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普京為什麼手段如此強硬,不害怕因此爆發戰爭嗎?

我也很絕望351


普京是個強人,這是毫無疑問的。過去18年的歷史以及未來至少十年的時間將證明,普京在俄羅斯歷史上是一個可能與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相提並論的政治人物。

既然是個強人,普京就會用一切強硬甚至極端的手法來推進俄羅斯的發展,其中自然也包括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動用一些軍事和外部戰爭手段。

實際上,我們回憶下過去十幾年在普京的任內,已經發生過多次戰爭,其中包括車臣戰爭、格魯吉亞戰爭以及把克里米亞從烏克蘭獨立出去的情報戰爭。這些戰爭中的每一場,都為普京樹立了內政和外交的巨大威望。

想當年,如果普京不是連篇累牘地發動對車臣的戰爭,恐怕車臣分裂勢力不會那麼快被壓制。2008年面對格魯吉亞被西方拉入陣營,普京又在8月8號那天果斷對格魯吉亞發動戰爭。

2014年春天,面對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發動的凌厲政治攻勢,普京在幾乎一週到十天之內的時間裡,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克里米亞從烏克蘭獨立了出來,充分展現了他作為一個前情報人員的果敢和才幹。

某種程度上說,戰爭反而是普京作為一個強勢政治人物手中的籌碼和槓桿;世界和地區局勢緊張,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從這個意義上說,不是普京害怕戰爭,而是戰爭有時候會繞著普京走。


邱震海


普京為什麼這麼強勢?普京年輕時候就這樣,一人喝退千百人。

當年普京還是特工,被派駐在東德。不巧後來東歐劇變,大批東德暴民包圍蘇聯使館要求俄國人滾出東德。

很多人嚇得瑟瑟發抖,大家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普京一句話沒說,冷冷地拎了把步槍,就站在使館門口說

“這裡是蘇聯領土,誰再上前一步就斃了他”。

東德人嚇得如鳥獸散。

那一年普京37歲。

沒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欺騙和豪奪,也不會有普京在俄羅斯的如日中天。

蘇聯解體了,如果西方當時真心接納了俄羅斯,給予俄羅斯應有的尊重和幫助,也就沒有普京什麼事兒了。

葉利欽很信賴西方,向西方敞開了胸懷,希望俄羅斯變成像英美一樣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

至於轉型嘛!美國人會幫助我們的,葉利欽對此很有信心。

結果:西方發達的金融力量大舉入侵俄國,精心潛伏之後大舉攻擊盧布,盧布暴跌幾千倍,蘇聯70年建設成果毀於一旦。

隨後西方資本串通極少數寡頭大肆洗劫已經跌成白菜價的國有資產,價值幾百億美金的企業往往一億美金就被賤賣。

俄羅斯經濟徹底崩潰,發展停滯,人民陷入了饑荒和失業,車臣戰爭的失敗更加劇了民族的悲憤。

俄羅斯如此虛弱,北約轟炸南聯盟時,俄羅斯的聲音沒人理睬,葉利欽不得不直接出兵幫助這個可憐的盟友,但克林頓還是繼續狂轟濫炸,完全無視俄羅斯的存在。

西方人這事做的實在太背信棄義,所以俄羅斯人以後打死都不可能在信賴西方。

經過了痛苦的十年,俄羅斯人明白了,他們只能用一種方式面對西方—只有強硬。

俄羅斯在西方眼裡永遠都是邪惡般的存在,和西方永遠做不了朋友。

即使沒有普京這個人,也會有另一個普京出現。

普京執政十幾年,俄羅斯恢復了元氣,形勢極大的好轉

不可否認,俄羅斯相對蘇聯時期,確實還在蘇聯時期,可普京接手的俄羅斯,是一個崩潰的俄羅斯。

至少目前的俄羅斯,從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實現了經濟全面恢復,在國際能源市場佔據重要位置,俄羅斯軍力得到恢復和提升。

