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宿遷有哪些必吃的特色美食小吃?

旅遊小錦囊


二十多年沒有真正回泗洪了每次也只是過年回去那十來天,記憶裡我們泗洪小吃我覺得還是蠻好吃的,90年時候有老雞湯小刀面六毛一碗吃過還咂咂嘴鮮,一毛錢一個油端子裡面有蘿蔔絲特好吃,高檔一點的是泗洪湯包1.9元一籠裡面有骨頭湯一咬就會噴出來特別香,最樸實的泗洪車站門口老九樓對面有露天大鍋燉豬肚豬腸豬血亂燉一元一碗就大餅,簡直就是美味。還有韭菜盒子就胡辣湯也比現在好吃,再者就是麵條空心掛麵做的加雞湯那簡直太好吃了,你現在的空心掛麵沒那味了雖然也不錯,現在我們沁雅小區對面有一家老臺門馬英菜包子還不錯加紅豆粥或胡辣湯挺好吃,遠點就去吃羊肉湯,湯包,也還不錯,其它的就去玉米人,a加一,金陵鴨血粉絲了那裡的小吃品種齊全從那裡看到了時代的變遷。味道嘛只能說還可以。小吃之外那就是酸菜羊肉,小魚鍋貼,燒牛肉,燒雞公,這幾樣我一到老家必須吃到別的地方吃不出那個味。至於螃蟹龍蝦也要往後稍稍。


老虎工作室


本土須千人一枚,有錢時候吃大餐,窮的時候吃小吃,最近一直處於後者狀態,後者也有幸福感,特別是在把有限的錢投放在無限的美味小吃上時。

無限美味之千里香小餛燉

福建千里香小餛燉,顧名思義不是宿遷的,卻開遍宿遷各條大街小巷,大多統一的牌匾、統一的字體,當然每個字都一樣(除非打錯字),我也嘗過好多家,位於實驗小學南校區對面的那家,我力挺最好吃,小兩口在宿遷開了十餘年,每次去都感嘆:還是那個味!餛燉皮薄而爽滑、肉餡豐富而爽口、香味濃郁而均勻,再配上他家一個麻團,那簡直堪稱完美。

無限美味之老湯拉麵

作為一個不南不北、可南可北的宿遷人,吃麵顯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我卻是那種特別喜歡吃麵的人,位於青華中學北門附近的老湯拉麵,歷史之久輕鬆大過我的年齡,老闆帶著圓框眼鏡,時而文藝,時而猥瑣(開個玩笑),但拉麵湯的濃郁亙古不變。湯色偏玉白、面色偏亮黃、辣油紅火,如若多加一點,嗓子辣冒火,如果加雞蛋,雞蛋打破同面一起煮,時間拿捏恰好,咬開雞蛋,蛋清嫩蛋黃不流油而晶瑩剔透,那瞬間便想感嘆一句:真是藝術!

無限美味之項裡米線

項裡米線原來是開在項王故里下面的一個民房裡,後來拆遷搬走了,現在到處開了連鎖,我竟不知道哪家才是本身了,就是覺得老人民醫院旁邊小巷裡的那家味道不錯。米線是白色的,純米做成,原理應該和年糕差不多,沒有黃米線那樣有韌性,輕咬便斷,湯鮮、香,胡椒偏多,但絕不左右整體口感,幾根米線輕鬆下肚,再嘗上幾口湯,一嘴滿足。

如若你恰好路過這幾處,便可停下來去嚐嚐,你要想特意趕去,我也不攔著你。


來咯努


宿遷是一個比較低調的城市,也是前兩年去那兒玩了倆月才認識的這個城市,說到宿遷可能人們對他了解不是很深,但是說到宿遷的一個名人,大家肯定是認識的,那就是京東的老闆劉強東,還有就是海之藍系列的白酒也是宿遷的。

宿遷當地的美食也是相當多的,像最有名的就是當地的鴨肉了,除了有名的乾鍋鴨,當地人做的醬鴨也是相當的好吃,而且我發現在宿遷想要吃雞肉,估計不好找,但是要是想要吃鴨肉,那絕對是多的很,主要是當地人養鴨的特別多。



