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這世上,有感情的地方,就會存在一種卑微的群體,他們被譏諷地統稱為“舔狗”。

舔狗這個詞不知從何時起便火爆於各大社交論壇。起初這樣一個帶有自嘲意味的詞彙,自然而然地反應了個體在愛情中的卑微。而如今,卻真實反映了當今社會中一類人的狀態和地位。中國人向來愛自嘲,他們無力改變,也不期望改變,所以他們只能通過嘲笑來獲得一點點優越感。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與其說舔狗的世界只有兩個人,不如說只有TA一個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大概是最後一句我能和舔狗們說的一句話。他們總是想法設法,甚至不惜一切讓那個TA注意到自己。他們的行為是畸形的單相思或者暗戀,自然符合兩種行為的特徵:對感情對象和自己的評價失準。對感情對象,那是高懸天空中的永恆燃燒的太陽,而相比之下自己如同陽光下微不足道的一顆灰塵。然而,令人唏噓的事實便是,他們的行為的程度和成功率在總體上卻是負相關的,而且往往造成對雙方都十分難堪的尷尬結果。人財兩空已經不只是最慘的結果。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舔狗又不是個演員,觀眾一眼就看見

他們不是演員,卻是個戲精。在他們的腦海裡想得總是和常人不一樣。TA的每條朋友圈都要迫不及待的搶到第一個贊,去評論裡積極的互動,讓TA知道,“你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這樣會讓舔狗在心裡有一定程度上的舒適和自我安慰:我這麼做,TA一定會很感動的。

除了日常的“表演”之外,舔狗們會孜孜不倦的為自己坐著蒼白無力的辯解。“我就是喜歡TA,我完全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和衝動,雖然我知道TA是如此的遙不可及,也許你們根本不懂我......”

“孔乙己”式的詭辯,喋喋不休的糾纏,一個不可避免的悲劇結局,他們大概忘記了孔乙己消失的寒冬,茶館裡那個消失很久的笑聲了吧?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舔狗到底是消失了,還是重生了?

他們死了,走的時候很痛苦。妙手回春的老醫生也頻頻搖頭,無計可施。父母在病床前看著他們絕望又心碎的樣子。既然是心病,又會有什麼靈丹妙藥來醫治他們呢?本是無病的軀體,放棄了所有的掙扎。舔狗的朋友們是知道箇中緣由,但能解鈴的,卻只有舔狗。

“不知道怎麼了,他已經兩天沒有跟我說話了。”在手機裡被備註為女神的那位女孩想道。

他們消失了,這個世上的科學還沒有證明靈魂的存在。他們和TA的愛情統統煙消雲散。儘管重生,多少人又會重蹈覆轍呢?答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答應我,別在愛情裡做舔狗好嗎?

The end:愛情是偉大的,謹以此文獻給在非愛情泥沼中掙扎的舔狗們。

我們不提倡做舔狗原因,不是一味的讓人們摒棄卑微的思想,擺脫虛偽的靈魂。只是向上走,不必為TA人而活。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你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