重振國家經濟、打擊壟斷寡頭、打擊分離勢力、重新武裝軍隊、和西方國家鬥智鬥勇、在美國常年的高壓之下行走自如、在重大國際事件中果斷處置等等。

普京這十幾年,遇到的大風大浪非常多,其中的任意幾件能完成就已經了不起了,他很不容易。

特朗普見其他西方國家領導人,完全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見普京,卻乖巧的像個學生,大眾習慣的奸商模樣一掃而光,認認真真交流。

俄羅斯在普京的治理下,贏得了超出自身經濟實力的國際地位,贏得了特朗普的“平等”尊重。

光這麼一點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格魯吉亞的軍事衝突、克里米亞事件的處理,幾乎都是現代國際政治軍事關係中教科書式的案例,沒有過人的意志和決斷,難以完成。

普京依然並繼續強硬,直到他徹底離開俄羅斯政治舞臺,後果?從來不去考慮。

二戰,蘇聯付出巨大的犧牲,消滅了80%以上的德軍,死了2700萬人(遠超中國),損失程度是世界最慘重的,但戰鬥民族從來沒有屈服。

冷戰,俄羅斯被西方資本掃蕩的破產,但俄羅斯沒有最終低頭,並挺了過來。

至於戰爭,實在太小兒科的把戲了,論天下,還真沒有戰鬥民族害怕的事物。


雲中史記


對於俄羅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敢和美國硬來,一點都不怕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並且態度非常強硬,即使現在俄羅斯一點都不強。

2014年以來俄羅斯重新控制克里米亞、以制裁回應西方制裁、高調在敘利亞打擊IS等等,強硬外交可謂一以貫之。

俄羅斯、普京的態度為什麼敢這麼強硬?

因為,俄羅斯不怕戰爭,而且俄羅斯最強的就是軍事,僅次於美國,如果真的打起仗來,美國也要承受很大的代價。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核武庫。當初蘇聯剛剛解體的時候,其實俄羅斯繼承了一萬多枚核武器,後來因為跟美國達成協議,這些年一直都在銷燬。

不過銷燬到現在,俄羅斯依然擁有7000多枚核彈。這些核彈一旦使用,恐怕整個世界都要給其陪葬。而且俄羅斯的核武器跟美國的差別在於,每一枚當量都非常大,一旦爆炸,涉及的範圍肯定非常廣。只要這些核武器一天不銷燬,那麼對於北約國家和美國來說就是一天威脅。

強硬也是被逼無奈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一度試圖投入西方懷抱,但令其失望的是,西方需要的是一個弱而不強的俄羅斯。為了防範俄羅斯再次對歐洲構成威脅,北約不斷東擴。

由於俄羅斯是前蘇聯的主要繼承者,所以美國從來沒有放棄對俄羅斯的打壓與圍堵,北約東擴、阿拉伯之春、顏色革命,不斷地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

俄羅斯是被逼的,俄羅斯的強硬,是對西方國家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回應。只有強硬作風的普京,對內打掉車臣反政府武裝,對外以牙還牙閃擊格魯吉亞,收復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

這些都是普京對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所做出的貢獻,保證了俄羅斯的軍事影響力和國際政治影響力,領導俄羅斯在美國經濟制裁下保持穩定!

普京的強硬正是俄羅斯所需要的

普京的強硬正是為了謀求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發言權,普京在口頭上從來沒說要與西方對抗,他只是要求西方尊重俄羅斯的利益。

曾經俄羅斯採用了葉利欽“休克療法”,這讓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從5500多億美元,到1999年只剩下1957億美元,縮水三分之二。

但是經過普京17年的治理,俄羅斯GDP總量已經到1.469萬億美元,增長了近8倍。同時普京也在努力優化俄羅斯的經濟結構,試圖讓俄羅斯經濟擺脫對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的依賴,例如在農業方面,2017年,俄羅斯小麥出口量超過了美國,為俄羅斯經濟增色不少!

