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馬雲看了這篇文章後才有今天的成就,一名老師變成現在的中國首富

很多美味最初的發明者都是窮人,而將美味發揚光大則需要富人!窮人發現 富人發揚

突然想起火鍋的傳說:據說重慶的船工,為了抵禦江上的寒風和難耐的飢餓,就把當時一般人不屑於吃的牛雜碎(牛的腸子、肚子之類,俗稱下水,也就是內臟)拿來煮成一鍋,邊煮邊吃,又暖和,又解饞。後來這種吃法流傳開了,成了今天的火鍋。

馬雲看了這篇文章後才有今天的成就,一名老師變成現在的中國首富

很多美味最初的發明者都是窮人。比如鱉,據說以前也是沒人敢吃的,因為它的樣子醜惡。但人首先要吃飯,一旦餓慌了,連吃人的事都發生過,何況鱉。於是就有吃不起飯的窮人去吃鱉,這一吃,不僅吃出了好味道,而且發現了營養價值,人長得油光水滑不說,連分享了鱉頭鱉腳的一隻瘦狗,都長得肥頭大耳了。醜陋的鱉經過這番價值發現,漸漸躋身於高檔食譜。

馬雲看了這篇文章後才有今天的成就,一名老師變成現在的中國首富

好東西一旦被確定為好東西,必然就會和富人打成一片。因為好東西之所以被確定為好東西,就是因為它經過了富人的檢驗,被富人所肯定了,這個世界是以富人的標準為標準的。不被富人接納的,也就不是好東西。而一旦富人開始接納,窮人就與之無緣了。

窮人發明了火鍋,但後來他們卻遠離了火鍋。現在街上大量的火鍋酒樓,門口站著村姑打扮的女子,門裡裝飾著水車和草鞋,但進進出出的食客中,卻著實難有當年的船工。

馬雲看了這篇文章後才有今天的成就,一名老師變成現在的中國首富

窮人是美味的發現者,卻不是最終的享用者。飢餓者的發現,常常需要飽食者來發揚。

因為發揚是需要加以整合和改造的,富人才有這樣的資本。將美味發揚光大,一定得由富人來做,不僅因為他有錢,可以找到更優秀的廚師,更豐富的原料,還因為富人有更多的見識。吃盡天下美味,方能融會貫通。火鍋發展到今天,成為飲食的一大門類,恐怕不是當年那幾個船工能夠預料的。

馬雲看了這篇文章後才有今天的成就,一名老師變成現在的中國首富

見識也是一種資本,一種資源。

當吃不僅僅是為了充飢,更成了一種事業,搗鼓著食物的人,也就不僅僅是食客,而且還有餐飲老闆,讓一種吃法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這種意義看,窮人的許多發現,如果是歪打正著,最終它也還是不屬於窮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