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五十歲老漢學《易經》(三)卦與八卦

我們現在開始學習《易經》,學習《易經》到底怎麼學,孔子研究了《易經》以後告訴我們,他說:“玩索而有得。”這就告訴我們學《易經》不要死記硬背,要用玩的心態去學他,要像打麻將、打撲克牌一樣,要像把玩玉石一樣,把玩他。俗稱玩卦。

卦與八卦

五十歲老漢學《易經》(三)卦與八卦

什麼叫作卦?古人解釋說:“卦者掛也。” 實際上就是說,卦就是掛起來的現象,八卦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有八樣東西,這八樣東西的現象掛出來,就是八卦。其實宇宙就是一本《易經》,宇宙的現象都掛在那裡,就看你會能不能看出來。

古人觀察,世界上有八大自然現象,有天、有地、有太陽、有月亮、有雷電、有風、有高山陸地、有大海河流。古人用 “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

五十歲老漢學《易經》(三)卦與八卦

代表天的是乾卦,用符號表示為“☰”。

代表地的是坤卦,用符號表示為“☷”。

代表太陽的是離卦,用符號表示為“☲”。

代表月亮的是坎卦,用符號表示為“☵”。

代表雷的是震卦,用符號表示為“☳”

代表風的是巽卦,用符號表示為“☴”

代表代表高山、陸地的是巽卦,用符號表示為“☶”

代表代表海洋、河流的是兌卦,用符號表示為“☱”

五十歲老漢學《易經》(三)卦與八卦

記憶方法: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兩個聯繫起來就是一下情況: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在宇宙間,除了這八個大現象以外,就沒有其他大的現象了。這八大現象變化無窮。

現在看看伏羲八卦方位圖,伏羲八卦方位圖又名“先天八卦”,你能不能看懂,後面還要詳細論述,大家先熟悉熟悉。

五十歲老漢學《易經》(三)卦與八卦

伏羲八卦方位圖

這個卦圖是宋朝以後才有的,宋版的《易經》始用這裡的圖案。

“卦者掛也”,大家看看代表八大自然現象的天、地、太陽、月亮、雷電、風、高山陸地、大海河流是不是都掛起來了。

再來看看文王八卦方位圖,文王八卦方位圖又名“後天八卦”。

五十歲老漢學《易經》(三)卦與八卦

文王八卦方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