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不上戰場、不逮小偷……

天天待在監獄裡,

監獄警察,

有什麼#專屬技能#

“點名”、“記人”……

這些專屬於他們的絕活

到底有沒有訣竅?

成為監獄“最強大腦”的背後

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除了記,還是記。”

剛到監區那會兒,姜扶良就開始識記每一個監區服刑人員的身形特點和麵貌特徵。

無名冊點名,是每個監獄民警應具備的基本功。

罪名、刑期、犯罪事實、家庭情況……每一天,他都在不斷複習這些內容。

“其實,點名識人是監獄民警的基礎技能,也是確保監管安全、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的需要,會讓服刑人員有被尊重的感覺,提升改造效果。”

如今,身為監區專職內勤的他,依然嫻熟地掌握著這些技能,無冊點名、“後腦勺識人”等技能更是成為了招牌。

“秘訣就是用心學、用腦記,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大腦是鍛煉出來的,想的多了,自然記得牢。”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龍潭監獄一監區副教導員邵延紅深有同感。

作為關押高度危險等級罪犯的監獄,一監區在龍潭監獄很特殊。

“極高危監區,工作也是一樣做。”

曾被評為全省優秀獄內偵查員的他,能將所有極高危險等級罪犯的姓名,刑期,罪名,家庭情況都一一報來。工作多年來,成功轉化多名危險罪犯。

用心,才是關鍵。

“對服刑人員每日異常情況行為跡象,視頻監控發現的異常情況進行觀察。通過言語及舉止,瞭解他們在日常改造生活中表現的異常情況。在會見,日記,親情電話,信件中等了解相關信息,再加上個別教育談話,途徑很多,自己再加以整合梳理,時間久了,直覺和敏銳的判斷就出來了‘最強大腦’也不過是‘熟能生巧’,不過就是簡單的事重複做。”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這不僅僅是老民警的專利。

青年民警趙重慶,剛剛參加工作兩年便在單位舉辦的民警認人點名的比賽中拔得頭籌。

談到其中的緣由,趙重慶說:作為一名監區內勤,幾乎每一個服刑人員的材料我都接觸過,因此,熟悉他們便從他們的材料開始。

在日常工作巡查中,經常找他們聊天談心,“監區的每一名服刑人員我都和他們聊過天,瞭解過他們改造中的真實想法。”

就這樣,從“陌生人”變成了“老熟人”。

“認人點名不是什麼‘特異功能’,只有在工作中沉下心、多觀察、踏實幹,新民警也能掌握這門技術,也能擁有工作中的‘最強大腦’!”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尹忠洋,2016年入職溧陽監獄,擅長快速識人點名,曾創下一分鐘準確報出161名服刑人員姓名的監獄記錄。

沒人知道,他曾經“臉盲”。

“起步比別人差,就更要高標準、嚴要求執行點名這項工作。除了樣貌體徵仔細觀察外,每一名服刑人員甚至性格愛好我都爛熟於心。”

“我至今記得,剛入職時,一名平日沉默少語的服刑人員來向我尋求幫助,我準確叫出他名字時,那驚喜和激動的眼神,這是推動我工作的最大動力。”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以前,我用別人的軟件。

現在,別人用我的。”

一個計算機程序語言門外漢,不斷購書自學,漸漸成為一個實力派“碼農”。

從最初開始改改代碼,到後來獨立編寫軟件程序、開發網站,宋紅華為監獄教育改造信息化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由他獨立開發的罪犯教育網,實現了監獄罪犯教育網全省領先起步

智能大平臺運行前,他獨立編寫開發的“監獄個別談話教育信息錄入系統”運行多年,得到兄弟單位和省局業務部門的讚許,並在其他監獄得到推廣運行。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我畢業於警校的獄政管理專業,一個偶然的機會得以接觸到計算機編程,對密密麻麻的程序代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談起編程,宋紅華總是洋溢著滿臉的愛。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閒不住,愛搗鼓。”

普通的幾根鋁材、木條在他手裡幾個小時後就變成了一輛平板拖車模型;

任何設備到他的手中都極有可能遭遇“被拆卸”的命運;

梁傑,腦袋裡總是裝著“十萬個為什麼”,喜歡往問題裡“鑽”。

單位的無人機喊話系統效果不是特別理想,經過他的精心改良,不僅完美解決了問題,還順帶研製出了一套給無人機拋投裝置。

“多年沒有解決的技術瓶頸,被梁傑提出的改裝方案完美解決了,監獄還真有能人!”設備商對他改裝優化的無人機給予了高度評價,意欲將改裝技術應用到新產品上,批量生產推廣。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對於新民警來說,最難的也許不是記人名,而是登上講臺面對黑壓壓的一片服刑人員。

楊陸琪,2017年入職溧陽監獄,在近期監獄新民警課堂教育比賽中,連續2次獲得總分第一,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實的“講課專家”。

許多服刑人員通過民警的課堂教育,有了對自我的反思,對未來的憧憬,對價值的思考,這就是課堂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反覆演練、一次次打磨……

“課堂教育,看似是監獄繁雜工作中平常無奇的一項,但這卻是我們民警經年累月淬鍊而成的寶貴技藝。”

背後點名、開發教育網……監獄警察,你咋不上天?

↑圖為金陵監獄民警楊康通過催眠技術為服刑人員心理矯治

其實

在現實中

很少有民警能夠精通

多項專業技能

“最強大腦”的背後

無非是一遍遍機械的重複

才能將一項技藝磨精練深

這些獨門秘籍

是監獄民警的工作心血

更是服刑人員值得信賴的依靠

你身邊也有這樣特殊技能的民警嗎?

歡迎自薦、歡迎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