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本週上線的《奇葩說》第5季,已經沒有那麼奇葩了。

它拋棄了以前鋒利豔麗的臺式綜藝logo,做了一個和《偶像練習生》相似的扁平化主視覺。

而節目的英文名,也從You can you bb,變成了I can I bb,攻擊力大大減弱。

這些細節,背後都在透露著相同的信號,《奇葩說》第5季,顛覆了它自己!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顛覆,意味著重來。重來的前提,是本身《奇葩說》存在危機。以下幾方面,是奇葩說正在經歷的困境:

困境1:送不走的“老奇葩”,與捧不紅的“新奇葩”

《奇葩說》最初的玩法模型,來自傳統辯論賽,正反兩方各持立場進行一辯、二辯、三辯和結辯。但4季節目下來,那些紅火的還是那些人,而每一年都竭力推出的新人,卻很難在《奇葩說》從一開始建立的生態中成長起來。

這種“生態”,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壁壘。

這幾年,衍生節目《奇葩來了》到《奇葩大會》,都帶著選拔“新奇葩”為目標的,但遺憾的是,作為影響輿論、進而影響評判結果的老奇葩們,表現非常不合格。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不少新選手僅僅因為“氣場不合”,就遭遇老奇葩們嫌棄、淘汰。老奇葩有他們的偏愛,卻忘記了維持公平的標準。


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說,是認清了新老奇葩的矛盾現實,《奇葩說》打算從賽制下手。

這就等於給節目做了臺手術。


第5季,原來正反雙方的團隊作戰,變成1/2淘汰賽,也就是1v1辯論。

這個調整要解決兩件事:

一是打破老奇葩大放異彩,新奇葩一聲不吭的格局。

新賽制下,不僅把更多目光聚焦到新人身上,更大的看點是新老奇葩直面對抗。 今年節目80%都是新面孔,老面孔只有少數,而且還有淘汰風險。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第一期節目裡,有新奇葩在老奇葩面前露怯,也有老奇葩飛飛大王輸給了說這川普的李思恆。這讓《奇葩說》有了新的增長點。

二是讓節目“選拔化”。

1/2比賽,意味著每一場辯論都有人淘汰,這就具備了“選拔”要素。

前4季的bb king(冠軍)坐鎮觀戰臺,他們就在節目錄制現場的後臺stand by,戴著耳機聽現場的表現。但是除了隻言片語,節目很少提及他們在後續會作為教練,帶領戰隊作戰。這顯然是後續的核心玩法。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也許,它更準確的名字,應該是《奇葩選拔大會》。

困境2:李誕來了,但還需要那麼多導師嗎?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奇葩說》走到第三季、第四季,新導師加盟就成為了新亮點。張泉靈、羅振宇、何炅的先後出現,很大程度地增加節目曝光和新鮮感,持續了節目的熱度。

這種熱度的體現之一,就是《奇葩說》頻頻被隔壁節目《吐槽大會》上@,李誕就是主力軍。然後,他來第五季《奇葩說》了。 但新賽制的這一階段,並沒有留給導師多少空間互動和講話,他們很少有時間去點評選手表現(或被剪輯)。

第5季,導師們進一步被架空。經濟學家薛兆豐的出現,更大的作用,似乎是被群嘲的“圈外人”。李誕的作用,就是時不時發出的標誌性笑聲,莫非請他來,就是為了他那個專屬的笑聲罐頭包?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人越來越多,功能要素也越來越多。第4季讓幾位導師輪流參戰,那麼第5季因為思四位冠軍“教練”的出現,任務就更多。讓誰說話、什麼時候說什麼話,依然是個難題。


困境3:金主不再密集,是更大的危險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細心的觀眾可能發現,今年《奇葩說》沒有了冠名商。一處疑似冠名的logo,被打上了厚厚的馬賽克。

《奇葩說》為合作伙伴定製的廣告ID,一度被認為業內最引以為傲的“綜藝+廣告”案例。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雖然今年對於廣告的玩法還是那麼標誌性,但今年的合作伙伴只有4家,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顛覆性改變,背後是《奇葩說》拓寬新受眾的歷史使命。

一檔節目走到第5年,意味著原始的觀眾年齡結構也增長了5年。曾經,節目有一句非常著名的slogan:“40歲以上人群請在90後陪同下觀看。”這句話標註了《奇葩說》為90後定製、為年輕而生的節目定位,也讓更多人開始意識到純網自制的崛起。

可5年後,90後還是年輕的代名詞、爆款的增長點嗎?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走到第5年的《奇葩說》,給自己做了場手術

從素人選拔形態的出現,再到四位歷史BB King的戰隊形態初建,都說明《奇葩說5》正在將觀眾年齡構成上下功夫,它們的目標就是年輕化。

在這個格局下看,《奇葩說5》的新賽制,讓新、老奇葩PK,背後是讓95、00後新消費觀眾和陪伴5年的90後的PK。這個曾經的言論先鋒,最終要思考如何想辦法讓更多人聽。這是老IP的妥協,也是新生機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