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古代,提督的權利有多大?

高天樂


提督這個官職,最早是明朝萬曆年間臨時設置的,到了清朝才成為常備的地方軍職幹部。

也就是說,清朝一直有提督,明朝偶爾有提督,明朝以前沒有提督。

清朝地方上的文武大員,從實權上講,總督最大,巡撫其次,提督又次之。

提督是簡稱,全稱“提督某某某某總兵官”。例如湖北提督全稱“提督湖北總兵官”,廣東水師提督全稱“提督廣東水師總兵官”。

(這是湖北提督的大印,滿蒙漢三種文字刻成,左邊是漢文,刻的是“提督湖北總兵官”)

(這是廣東水師提督大印的印蛻,滿漢兩種文字刻成,右邊是漢文,刻的是“提督廣東水師總兵官”)

總督和巡撫都有帶兵權,但都是文官;提督當然也有帶兵權,屬於武官。

總督可以管轄一個省到三個省的軍政和民政,巡撫只能管轄一個省的軍政和民政,提督則只能管轄一個省的軍政,而且還僅僅限於這個省的綠營兵的軍政,他們沒有資格去管八旗兵。

總督相當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某某局書記,如東北局書記高崗、西北局書記彭德懷、華北局書記彭真、中南局書記林彪,他們的職權都跟清朝的總督差不多。

巡撫則相當於一個省的省委書記。

提督呢?只能相當於省警備區司令(九門提督則相當於北京衛戍區司令)

清朝的提督既受總督和巡撫管轄,也受中央的兵部管轄。現在也一樣,省警備區司令既受省委書記的管轄,也受國防部的管轄。

以上說的是實權,如果看品級的話,提督的品級竟然會高過巡撫,甚至還可能高過總督。

清朝常設十八個到二十三個提督(偶爾會讓巡撫兼任提督),其中有水師提督,也有陸路提督,無論水師還是陸路,品級都是從一品,即介於正一品到正二品之間。

各省巡撫的品級則是二品,有的是從二品,有的是正二品,有的比提督低一級,有的比提督低半級。

鴉片戰爭時期壯烈殉國的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品級就是從一品,超過當時官居二品的廣東巡撫怡良。

(水師提督關天培的畫像)

不過清朝為了根除軍閥割據和武將造反的隱患,喜歡用文官去打壓武官。巡撫的品級不是比提督低嗎?不要緊,讓巡撫掛一個兵部侍郎或者副都御史的官銜。兵部侍郎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有權統領全國武將;副都御史相當於監察院副院長,有權監察各級官員。這樣一來,提督見了比他低半級的巡撫,照樣要打千行禮,服從命令。

總督也一樣,滿清朝廷會讓總督掛兵部尚書或者都御史或者大學士的銜。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都御史相當於監察院長,大學士相當於政治局常委,你提督再牛逼,見了掛尚書銜和大學士銜的總督,也要五體投地。

(老照片裡的清朝提督)

清朝大部分省份的軍隊都是分為旗兵和綠營兵(有的省份只有旗兵,不設綠營),綠營兵歸總督和巡撫間接指揮,歸提督直接指揮,而旗兵(包括滿洲旗兵、漢軍旗兵和蒙古旗兵)則只能由某某將軍和某某都統指揮。

以廣東為例,

在兩廣地區,常年駐防的八旗兵大約四千五百人,由廣州將軍指揮。

在廣東省內,常年駐防的綠營兵大約六千人,其中一部分是總督的親兵(俗稱“督標”),一部分是巡撫的親兵(俗稱“撫標”),其餘綠營兵由廣東提督指揮。


開周說宋


提督為武職官名,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簡稱提督。明嘉靖時開始設置,開始非正式官名,至萬曆時始為專設之官。

清朝建立後,沿用這一官名,負責統轄一省陸路或水路官兵。若以職能分,提督分為陸路提督與水師提督。正常情況下,清朝在各地設置12名陸路提督,3名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廣東水師提督及長江水師提督)。掌管區域達一至兩省,數萬平方公里,甚至數十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但是權利比現在省軍區司令大很多,官階從一品,稱得上封疆大吏。如果將清朝軍隊與今天的軍隊軍銜進行類比,大致可這樣對應:提督(上將),總兵(中將),副將(少將),校官(參將、遊擊、都司),尉官(守備、千總、把總)。但因為清朝為了防止武官擁兵自重,實行“以文制武”的原則,從一品的武將提督,卻受正二品的由文人擔任的總督或巡撫節制。

清朝還有一個地位比較特殊的提督,那就是九門提督,全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康熙時設立,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統領,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衛戍區司令。由於九門提督一職關乎京師防務安全,可以說皇帝的身家性命大半掌握在其手中,所以自設立以後一般由皇帝非常信任的滿族大臣擔任,漢人基本無緣此職。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保留了這個官職,只是將其更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1924年11月最終裁撤。


淮上秋陽


簡單來說 提督就是一個地方的軍區正司令 清朝基本做這個官的都是滿蒙清貴 真的很大官啦 但經常要換防 所以沒有總督有地方實權 就是貪汙不了那麼多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