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道光遣使冊封琉球國王,此人卻從琉球帶回了乾隆年間參將的棺柩

琉球,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已經發現了這片廣闊的島嶼,有一種傳說,蓬萊和方丈就是琉球群島。後來徐福東渡,去蓬萊方丈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就是奔著琉球群島去的,只不過後來漂流到了日本。自1372年琉球國向大明王朝進貢開始,至1879年日本佔領琉球,長達500年的時間裡,中國和琉球一直是親密的宗藩關係。清康熙初年,琉球開始使用清朝年號,琉球王必須得到大清皇帝的冊封才算合法有效。道光帝遣使冊封琉球國王,返程中船隊突然遭遇大風浪,冊封正使差點跳海,卻被贊仁愛有膽識。這是怎麼回事呢?

道光遣使冊封琉球國王,此人卻從琉球帶回了乾隆年間參將的棺柩

這位冊封正使名叫高螺舟,四川仁和鎮人。這一年琉球老國王過世,世子繼位,清王朝得知消息後,隨即派出了以高螺舟為正使的冊封使團。高螺舟的冊封使團很順利地到達了琉球國,按照慣例,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大典,新的琉球國王方才正式繼位。大典圓滿結束,高螺舟總算可以放鬆一下了,準備休息兩天就啟程回去覆命。

道光遣使冊封琉球國王,此人卻從琉球帶回了乾隆年間參將的棺柩

這天高螺舟在自己住的館舍附近悠閒地一邊散步,一邊欣賞美麗的琉球風光。正當他沉浸在這難得的閒暇時光中,突然看到一間房屋,門戶大開,房中間停放著一具老舊的棺材,棺材上赫然寫著“天朝參將某公之柩”,這是大清國官員的靈柩啊,怎麼就這樣擺放著?驚訝之餘,高螺舟趕忙找人打聽。原來此棺材主人不是別人,正是乾隆年間前來冊封琉球國王的使者,沒想到在琉球得到一場大病亡故了。

道光遣使冊封琉球國王,此人卻從琉球帶回了乾隆年間參將的棺柩

這都過去好幾十年了,怎麼不回去?說是大海上行船都有個顧忌,不能運送裝著死人的棺材,否則不吉利。葉落歸根,死者為大,有什麼好顧慮的!高螺舟跟大家說要把這個棺材帶回大清,交給他後人好生安葬。當然冊封使團沒一個人同意的。高螺舟堅持己見:就把棺材放在我的船上吧,要有事我無怨無悔。

道光遣使冊封琉球國王,此人卻從琉球帶回了乾隆年間參將的棺柩

這一天,冊封使團起錨返回大清,那具棺材也隨同一起返回。果不其然,船隊行駛了還不到一天的時間,突然海面狂風大作,波浪滔天。眾人一驚,知道是犯了忌諱,紛紛請求將棺材扔進大海。高螺舟當然不同意,此時風浪更加猛烈,似乎就要將整隻船隊吞沒。情急之下,高螺舟讓眾人安排祭海,他將向死者作最後的禱告。見高螺舟鬆了口,大家懸著的心放了下來,趕緊準備好了祭品,並把棺材抬到了船頭。

道光遣使冊封琉球國王,此人卻從琉球帶回了乾隆年間參將的棺柩

不一會高螺舟穿好了官服走了出來,他一下子就坐到了棺材上面,大聲說道:現在風浪越來越大了,我不能連累大家,但是我也不能把死者就這樣中途扔進茫茫大海。作為正使,我不能對不起活著的人,也不能讓死者魂喪異鄉。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我隨同棺材一起投海。你們趕緊動手把棺材推到海里。大家著急了,趕緊去拉高螺舟,但是高螺舟主意已定,心意已決。

道光遣使冊封琉球國王,此人卻從琉球帶回了乾隆年間參將的棺柩

眾人正在相持不下時,突然大海風停浪止,一切恢復如初。高螺舟哈哈大笑:你們瞎鬧什麼?這不舟平如常嗎?還不把棺材抬進船艙中。自此大海風平浪靜,船隊安全地抵達了大陸。高螺舟找到了參將的家,把棺材送了過去。這次奉命冊封琉球國王,返程中遇風浪正使高螺舟差點投海,被贊仁愛有膽識,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