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環江:“毛南”傳統文化重煥生機

環江:“毛南”傳統文化重煥生機

1月30日,河池日報第01版:要聞一版刊登題為《環江推行“文化活縣”系列報道之傳承篇——“毛南”傳統文化重煥生機》的文章,文中講述了環江非遺文化傳承的點點滴滴,展現環江文化自信新風貌。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環江推行“文化活縣”系列報道之傳承篇—— “毛南”傳統文化重煥生機 本報記者 王月華 通訊員 譚綠葉 譚峰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是毛南族的發祥地,下南中學和下南小學,是環江“民族文化進校園”的重要傳承基地。2所學校1000多名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課外學習任務——接受毛南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設有專門的學習和展示場所,由當地的“非遺”文化傳承人給學生手把手傳授製作儺面、跳儺面舞、編織花竹帽等傳統技藝。 “毛南族擁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元素,過去只在小範圍傳承,近年來經過系統整理和保護,一批不為人所知的文化精品正脫穎而出,頻頻登上國內和國際的大舞臺。”環江縣非遺中心副主任韋慶華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2014年初,環江舉辦全縣廣場文化周,一個名叫“苗族花鼓”的表演節目在舞臺上首次公開亮相就獲得良好反響,當年,環江縣立即組織專家對節目進行了包裝、整理和完善,並推薦參加了上一級展演,最終這個節目斬獲了2014年河池市銅鼓山歌藝術節非遺展演一等獎。 曾經,由於傳承人慢慢老去,專業人才緊缺,年輕人受外來文化和不斷湧現的多元化娛樂方式影響,不願意學習傳統文化,環江面臨民歌無人唱、民族手工藝無人問津、民族語言無人會講、傳統文化和技藝瀕臨失傳的尷尬局面。 而今,得益於大力實施的“文化活縣”發展戰略,包括歌、舞、戲、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體育等一大批散落民間的環江毛南族文化元素,得以系統性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毛南”傳統文化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傳承局面已經形成。 摸清家底,建立非遺文化傳承的“資源庫”。環江縣委、縣政府成立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先後投入了共約2000萬元的資金,用於開展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等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截至2018年底,環江登記入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442個,調查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152處,徵集入博物館的可移動文物500餘件;成功申報國家級名錄2項,自治區級名錄6項(含國家級名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1項(含自治區級名錄)。 完善機制,變文化優勢為發展優勢。近年來,環江先後掛牌成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傳習所等一批專職機構,專門負責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挖掘、搶救、研究、保護、整理申報和對傳承人才的培訓工作;建立聲、影、文、圖等全縣文化遺產保護數據庫檔案,加強開展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強化生產性保護工作,鼓勵和引導花竹帽編織藝人、儺面雕刻藝人、銅鼓鑄造藝人等文化傳承專業人才加大民族工藝品的生產力度;創建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平臺,內容包括花竹帽編織技藝、毛南族肥套、毛南族民歌。 整合優勢,打造一批“叫得響”的精品。2018年,環江投資200多萬元,啟動毛南民族風情舞臺秀項目,將於今年與觀眾見面;整理出版《毛南族文學史》《毛南族舞蹈》《毛南族研究》《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毛南族大辭典》等優秀民族文化類專著20部,其中《毛南族文學史》獲廣西社科二等獎,《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榮獲自治區文化成果最高獎——廣西銅鼓獎;創作音樂、舞蹈、小品、戲劇等作品30多部(首),其中,2012年創作的小品《左鄰右舍》獲第十六屆廣西“八桂群星獎”金獎,2015年創作的小品《鄉路遙遠》榮獲第三屆廣西基層文藝會演一等獎、第十七屆廣西“八桂群星獎”金獎、第九屆廣西戲劇展桂花劇目金獎,舞蹈《盤妹子》、小品《被偷走的善心》《妻子的秘密》《賴》等作品獲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文藝比賽一等獎。 創建品牌,擦亮民族文化“金名片”。環江下南鄉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儺戲(木面舞)之鄉”稱號;毛南族“肥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毛南族“分龍節”被列為廣西民族文化節慶十大品牌,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節慶”;下南鄉鳳騰山古墓群由國務院公佈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倫鎮北宋牌坊等文保單位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環江全縣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人,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0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5人,他們身處毛南族文化傳承的最前沿,共同承擔著延續毛南族傳統文化血脈的重任。