2004年大選,普京得票率為71.31%;2012年大選,普京得票率為63.60%;2018年大選,普京得票率為76.67%。

普京如果不強硬,或許俄羅斯會比現在更加衰弱,甚至進一步解體,如果普京能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著力推動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改變俄羅斯目前依靠油氣能源出口的單一經濟形態,那麼俄羅斯未來一定可以發展起來。


金十數據


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沒有哪個國家不害怕戰爭。俄羅斯當然也害怕戰爭,如果不害怕戰爭,那就用不著發展如此強悍的核武器。俄羅斯擁有七幹多枚核彈頭和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導彈的目的就是為了拒絕戰爭的發生。如果僅憑常規軍事力量,俄羅斯是鬥不過北約的。普京時不時會提到核武器,目的就是要提醒歐美,不要低估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決心,貿然進攻俄羅斯,將會承受核打擊的嚴重後果。




俄羅斯敢於直接對抗歐美,甚至敢於向歐美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飛到美國領空去搞偵察,所能依仗的王牌正是俄羅斯世界一流的核武力量。俄羅斯的核武器性能在一些技術指標上己經超越了美國。俄羅斯性能更先進的核潛艇“赫斯基”己經準備投入使用,“鋯石”超高音速反艦導彈也己研究成功。而今年三月公佈的“冥王星”超音速核動力巡航導彈射程可達無限,可變軌,可突破任何反導系統,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這兩款新型導彈都可以搭戴核彈頭。前者專治航母,後者一枚毀國,攻擊力量相當的恐怖。


(俄核動力無限射程巡航導彈)

(俄鋯石超高音速反艦導彈)

俄羅斯是歐洲組織的會員國。其實,俄羅斯也是想融入歐洲,也希望與歐洲和美國改善關係。不管從地理環境,人文風貌,宗教文化,人種情感等方面都傾向於西方世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美國和歐洲的關係也比較好,它的經濟與政治制度完全西方化。但是,俄羅斯國內經濟改革過急,影響了原蘇聯時期得利階層的到益,受到他們的強列抵制,甚至發動政變。過急的改革,也造成了一系列新權貴敗腐,經濟迅速出現壟斷,大量工人利益受損,國內失業嚴重,人民生活困難重重,國家上下不滿情緒急劇上升,為了控制國內局勢,葉利飲還解散了議會,改憲,強大總統職權,一時間,政治局面出現了極權化傾向,俄羅斯這面新鏡子彷彿間又看到了前蘇聯的影子。

葉利欽時期,公平正義的社會法治結構還沒有來得及建成,民粹主義又開始抬頭,除了國內,民粹的矛頭還指向了西方。隨著俄羅斯國內民族情緒的上升,葉利欽開始調整對外政策。共間俄羅斯過多與歐洲國際重大事務,比如在波黑等問題上在聯合國投了否決票等等。一系列的動作讓歐美國家對俄態度出現了極大的轉變,認為俄羅斯重新回到了蘇聯時期的外交時代,從而開始疏遠俄羅斯,俄羅斯企圖自成世界一極的雄心也就這樣失敗了。

從此,俄羅斯與西方又重新回到了對立的時代。普京是葉利欽一手培養出來,2000年千禧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把權杖交到了年輕的普京手裡。普京上臺後,重新改組了俄羅斯的經濟和政治結構,其手段比葉利欽當政末期更加激烈,普京和梅德韋傑夫開始成為權力中心;外交上,俄羅斯開始對西方說不,拒絕西方意識形態,奉行俄羅斯傳統歷史政策,進一步加深與西方的裂縫,同時也引起了歐美的高度警惕和全面抵制。所以普京對西方的強硬,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俄羅斯的戰略環境確實不容樂觀。俄羅斯實際上己經被北約所包圍。西方的舉措與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歷史傳統政策有著密不可分。說白了,就是西方極度不信任俄羅斯。

