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關注到紀錄電影《最後的棒棒》,源於朋友圈轉發的導演何苦的呼籲。
那時電影還沒有上映,想必當時大家的判斷,也是基於原13集的電視劇版,在豆瓣9.7的評分和超高口碑。電影上映以後,7天80多萬的票房,豆瓣評分直線下滑(目前6.4)。電影版並沒有大家預期中,依靠高品質帶來口碑發酵,而是觀眾迅速兩極分化。
“棒棒”是重慶街頭的臨時搬運工,由於山城地形獨特,他們靠給人挑重物為生。隨著城市的發展,棒棒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作為一位中校正團級軍官,何苦揣著1300塊生活費住進了重慶自力巷53號(棒棒們的聚集地)的棚戶區,一年時間與棒棒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還找了一個曾在婚慶公司打工的攝像師,試圖用鏡頭記錄下棒棒們的真實生活。
導演何苦
坦白說,我絲毫不懷疑導演何苦的人文關懷、善意和用心,也從不認為他是在消費棒棒群體。但有一點需要說明,《最後的棒棒》不是一部好的紀錄電影。電影版暴露了軍人出身的何苦導演,十分明顯的技術性短板。
首先,紀錄片的導演視角應當盡力保持客觀。
悲憫心是一個紀錄片導演的基底,但剋制和節制更重要。
而電影版《最後的棒棒》處處是無節制的煽情。哀傷的音樂鋪滿全片,太多太多流淚的面部的特寫,太多太多刻意的煽情鏡頭的組接,甚至是在臨近結尾處直接拍成了小段煽情MV。
並且,片中還插入了大量重慶城市的延時攝影鏡頭、航拍的城市夜景,這些對影片來說是毫無用處的,可能對導演來說,這是唯一可以想到的轉場的方法吧。
第二個最明顯的缺憾是結構混亂。
13集劇版中,單集近30分鐘,儘管不免有瑣碎的細節,但每一集都有基本的敘事主題。比如第一集講述導演何苦如何師從老黃,住進自力巷加入棒棒行業;第二集開始講述幾個主要的棒棒們背後的故事;第三集圍繞著棒棒群體如何過年;第五集選取的事件基本都圍繞著主題“人性方圓”……
而13集的劇版素材量,還要加入新的人物現狀,這就導致在電影的素材選擇上,導演完全沒有找到條理性,素材選擇過於碎片化,十分混亂。看下來整體的感受是,都很苦,都很讓人心疼,都老了,都有各種問題。但滑稽的是,可能很多觀眾都沒有分清老黃、老甘、老金、老杭、河南和大石。
劇版雖然刻畫了棒棒群像,但篇幅更側重老黃的線索,主人公實際上是老黃。但電影版中,導演沒有找到一條清晰的線,導致剪輯很跳躍,幾個人物的故事都很混亂。
第三個問題,我認為是電影版難以讓人接受的根本原因——主題變奏。
有兩個因素直接導致了從劇版到電影版的“主題塌方”。
其一,電影版後半部分落腳到了何苦和大石身上。
劇版的內容和主題非常豐富,涉及舊城改造、拆遷、棒棒這個落後行業的困境、人的尊嚴、城市的未來,以及人的命運和人生滄桑等等。但是,有一個非常基本的主題——人的受教育程度與收入、人的變通和努力,而非一味地展現苦難。
電影后半部分中,作為徒弟的何苦帶著師父老黃、老杭等,先是試圖轉戰朝天門拉活,後來還帶領他們去建築工地,甚至何苦成為“包工頭”。非常明顯,導演編織了劇情。
為何這樣表達?因為導演在訪談中說,電影的主題是希望。
所以,後半部分把本該的“哀民生之多艱”生硬扭轉成“厲害了我的國”。
所以,後半部分也突然增大了大石的篇幅。我們非常疑惑地看到,大石的家庭聚會,女兒給母親唱生日歌,女兒給父母買東西,幫爸爸按摩肩膀留下心疼的眼淚。為了突出“希望”的主題,素材選擇了最能靠攏、最接近、也是影片中唯一正能量的勵志人物——大石。
替換高清大圖
大石是影片中唯一一個闔家團圓的人,他也是唯一一個靠著自己的踏實努力,在城市中紮根下來的“成功”的棒棒。
最讓我感到可惜的是,劇版最打動人心的,在電影中沒有展示出來。
即每個人的命運感,每個人背後的故事。
核心人物老黃,生於1949年,因為被劃為地主成分娶不到老婆,後來和有三個孩子的寡婦組了個家。女兒黃梅出生時趕上計劃生育,他為了賺錢交罰款,離家三年。再回來是因為,寡婦要跟別人跑了,得把黃梅交給他。後來黃梅18歲網戀奉子成婚,老黃稀裡糊塗當上了外公。再後來,女兒在鎮上買了一套二手房,老黃要幫女兒還房貸。老黃的棒棒生涯就這樣,一干22年,為了女兒。
“當老黃風塵僕僕趕回家裡才知道,這個家已經不是他的家了。”
“因為當初的結合沒有履行法律手續,所以分開也不需要走法律程序。”
“老黃沒有憤怒,也沒有仇恨,只想一頭扎進村口的大水塘,但是再看看懷裡的孩子,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連死的權利也沒有了。”
“這就是老黃當棒棒的全部理由,但這並不是老黃現在還當棒棒的理由。”
在老黃的故事中,這些導演解說的旁白,都是非常點題、非常精彩的。而電影中的旁白,卻因為沒有人物經歷配合,而顯得主觀色彩明顯,好像只是自我感喟,非常刻意而無用。
除了老黃,還有經常制定“五年計劃”的老甘,一生被兩個小偷偷走了;年近70的老杭,當棒棒其實最初為了殺人,因為他老婆被拐跑了,他甚至買過三把不同的刀,但後來他滿腔的憤怒都被時間磨平了;不甘心當棒棒的河南,他當年被混混挑斷了腳筋…
這些豐富的人物命運感,底層人讓人動容之處,是這個題材最應該呈現出的意義,而非刻意扭轉出來的希望和正能量。
劇版最可貴的真實性,在電影中被壓縮、轉移了,這就導致電影的主題最終變了味。
電影《最後的棒棒》最打動觀眾的,可能只會是老杭把100塊假幣偷偷換給女顧客的那段。他捏著撕碎的假鈔,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裡,鏡頭捕捉到了他臉上的尷尬、無奈或者說羞愧。
不需要刻意奔著引導感動的目的去,而是僅僅展示出來,就足夠了。
真實性缺失的《最後的棒棒》和過於個人化的《大三兒》,都體現了目前國產紀錄電影的困境。或許,去年刷新國產紀錄片票房紀錄的《二十二》,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個案,它達到了依託普世主題和愛國情懷能挖掘的最大潛在受眾。
國產院線紀錄片依然任重道遠。
閱讀更多 影視獨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