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的座位和成績有關係嗎?

愛閱童陽光少年成長營


位置原則是按照身高先後順序排列,在很多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基本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自己的位置而影響了學生的成績。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成績因為位置而被老師忽略,但是作為老師很很清楚,一般都會照顧到前後排學生,特別是一些後排的學生的是否能看清楚,聽清楚等等,都是在一些教學設計時候重點考慮,所以不要擔心孩子的成績因為位置關係。


主要影響成績的是課堂習慣、作業習慣、思考習慣、學科習慣、學科學習方法等等,所以我們看到其實學習怎樣,主要還是靠個人,所以為什麼一個班有些人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成績很優秀,一部分很差,同樣的重視,區別就在於學生自我習慣和約束的提高和努力。


所以不要為了一個位置而過於擔心,只要培養好了方法和習慣,無論坐在那個位置都是一樣的。


思維數學小課堂


當然有關係,很多家長都不太重視座次。我覺得入學之處這個尤為重要。

雖然新入學沒有成績之分。剛剛結束假期生活的孩子,一般自制力都很差,這時候的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更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和其他人的左右。

舉個例子,坐在教室前排的位置,老師眼皮子底下,頭髮絲掉地上老師都看得見聲音,孩子坐前排上課會更加專注,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坐在前排的優勢還在於,在孩子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時候,坐在前排時刻接受老師的檢查,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要求會更加嚴格。

其次前排的學習環境好,前排對紀律要求更嚴格,一點違紀行為都會被老師看進眼裡。所以前排的學生上課違紀的情況會遠遠少於其他位置。即使孩子自己想說話,周圍的人也沒人敢理。

另外老師的授課速度也會參考前排學生的理解程度,一個眼神看過去、看看筆記速度就知道孩子是不是聽懂了、跟的上。

我小外甥女剛入學的時候由於體型太過突出坐在了最後一排。她同桌常常不知道老師佈置了什麼作業。老師課上講的知識,同桌沒聽懂也要過來問她。這就浪費了她很多時間,同桌上課借個鉛筆橡皮,不管理不理她都會被她打斷思路。她媽媽一直想給她調座位,又因為自身條件不好意思開口。有次母女聊天,小外甥女說起老師家的八卦。問她你怎麼知道這些,外甥女說上自習的時候,班主任老師跟其他老師聊天,聽來的。

一直有人調侃教室最後一排是學渣區是有原因的,坐在後排,離老師遠。大家對自己的要求都會更放鬆,老師沒準看不到,老師沒準聽不到,老師沒準檢查不到,學生自己都會存在一些僥倖心理,從而對自己、對學習放鬆要求。

如果有能力還是儘量坐在前排。不管前排是不是真的學霸區,至少學習環境一定是優於後排的。

至於是不是中間不重要,通常左右位置每週都輪換。第一排的缺點是看黑板可能要仰視,中間前排的位置被戲稱為學霸區,其實真的是黃金地帶。

雖然班級座次一般情況下按照身高來排,但畢竟還是可以通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