沙皇及俄蘇時期都向外擴張。特別是沙皇時代,更是讓歐洲心驚膽戰。俄蘇也給歐洲留足了陰影。德國,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均被蘇俄割土。擴張的野心一點都不遜於沙皇。斯大林時期,在蘇俄內部,把宜居肥沃土地上的少數族迀往寒冷的西北利亞地區。同時向各加地理環境良好,經濟發展較好的盟國大量移民俄族,烏克蘭東部地區就是這時間接受了大量的俄族。2014年,烏克蘭在俄羅斯的壓力下,被迫同意克米里亞獨立。不僅如此,烏克蘭東部地區一州二城(二萬多平方公里的俄羅斯族聚居區)直接也被俄浸透,一夜之間組成武裝抵抗烏中央,並自立為國。整個歐洲,特別是歐東西部北約成員國,瞬間如臨大敵。所以整個歐洲都非常警惕俄羅斯。

而北約的成立,也是拜俄蘇的對外政策所賜。雖然是冷戰的產物,但在蘇聯解體後,曾一度準備結束自己的使命,但是,隨著葉利欽政府強硬對待波黑,干涉西、北歐事務,北約又重新團結了起來,而且進一步加強勢力延伸,與俄羅斯接壤的西北歐小國紛紛投入了北約的懷抱。面對一個這樣的國家,歐洲必定會去依靠美國或抱團取暖。

在俄羅斯現有政治權力結構下,西方對俄軍事政策不會改變,以壓促變,以壓等變的政策不會改變。特朗普也時不時提到美國會使用核武器,這實際是對普京“話核武”的回應。當然,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除非一方瘋了。任何國家的核武器都有多重安全防範措施,並不是特朗普或普京一個人說了就算的。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毛主席曾經說過: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這句話的意思是要通過鬥爭的方式,雙方可以尋求到更多的共同點,更深的認識,才有利於團結。如果只為一時和好而退讓,對方可能得寸進尺,最後導致忍無可忍,兩敗俱傷。這其實是弱勢博弈者的自存之道。普京的行為就是這句話最好的體現。正是因為俄羅斯不想打仗,所以普京對外必須表現的足夠強硬,不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會得寸進尺,最後真的可能爆發戰爭。



自俄羅斯獨立以來,曾經也想著融入西方世界後來證明這種選擇是行不通的。美國一直把俄羅斯當成戰略對手,北約不斷東擴,吸收原蘇聯加盟國加入,美國更是在部署反導系統,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被不斷壓縮,戰略環境不斷惡化。不得已,普京一方面實行東向戰略,強化和中國的戰略伙伴關係,利用北方四島問題改善和日本的關係,以此鞏固東方,減輕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另一方面,普京先後在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問題上採取強硬行動,勉強保住了南方戰略要地,同時也向西方表明了俄羅斯不惜一戰的決心和意志。



在中東戰場,普京出兵敘利亞,幫助阿薩德政府,從而保住了俄羅斯在中東的盟友,穩固了自己的南方陣地。



從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普京不表現的強硬,現在的俄羅斯的西面和南面就已經被北約包圍了,俄羅斯沒有了戰略緩衝地帶,直面北約,加上俄羅斯本身是聯邦制國家,外部的壓力可能加劇內部的分裂,最終導致解體。

正是因為普京的強硬使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有所顧及,現在的俄羅斯才能擁有國際話語權。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指正。


執著不屈


葉利欽把普京按排成他的接班人;一是發現普京特別講義氣,重友情。二是即使不當總統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普京敢做敢為。那就是普京為搭救索布恰克所表現的智慧,普京明知道索布恰克與葉利欽是昔日的夙敵,當索布恰克險遭囹圄之災的時候,普京租上飛機將恩師救了出來,說實話,誰都給普京捏上一把汗啊!於此,普京留下了一句驚世名言:"我寧願為忠誠而被絞死,也不願為了偷生而背叛。"何等的錚錚鐵骨!又是何等地硬漢子!葉利欽至此有慧眼,面對今後的國際浪潮,普京具備這種智慧和鐵骨風格!普京能夠為了國家的利益犧牲小我,普京死都不怕,更何懼戰爭?


