時,正是第34個教師節,而這一天也恰是馬雲54歲的生日。在之前的9月5日,馬雲在XIN公益大會教育分論壇發表演講稱,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馬雲回到當教師這一行,重新成為一名教師,這是一件大好事。其豐富的企業家經歷和人生閱歷,將使得課堂變得精彩,與此同時,他的選擇,也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選擇教育,而且也可以更好地發揮推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作用。從阿里解決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和文化傳承問題角度看,馬雲也以這種方式演繹師道傳承。
馬雲重新當教師,不是“衣錦還鄉”“榮歸”,而是一種提升。一直以來,有人認為我國的教師,從中小學教師到大學教師,大都是從校園到校園,沒有社會經歷。但當教師離開教師隊伍,去從事另一職業,並在一段時間後迴歸教育時,很多人又不解,覺得要麼是在社會上沒幹好,只好回來當教師,要麼是選擇當教師養老。那麼,為何不從教師自我能力、素質提升角度來看教師的這種選擇呢?從校園到社會,再從社會到校園,這不是“折騰”,而是對人生閱歷的豐富,對教學能力的提升。
馬雲的選擇只是特殊了一些,尤其是社會經歷這一段特別“高光”,但是,這也是從校園到社會,再從社會到校園的教師自我完善與提升。我國不僅需要教師個體進行這樣的規劃,還有必要將其作為培養教師的一種模式。當前,對於職業教育教師,國家已經要求在學校擔任一段時間教師後,必須到社會企業兼職,這就是在國家層面推進教師從校園到社會,從社會到校園。今後,隨著社會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我國教師要勝任教師職業,必須打破單一的校園成長方式。馬雲的選擇可以說做出了示範。
在今年5月13日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演講中,馬雲曾說道:中國教育的一個問題是,成績不好的人才會讀師範學校,中國應鼓勵最優秀的人才進入師範。當時,輿論的反應不一,在支持馬雲的演講的同時,很多人更關心的怎麼做到最優秀的人進入師範,鼓勵的力量從何而來。現在馬雲給出了答案,一個是政府,另一個就是有教育情懷的企業家。企業家不僅應該有社會責任感,捐贈支持教育事業,而且應該身體力行推動教育改革、發展。馬雲的選擇展現出他一直以來對教育的情懷和對社會的擔當。
在這方面,馬雲和曾經多年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十分相像。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創立微軟,一度被認為是大學教育的“反叛者”,而成為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最終“迴歸教育”。在2006年美國一家非營利教育出版機構進行的調查中,比爾·蓋茨當選為近10年來美國教育界最有影響力的人。同時,在對教育界最有影響的組織中,美國國會名列第一,教育部第二,蓋茨夫婦基金會列第三位。在美國教育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榜單中,還有多位企業家的身影。
企業家參與教育,是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力量,通常來說,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力量來自於政府、學校、企業、社會組織(NGO)。其中,由於企業是教育(培養人才)的用戶,因此,企業也有責任參與教育改革和發展,這可以向教育直接反饋社會企業的需求,同時,企業的資源,也可給教育發展注入資金。
2015年9月16日,馬雲在北京師範大學啟動“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暨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他在現場表示:“這些錢是微不足道的,我下半輩子希望作為鄉村教師的代言人,喚起社會對鄉村教師的重視。”一年之後,2016年7月4日,馬雲公益基金會正式對外發布首屆“馬雲鄉村校長計劃”,核心目標是發現並助力新一代具有優秀領導力的“鄉村教育家”。如今,馬雲鄉村教師計劃、鄉村校長計劃和鄉村師範生計劃,已經對我國鄉村教育起到助推作用,而鄉村教育正是我國整體教育發展的最大短板。馬雲選擇鄉村教育“發力”,這是看準了中國教育問題,而且願意身體力行解決問題。
因此,不論教育界,還是社會,都可大聲說一聲:馬雲老師,歡迎您!中國教育歡迎更多有教育情懷者的投入,不論來自什麼行業。
閱讀更多 未眼觀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