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門道文化|南京:江南煙雨中的金陵帝州

門道提示: 農曆八月二十六

南京,長江流域,六朝金粉之地,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擁有令人側目的厚重博雅的人文。今天,門道君就來說說南京的故事,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又是十朝都會,“衣冠文物盛於東南和都市大氣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透露出幾分儒雅之氣,豪傑之風,斯文秀美,亢朗衝融。”同時南京作為天下文樞所在,文化底蘊深厚,所謂“菜傭酒保也有六朝煙水氣”。

門道文化|南京:江南煙雨中的金陵帝州

南京

南京,簡稱寧,是江蘇省會,地處中國東部地區,長江下游,瀕江近海。南京擁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 、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

門道文化|南京:江南煙雨中的金陵帝州

南京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截至2013年,南京有高等院校75所,其中211高校8所,僅次於北京上海;國家重點實驗室25所、國家重點學科169個、兩院院士83人,均居中國第三。

門道文化|南京:江南煙雨中的金陵帝州

南京

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較大,四時各有其特色。人如其名,地如其氣。南京就如同它的氣候一樣,其命運之多舛令人嘆息不已。最明顯的就是在南京定都的王朝沒有幾個是不短命的。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南京定居。到了戰國時代,當時的南京成為戰爭中的重要戰略目標。而當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南京又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行政經濟中心。然而到了公元6世紀,南京的命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南京連續的遭遇了水災、火災、農民起義戰爭的破壞,再加上與首都相距遙遠,南京逐漸的成為廢墟。

門道文化|南京:江南煙雨中的金陵帝州

南京

進過漫長的等待,南京終於迎來了屬於它的輝煌時刻。公元1356年,朱元璋的農民軍在對元朝的戰爭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隨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令人感到扼腕嘆息的是屬於南京的榮耀幾乎都是短暫的。僅僅過了60年,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便遷都北京。公元1848年的鴉片戰爭,英軍兵臨南京城下,中國戰敗。“華夷抗禮靜海寺,儼然白犬丹雞盟”,南京成為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六朝故都”的南京又接連成為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的首都和江蘇省的省會。

門道文化|南京:江南煙雨中的金陵帝州

南京

首都與地方中心的身份,使南京有著大都市的氣概與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底蘊。同時,南京也是全國的文化中樞,各種流派交流碰撞頻繁。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並稱為“四大名錦”。而南京的雲錦以其絢麗多姿、美如雲霞而聞名海內外,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南京夫子廟就坐落在文化淵源之地—秦淮河畔。從古至今,南京夫子廟就是秦淮地區的文化中心,被譽為“江南佳麗地”。

門道文化|南京:江南煙雨中的金陵帝州

南京

站在高樓處眺望,東邊巍峨蒼翠的鐘山連綿溫潤如黛玉的紫金山,煙波浩淼的玄武湖和幽怨秀美的莫愁湖靜如處子,佳山美景盡收眼底。南京文化古蹟遍佈於青山綠水之中,兼具歷史文物之雅,你從中可以探尋歷史的源頭,瞭解這座古城的千百年的滄桑。中山陵依山而建,結構嚴整科學,積天地間之浩然正氣。周圍的濃墨般蘸就的明朝古城牆,迤邐悠長的九華山和香火嫋嫋的千年古剎雞鳴寺靈古寺環掩隱其中。古木蒼天,綠柳依依,煙波飄渺,巧工天成,好一個人間勝景,美不勝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