葉利欽與普京。

接下來,普京面對幾埸戰爭;普京何尚不是智慧與鐵骨相揉而順利應對過去了呢!

先說一下格魯吉亞吧。薩卡什維利總統,原以為靠著美國和北約,又趁普京在北京觀幕,無視於梅德韋傑夫的作用,悍然向南奧塞梯進軍,矛頭直指俄羅斯的維和部隊。普京當時還在與小布什交頭接耳,突然接到梅德韋傑夫的電話。下午5時,普京立即下達命令:

8月8日,俄羅斯飛機轟炸了格魯吉亞城市卡雷裡、戈裡、瓦齊亞尼、第比利斯附近的馬爾內烏利的軍事機場。轟炸行動完全搶佔了戰爭的主動權。同時俄羅斯的快速反應部隊的坦克也迅速開進了格魯吉亞境內。這次行動,普京吸取了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教訓和經驗,成功迫使格魯吉亞簽訂了《和平協議》,也讓格魯吉亞承認了南奧塞梯的獨立性。


俄羅斯對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也讓美國和反俄的西方及北約看到了普京的膽略和強硬的決心。由於普京出色的表現,西方和北約動都不敢動。薩卡什維利指望的美國和北約在先期的撐腰和挑唆的勇氣又到哪裡去了?

自從普京上臺後,相關與俄羅斯接界的戰爭還有車臣、克里米亞等,這裡不作一一闡述,我們將視點直接放到敘利亞吧!

眾所週知,敘利亞的地理位置扼守著地中海的重要樞紐。因此美國也將目光對準了這塊地緣性政治的重要性而絞盡腦汁,美國支持庫爾德反政府力量,目的是斬首巴沙爾.阿薩德或讓巴沙爾下臺。可是美國及西方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以及想盡一切辦法嫁禍敘政府軍的所謂"化學武器"二次籍囗發射導彈均與俄羅斯普京的耐心細緻而一一擊破,使得美國特郎普無言以對!美國也便沒有理由再有什麼軍事行動,讓以色列在敘利亞藉口伊朗而小打小鬧。敘利亞由於俄羅斯的介入,東古塔地區收復,戰績一場連一場獲得勝利,不得不承認普京的智慧和膽略。


普京在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措施中從來沒有感到壓力而氣餒,而是勇敢強硬地面對,普京不會沒考慮過會發生戰爭,卻卻相反:普京完全掌握了美國人的心理,美國對俄羅斯的恨即可以"眼中釘、肉中刺"來形容,也許特朗普智慧略遜普京一著,也許美國礙於雙方都是核儲備的大國。在此不難看出:美國要發動大國戰爭,無疑要掂一下份量。何況普京原本就是一個不怕死的料。

美國的疆域是930多萬平方公里,而俄羅斯卻是1710萬多平方公里。俄羅斯要消滅美國僅需200枚核彈頭,雖說美國也可以炸平俄羅斯。但從速度上就沒有俄羅斯來的快。


然而,俄羅斯最不懼怕戰爭的卻是前蘇聯在國內分佈核彈的網絡,這些網點全部對準了美國各個重要城市,即便俄羅斯被打得一個人都不剩,核網絡中心只要聽不到請示回覆,這些核彈頭就會自動啟動,那麼,美國也會被消滅!這就是俄羅斯最後一招最厲害的"死亡之手"。

美國敢輕易對俄羅斯動武嗎?

普京敢對美國或者北約強硬,無疑:"死亡之手"也存在一定的低氣!


用戶聽松閒人


所謂普京的強硬可能引發戰爭,無非是指在對待格魯吉亞和烏克蘭、以及介入敘利亞內戰等幾件事上;毋庸諱言,戰爭的對手也只有北約才配。北約是以華約為對手的戰爭怪獸,強大到了讓俄羅斯得踮起腳來仰視,在這樣的對手面前,普京豈有不怕?