環江推行“文化活縣”系列報道之傳承篇——

“毛南”傳統文化重煥生機

本報記者 王月華 通訊員 譚綠葉 譚峰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是毛南族的發祥地,下南中學和下南小學,是環江“民族文化進校園”的重要傳承基地。2所學校1000多名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課外學習任務——接受毛南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設有專門的學習和展示場所,由當地的“非遺”文化傳承人給學生手把手傳授製作儺面、跳儺面舞、編織花竹帽等傳統技藝。

“毛南族擁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元素,過去只在小範圍傳承,近年來經過系統整理和保護,一批不為人所知的文化精品正脫穎而出,頻頻登上國內和國際的大舞臺。”環江縣非遺中心副主任韋慶華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2014年初,環江舉辦全縣廣場文化周,一個名叫“苗族花鼓”的表演節目在舞臺上首次公開亮相就獲得良好反響,當年,環江縣立即組織專家對節目進行了包裝、整理和完善,並推薦參加了上一級展演,最終這個節目斬獲了2014年河池市銅鼓山歌藝術節非遺展演一等獎。

曾經,由於傳承人慢慢老去,專業人才緊缺,年輕人受外來文化和不斷湧現的多元化娛樂方式影響,不願意學習傳統文化,環江面臨民歌無人唱、民族手工藝無人問津、民族語言無人會講、傳統文化和技藝瀕臨失傳的尷尬局面。

而今,得益於大力實施的“文化活縣”發展戰略,包括歌、舞、戲、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體育等一大批散落民間的環江毛南族文化元素,得以系統性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毛南”傳統文化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傳承局面已經形成。

摸清家底,建立非遺文化傳承的“資源庫”。環江縣委、縣政府成立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先後投入了共約2000萬元的資金,用於開展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等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截至2018年底,環江登記入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442個,調查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152處,徵集入博物館的可移動文物500餘件;成功申報國家級名錄2項,自治區級名錄6項(含國家級名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1項(含自治區級名錄)。

完善機制,變文化優勢為發展優勢。近年來,環江先後掛牌成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傳習所等一批專職機構,專門負責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挖掘、搶救、研究、保護、整理申報和對傳承人才的培訓工作;建立聲、影、文、圖等全縣文化遺產保護數據庫檔案,加強開展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強化生產性保護工作,鼓勵和引導花竹帽編織藝人、儺面雕刻藝人、銅鼓鑄造藝人等文化傳承專業人才加大民族工藝品的生產力度;創建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平臺,內容包括花竹帽編織技藝、毛南族肥套、毛南族民歌。

整合優勢,打造一批“叫得響”的精品。2018年,環江投資200多萬元,啟動毛南民族風情舞臺秀項目,將於今年與觀眾見面;整理出版《毛南族文學史》《毛南族舞蹈》《毛南族研究》《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毛南族大辭典》等優秀民族文化類專著20部,其中《毛南族文學史》獲廣西社科二等獎,《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榮獲自治區文化成果最高獎——廣西銅鼓獎;創作音樂、舞蹈、小品、戲劇等作品30多部(首),其中,2012年創作的小品《左鄰右舍》獲第十六屆廣西“八桂群星獎”金獎,2015年創作的小品《鄉路遙遠》榮獲第三屆廣西基層文藝會演一等獎、第十七屆廣西“八桂群星獎”金獎、第九屆廣西戲劇展桂花劇目金獎,舞蹈《盤妹子》、小品《被偷走的善心》《妻子的秘密》《賴》等作品獲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文藝比賽一等獎。

創建品牌,擦亮民族文化“金名片”。環江下南鄉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儺戲(木面舞)之鄉”稱號;毛南族“肥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毛南族“分龍節”被列為廣西民族文化節慶十大品牌,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節慶”;下南鄉鳳騰山古墓群由國務院公佈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倫鎮北宋牌坊等文保單位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環江全縣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人,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0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5人,他們身處毛南族文化傳承的最前沿,共同承擔著延續毛南族傳統文化血脈的重任。