宿遷因為臨近泗洪湖,所以說泗洪湖大閘蟹也是當地的美食,特別是夏天弄盆大閘蟹配上小龍蝦,幾個人往外面找個桌子一放,幾個人坐在一起弄點啤酒一喝,那也是相當不錯的生活。


除了這些,宿遷還有 挺多的美食和特產的,像洋河大麴、泗洪大棗 、乾隆貢酥、丁嘴金菜 、洋北西瓜 、鹽水鴨、王集小團餅、鴨脯、泗洪空心掛麵、天崗湖銀魚、宿遷煎餅、馬廠綠豆餅、顏集大紅袍板栗、新袁羊肉、雙皮鯽魚、花雕雞、洪澤湖魚頭、水晶山楂糕、駱馬湖紅心鹹鴨蛋、雪魔芋燒鴨、乾燒對蝦、醬羊腸、臘八豆炒五花肉、鹹蛋黃焗南瓜、木魚渡僧、泗洪車輪餅等,不知道你們都有吃過多少呢?


商丘身邊事兒


在蘇果平價店東側的巷內,有一家“濰坊老城隍廟肉火燒”,肉火燒相當的好吃。一定讓老闆給你當場做火燒,剛出鍋的火燒,味道真是絕了。我飯量不大,這剛出鍋的火燒,我一次吃三個,還意猶未盡。

聽說老闆現在又招學員,準備傳授技術了。


萬面鼓聲中


到宿遷必吃的美食小吃就是“媽糊”說到媽糊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可能你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會知道,傳統的媽糊是很多愛養生人的最愛,他們都愛在早上起床的時候來一碗熱乎的媽糊,那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滿足的,如果你前一個晚上喝醉酒了,那第二天早上可以來一碗媽糊可以讓你的胃可以變得舒服。我覺得美食不一定是要多好吃,而是能把宿遷真正的文化傳承下去。如果想喝到正宗的媽糊你們可以去馬陵路那轉一轉,說不定你們會遇到哦


謊言最暖人心i63960162


作為本土吃貨,我覺得宿遷的小吃美食真的不如以前了。我這裡所說的宿遷小吃僅僅是宿城區這邊的一些對90後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小吃。

首先,作為宿中人,我要為原宿遷中學後門的小吃一條街發言,那裡的小祺拉麵館和青華中學後門的老湯拉麵是親戚,最早老湯拉麵也是和小祺拉麵學的手藝。個人覺得還是小祺拉麵更勝一籌,他家的拉麵嚼勁更足,湯汁也更淳,當然我覺得他家拉麵的成功離不開拉戈斯。

現在那條街上的麻辣燙,金陵鴨血粉絲,蓋澆飯,土豆粉,還有賣藕粉的老奶奶都已經不知去向了。

其次,和宿遷中學相距不遠的馬陵中學也有個小吃一條街,在香港城那裡,賣了幾十年的老潘捲餅更是一絕,現在搬到了寶龍廣場後面的小吃一條街,他家的捲餅反正我吃了很多年也沒膩。而且現在的操控小吃一條街上也有很多好吃的小吃。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下我自己很喜歡的幾家店,不是做廣告的,也沒拿店家回扣,純粹自己愛吃,不喜勿噴。

青華中學前門的小吃點,我自己高中在那裡上,覺得比較好吃的就是胖大嬸白吉膜,還有雞蛋餅,不是雞蛋灌餅,是一堆中年夫婦做的,那種軟軟的有嚼勁的薄餅家雞蛋,裡面卷菜,有土豆絲或者別的。這兩家是我即使畢業了也還會去吃的。

還有萬福隆菜場的徐家涼皮,香港城那裡的福建千里香餛飩,思戀米線,金鷹底下的徐老頭娃娃魚新開的。金鷹負一樓的熊如意,吐司加冰淇淋也是很好吃。

當然了,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好不好吃還在個人。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其實更多的時候吃的不是小吃,而是對那個時期的自己的懷念罷了,不過小吃也好吃,只是都漲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