但1999年以來,北約東擴,百密一疏,漏出了一個大破綻,讓普京心裡暗自發笑,這回不用怕了!所以,在面對北約咄咄逼人的東進,普京也只是象徵性地反對一下,沒有與其實質性對抗。但北約沒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停住腳步,還想進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如果再不反抗,那就只有繳槍的份了。


拿格魯吉亞來說,與俄車臣共和國同在高加索地區,有邊界接壤,如果不是2008年的那場俄格戰爭,恐怕格魯吉亞早就加入了北約,北約的多國部隊恐怕也趁勢進駐了第比利斯。對俄羅斯來說北約部隊常駐格魯吉亞意味著什麼——

最有可能的就是,會讓俄羅斯在世紀之交取得的兩次車臣戰爭的成果毀於一旦。絕非妄言,車臣分裂勢力是誰扶植起來的,查一下資料,或問一下度娘就知道了。

烏克蘭的戰略意義又非格魯吉亞可比:在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架上大炮,左右呼應,俄羅斯人再想喝一口黑海水可能都難。此外,烏克蘭直面的是俄羅斯平原和南烏拉爾工業區,既是俄羅斯的糧倉又是工業基地和戰略要衝,那裡要是受到了威脅,俄羅斯人的飯碗就有可能今不保昔。翻過烏拉爾山脈,就是西伯利亞,就進入了亞洲……

如果因為害怕戰爭,就退縮讓步,俄羅斯人的命運就只能交給別人!

有人認為,普京之所以不怕戰爭,無非靠著手裡的那幾千枚核彈頭。核彈固然是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那隻不過是他手裡的4個2,代替不了雙王,更代替不了其它的牌。要知道對手手裡也有核彈,加起來比他的還多。

前邊說了,普京不怕戰爭的原因,是北約在東擴中漏出了一個大破綻,讓他看在了眼裡——

瞭解東歐現代史的,都知道,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克羅地亞、黑山等等中東歐國家,冷戰時和蘇聯同屬華約組織,是前蘇聯的勢力範圍。為了冷戰的需要,公路、鐵路都是以前蘇聯的標準建設,尤其是鐵路,西歐的標準鐵軌與前蘇聯的寬軌鐵路互不兼容,這就意味著,戰時的前線支援和後勤補給就成了問題。後勤補給供應不暢,這仗還怎麼打?空運可以,但空運,能闖過俄羅斯的地面防空火力和空中攔截,就得靠運氣了。

反而俄羅斯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對手的難題成了俄羅斯的優勢。

有消息稱,2016年北約峰會決定在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部署4個營的多國部隊,以補充上述4國防禦力量的不足,在波羅的海方向加強對俄羅斯的防禦。

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一份報告,對北約在波羅的海方向的防禦很悲觀,表示,估計在衝突後的36個小時內,波羅的海地區就能被俄佔領。雖然北約的總兵力遠勝於俄羅斯,但該地區與北約其他成員國相連接的只有一條103公里的“蘇瓦烏基走廊”。而該走廊的兩端,一頭是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波羅的海艦隊所在地,一頭是俄羅斯的盟友白俄羅斯。俄羅斯佔領了這裡,就奪取了整個戰略上的優勢。

所以,不只是普京害怕戰爭,有可能起衝突的雙方都害怕。

在介入敘利亞上,其實普京走的是一步活棋,一是受敘利亞合法政府的邀請,二,反恐是大家的共同目標。塔爾圖斯港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起到的是戰略橋頭堡的作用,與黑海艦隊遙相呼應,就可經略整個地中海地區。其主要是在中東的地盤上,戰略意義比較大,在這個方向上俄羅斯主要採取的是守勢,既可以守住門戶,又可以前出有所作為。

害怕戰爭,就得想辦法制止戰爭,想要制止戰爭,就不能一味的妥協和退讓,這大約才是普京的策略。


燕北林叢


奉獻精品內容,歡迎訂閱本號!