環江推行“文化活縣”系列報道之傳承篇——

“毛南”傳統文化重煥生機

本報記者 王月華 通訊員 譚綠葉 譚峰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是毛南族的發祥地,下南中學和下南小學,是環江“民族文化進校園”的重要傳承基地。2所學校1000多名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課外學習任務——接受毛南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設有專門的學習和展示場所,由當地的“非遺”文化傳承人給學生手把手傳授製作儺面、跳儺面舞、編織花竹帽等傳統技藝。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毛南族擁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元素,過去只在小範圍傳承,近年來經過系統整理和保護,一批不為人所知的文化精品正脫穎而出,頻頻登上國內和國際的大舞臺。”環江縣非遺中心副主任韋慶華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2014年初,環江舉辦全縣廣場文化周,一個名叫“苗族花鼓”的表演節目在舞臺上首次公開亮相就獲得良好反響,當年,環江縣立即組織專家對節目進行了包裝、整理和完善,並推薦參加了上一級展演,最終這個節目斬獲了2014年河池市銅鼓山歌藝術節非遺展演一等獎。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曾經,由於傳承人慢慢老去,專業人才緊缺,年輕人受外來文化和不斷湧現的多元化娛樂方式影響,不願意學習傳統文化,環江面臨民歌無人唱、民族手工藝無人問津、民族語言無人會講、傳統文化和技藝瀕臨失傳的尷尬局面。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而今,得益於大力實施的“文化活縣”發展戰略,包括歌、舞、戲、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體育等一大批散落民間的環江毛南族文化元素,得以系統性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毛南”傳統文化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傳承局面已經形成。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摸清家底,建立非遺文化傳承的“資源庫”。環江縣委、縣政府成立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先後投入了共約2000萬元的資金,用於開展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等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截至2018年底,環江登記入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442個,調查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152處,徵集入博物館的可移動文物500餘件;成功申報國家級名錄2項,自治區級名錄6項(含國家級名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1項(含自治區級名錄)。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完善機制,變文化優勢為發展優勢。近年來,環江先後掛牌成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傳習所等一批專職機構,專門負責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挖掘、搶救、研究、保護、整理申報和對傳承人才的培訓工作;建立聲、影、文、圖等全縣文化遺產保護數據庫檔案,加強開展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強化生產性保護工作,鼓勵和引導花竹帽編織藝人、儺面雕刻藝人、銅鼓鑄造藝人等文化傳承專業人才加大民族工藝品的生產力度;創建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平臺,內容包括花竹帽編織技藝、毛南族肥套、毛南族民歌。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整合優勢,打造一批“叫得響”的精品。2018年,環江投資200多萬元,啟動毛南民族風情舞臺秀項目,將於今年與觀眾見面;整理出版《毛南族文學史》《毛南族舞蹈》《毛南族研究》《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毛南族大辭典》等優秀民族文化類專著20部,其中《毛南族文學史》獲廣西社科二等獎,《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榮獲自治區文化成果最高獎——廣西銅鼓獎;創作音樂、舞蹈、小品、戲劇等作品30多部(首),其中,2012年創作的小品《左鄰右舍》獲第十六屆廣西“八桂群星獎”金獎,2015年創作的小品《鄉路遙遠》榮獲第三屆廣西基層文藝會演一等獎、第十七屆廣西“八桂群星獎”金獎、第九屆廣西戲劇展桂花劇目金獎,舞蹈《盤妹子》、小品《被偷走的善心》《妻子的秘密》《賴》等作品獲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文藝比賽一等獎。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創建品牌,擦亮民族文化“金名片”。環江下南鄉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儺戲(木面舞)之鄉”稱號;毛南族“肥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毛南族“分龍節”被列為廣西民族文化節慶十大品牌,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節慶”;下南鄉鳳騰山古墓群由國務院公佈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倫鎮北宋牌坊等文保單位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環江全縣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人,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0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5人,他們身處毛南族文化傳承的最前沿,共同承擔著延續毛南族傳統文化血脈的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