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世界盃“毒奶”記:球王貝利的預測!今天你支持對手了嗎?

不知從何時開始,競技體育的評論風潮,逐漸倒向了“為對手加油”的奇妙風向當中,或許會讓圍觀者摸不著頭腦。事實上在互聯網初期,各隊擁躉的交鋒乃至攻訐,還大多處於相對簡單的“我們更厲害”、“你們不行”的“初級階段”。如今社交網絡發展到現在,足球世界裡的交流變得多樣化,“毒奶”也變得處處可見了。

世界盃“毒奶”記:球王貝利的預測!今天你支持對手了嗎?

“鮮奶”是一種營養品,有毒則會起反作用。“毒奶”這個詞從何時開始,似乎已經挺難考證,它有可能來自足球籃球圈,也有可能來自電子競技圈。不過,其中的“玄妙”倒是相通的,各自擁躉們並非是封建迷信的支持者,卻忠實反應了很多勝負心理。

世界盃,當然又是一個“毒奶盛行”的時期。

足球世界裡的勝負,很多時候很難預測。但足球尤其是世界盃身上散發出來的魅力,又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參與,或是對一些看似無意義規律的總結,或是親身參與其中“試試水”,幾個回合後,總是猜對的章魚、總是穿錯球衣的主播,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的談資,而在事後回看一些預測,又總有在上帝視角的審判感,相當有意思。

一方面,結果的多樣性確實存在。譬如世界盃猜四強這種事情,專業如曼聯主帥穆里尼奧都一個沒猜對(俄羅斯世界盃前,穆里尼奧在一檔節目中預測四強,選擇了葡萄牙、巴西、阿根廷、德國),它打破了人們對“專業水準”的認知界限,“全錯”就變得非常逗趣,也讓人無需再糾結於自己作為普通人的可憐“命中率”。

世界盃“毒奶”記:球王貝利的預測!今天你支持對手了嗎?

另一方面,人的選擇性記憶又發揮著作用。尤其是跳脫了“普通人的瞎猜”後,一些足球圈內圈外的人參與進展望後,“選擇性記憶”決定了,當某人特別是名人形成了連續猜錯的循環後,他所作出的正確的猜測就會被忽視。

典型代表便是“球王”貝利。2006年左右,這位巴西傳奇屢屢預測失敗,屢屢“祝福成詛咒”,無奈收穫了烏鴉嘴的外號,哪怕2010、2014年世界盃貝利連續兩次預測成功最後的冠軍,也怕是難以挽回他的“名聲”,反而會在他再次預測錯誤時再次施加記憶強化。

世界盃“毒奶”記:球王貝利的預測!今天你支持對手了嗎?

預測結果,然後反過頭來對照。自然是競技體育,尤其是世界盃這樣的比賽的一大魅力了。人們喜歡預測,又害怕預測錯誤。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我預測的全錯”的經歷,於是,事情突然來到了一個奇怪的走向:“毒奶”也突然超脫了原先的意義,我們開始“支持”自己的對手,好像沒有哪裡奇怪的樣子。

戴維-邁爾斯在《社會心理學》裡說:有證據表明,人們對外展示的“自我”,有時候和內心的真正感覺是相悖的。最明顯的例子並不是虛假的傲慢,而是虛假的自貶。這種自我貶低是一種很巧妙的“自我服務”,因為它很像安撫心靈的藥劑一般。

引申到這裡,支持對手贏,就變成了為自己心愛的球隊服用的良藥,它雖然看上去苦口——說唯心的話看著令人不適,但久而久之,一旦“毒奶”成功,便會自認“東方神秘力量”,這種有趣的心理也會變本加厲。

譬如俄羅斯世界盃,人們驚訝地發現,微博球隊勢力榜竟然成為了“毒奶榜”,德國、阿根廷、葡萄牙、西班牙等熱門球隊竟然排排坐依次離開,得票多的球隊反而會率先出局。發現了這種現象的英格蘭球迷剎那間慌張起來,他們號召投票,開始先後“投出去”了哥倫比亞和瑞典,又把“魔爪”伸向了克羅地亞……

世界盃“毒奶”記:球王貝利的預測!今天你支持對手了嗎?

所以,擁有皇馬巴薩球員的克羅地亞,竟然促成了皇馬巴薩這對死對頭的“結盟”,而當比利時門將庫爾圖瓦更新微博為比利時投票時,人們反而哈哈大笑。

大多數人當然明白,淘汰哥倫比亞和瑞典,是英格蘭實力和表現使然,自己的投票行為,也更是一種表達支持的搞怪式自我安慰,自得其樂,或者雙方為對手來搞怪“打投”,以另一種方式去“針鋒相對”,也沒有大的不妥。足球既是和平時代的戰爭,也是有趣的全民遊戲。

​所以,今晚半決賽就要開打,你有預測準的歷史嗎?到底誰會是冠軍呢?

世界盃“毒奶”記:球王貝利的預測!今天你支持對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