我是科羅廖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普京手段確實強硬,但是不代表他的強硬手段就會導致戰爭,即使導致戰爭,普京的強硬也是有節有度的,基本也在他的控制之內,因此他並不害怕自己的強硬會引發大戰。從很多例子,都可以看出普京的風格。

普京的對外強硬是不會導致戰爭的。近幾年的烏克蘭和敘利亞,每次都是俄軍出手才扭轉局面,主要原因是普京認定西方不會因為這個就和俄羅斯大打出手。事實上,敘利亞無關美國核心利益,烏克蘭割據的狀態也沒有危及西方的根本安全。普京預計這些地方俄羅斯出手之後,西方也不會冒著打大戰的危險和俄羅斯動手,原因是動手的風險遠大於利益。畢竟,對戰俄羅斯這種核大國誰都不願意,普京這些地方的強硬是有計劃的冒險,不會引起直接的大規模戰爭。

普京的每次對外強硬都有俄羅斯軍事實力的恢復做後盾,看時間節點,2008年俄羅斯出手閃擊格魯吉亞,此時的俄羅斯經濟已經連續高速增長了8年。2013年末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下臺,2014年初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這時俄羅斯的國防投入和軍力建設達到蘇聯解體後的巔峰。所以,普京的手段強硬,也是有一定底氣的。

普京的強硬手段,表現在多次介入、引發戰爭。但是他也很好的把握住了戰爭的進程。如格魯吉亞戰爭,俄軍迅速的行動讓西方來不及反應,最終俄羅斯取得完勝,戰事控制得也很好。其中的原因是普京正確估計了動手的風險,預計戰事的結果,不會引起西方大規模介入,可以迅速解決問題,強硬手段介入的戰爭都是可控的。所以,普京並不擔憂自己的強硬風格,會引發大規模戰爭。


科羅廖夫


強硬是相對的,規避風險卻是必須的。大國之間很多時候是在玩瞪眼看遊戲,就是看誰先眨眼,比如當前美俄在地中海的軍事對抗態勢。

俄媒報道,俄羅斯軍方在地中海開始為期一週的大規模海上軍演,共有25艘軍艦和30架飛機參加,其中包括圖-160戰略轟炸機、圖-142MK和伊爾-38反潛機以及蘇-33和蘇-30SM戰鬥機。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導彈巡洋艦“烏斯季諾夫元帥號”是此次演習的主力艦。俄羅斯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裡海艦隊將為此次軍演提供戰艦和支援艦。

參加俄海軍地中海演習的圖142反潛機

從俄方劃定的演習範圍來看,俄海軍此次演習幾乎涵蓋了地中海東部地區,最遠處延伸到埃及北部海岸。態勢上,俄海軍艦隊通過大規模海上演習,把美國海軍在地中海部署的兩艘驅逐艦隔離在遠離敘利亞的海域(不影響"卡爾尼"號"和"羅斯"號驅逐艦戰斧導彈的打擊)。同時令美國在地中海部署的兩艘巡航導彈核潛艇不敢輕舉妄動。

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上月底表示,美國繼續在中東擴大可攜帶巡航導彈裝備的數量,此舉與伊德利卜籌備發起使用化武挑釁的行動有關。本月1日,一艘載有戰斧式巡航導彈的“洛杉磯”級潛水艇“紐波特紐斯”號駛入地中海直布羅陀。目前地中海海域共有兩艘配備戰斧式巡航導彈的美國潛艇。

參加俄海軍地中海演習的圖142反潛機

越是戰略大國越謹慎,核潛艇轟炸機什麼都上場,但原則只有一個----大國不能直接幹仗

今年4月中旬,東古塔戰役結束後,美歐以杜馬化武危機為由,對敘軍實施了又一輪懲戒性打擊。英法向敘利亞周邊派出了先進戰艦和戰機遂行打擊任務,但法軍艦載巡航導彈卻因為技術問題丟了醜,英國攻擊核潛艇因為躲避俄羅斯海軍的反潛追蹤而失去了參戰機會。最終確保打擊效果的還依賴於,以杜魯門號航空母艦為首的海上打擊編隊發射的近百枚戰斧導彈。

從本土起飛參加俄海軍地中海演習的圖142反潛機飛行航線

俄羅斯《消息報》8月10日援引該國海軍總指揮部的消息報道稱,黑海艦隊“埃森海軍上將”號護衛艦春季出航地中海期間發現一艘美國潛艇,俄軍方對其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追蹤。最新的消息稱,結束在塞瓦斯托波爾母港修整之後,“埃森海軍上將”號近日已經確認迴歸地中海分艦隊。新的貓鼠遊戲又要上演了。


高峰軍事觀察


此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一是俄羅斯國內的叛亂問題,普京為了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對叛軍採取強硬措施,不至於俄羅斯繼續分裂。二是對北約東擴,採取措施,針鋒相對,那是俄羅斯國家和民族利益。三是面對美國為首的國家制裁和圍堵,強力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讓俄羅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具體說來話長:


第一,不得不強硬平息內亂,阻止了更大規模內亂的頒發。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衣缽,成為獨立國家中最大的一個。但是國內還有加盟共和國在歐盟等西方勢力的支持下,還想分裂。儘管葉利欽時代,採取了許多綏靖政策,但是依然擋不住繼續分裂的步伐。為了打擊分裂勢力,長痛不如短痛,對車臣叛軍,對格魯吉亞叛軍採取短跑措施,粉碎了他們試圖分裂俄羅斯的圖謀,維護了俄羅斯的主權統一,使得俄羅斯由此相對穩定。因而,俄羅斯人感覺葉利欽最大的罪過是分裂了前蘇聯,對俄羅斯最大的貢獻就是選用了普京,阻止了俄羅斯經濟繼續下滑的勢頭,使得俄羅斯人民空前團結,贏得了俄羅斯在世界大舞臺上的發言權!

他不是不害怕戰爭,而是以戰爭的手段,對叛軍進行毀滅性打擊,贏得了俄羅斯空前團結。

第二,北約東擴,烏克蘭背叛獨聯體,放棄中立立場,導向西方。

沒有如約解散的北約,在華約姐然後,並沒有解散,不僅依靠沒有制約的力量,在美國的支持下繼續東擴,收走了波蘭,有希望收腹烏克蘭。大大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使得俄羅斯不得不奮力反擊。烏克蘭人民也看到烏克蘭上層人物親近西方,背離幾百年友好相處的俄羅斯,因而他們(特別是烏克蘭東部地區和克里米亞地區)在俄族人佔主體的發起公投,希望重新加入俄羅斯。

俄羅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毅然決然接受克里米亞公投,同意加入俄羅斯。在邊境地區集結重兵,與北約勢力對抗。

甚至果斷出兵敘利亞,保護地中海港口。都是為了俄羅斯的利益。

第三,俄羅斯最大的敵人是美國,事實證明俄羅斯對美國屈服,也換不回美國對俄羅斯的鬆綁。

美國為了打擊潛在的競爭對手,圍堵制裁俄羅斯。政治上排擠,經濟上制裁,金融上限制,科技上封鎖,軍事上包圍設置打代理人戰爭,但是在具體方法上軟硬兼施設置圈套,想把俄羅斯捆住手腳讓它一動不動。

但是俄羅斯心知肚明美國的伎倆,因而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不甘願與美國一起唱雙簧,所以加強軍備,以防不測。不被花言巧語所矇騙。

如果俄羅斯不選擇與美國對抗,美國會放過俄羅斯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俄羅斯葉利欽時代軍事上自毀長城,經濟上休克療法,政治上採用西方的政黨競爭模式,並沒有換取西方的同情和支持。殘酷的歷史教育了俄羅斯全體國民,不可能採取軟弱措施。只有採取強硬的措施,美國才敬重你,俄羅斯才贏得了與之匹配的國際地位。



俄羅斯常規力量儘管也在世界前三名但是與美國還不能相提並論。所以作為核大國的俄羅斯目前也是美國忌憚的力量。因而俄羅斯的強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