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甘南“毛蘭姆”和阿壩“莫郎節”有什麼區別?

甘南“毛蘭姆”和阿壩“莫郎節”有什麼區別?


甘南的“毛蘭姆”,阿壩的“莫郎節”.

莫郎節:陰曆一月初三至初十八

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十四,阿壩縣各大藏傳佛教,本波教寺廟舉行大型誦經祈禱活動,群眾前往朝拜聽經。初十四至初十八,格爾登寺、各莫寺、郎依寺、查理寺、賽格寺、德格寺等相繼開展戶外跳神、展佛、轉強巴佛大型佛事活動。來自川甘青藏區朝拜群眾可達五—六萬人之多。

莫郎節是阿壩縣規模最大的宗教節日,藏傳佛教各教派和本波教都效法舉行。節日活動由僧人集中念大經和大型戶外宗教慶典祈禱儀式兩個部分組成。喇嘛、和尚集中在寺院唸誦大經,僧侶們身披袈裟盛裝盤坐在大經堂內高誦真經,祈禱諸神驅邪除魔消災免禍,保佑新年中人畜興旺、身體康泰、五穀豐登、幸福吉祥。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十六,阿壩縣各大藏傳佛教,本波教寺廟都要舉行大型誦經祈禱活動,群眾前往朝拜聽經。

“毛蘭姆”和“莫郎”,都是藏語“默朗欽摩”一詞的變音或是縮寫。在藏語裡都是“祈願法會”和“傳召大法會”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稱呼而已。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於1409年藏曆正月初三首先在拉薩為紀念釋迦牟尼神變降仗妖魔而創設的祈願法會。歷史上的這次大法會,宣告了藏傳佛教格魯派正式成立。為了紀念歷史上的此次盛會,每年的藏曆正月初三到正月二十五期間,各地格魯派寺院都會舉行盛大的法事活動,以紀念宗喀巴大師創建格魯派的偉大功業。這一活動已傳承600餘年。

甘南“毛蘭姆”和阿壩“莫郎節”有什麼區別?


甘南“毛蘭姆”和阿壩“莫郎節”有什麼區別?

傳召大法會,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於1409年藏曆正月初三首先在拉薩為紀念釋迦牟尼神變降仗妖魔而創設的祈願法會。歷史上的這次大法會,宣告了藏傳佛教格魯派正式成立。起初這僅僅是拉薩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眾僧在大昭寺釋迦牟尼像前誦經祈禱,講經辯經,相法立宗,考取新的拉然巴格西(藏傳佛教的最高學銜)的宗教活動。法會期間,除政府給僧眾發放佈施外,各地的信徒也到此添燈供佛,發放佈施。法會直到藏曆正月二十五日迎請彌勒佛後才宣告結束。為了紀念歷史上的此次盛會,每年的藏曆正月初三到正月二十五期間,各地格魯派寺院都會舉行盛大的法事活動,以紀念宗喀巴大師創建格魯派的偉大功業。這一活動已傳承600餘年,但在傳承中對法會時間略做了調整,從原有的二十一天縮短到十二天,即藏曆正月初四到藏曆正月十六。

甘南“毛蘭姆”和阿壩“莫郎節”有什麼區別?

甘南“毛蘭姆”和阿壩“莫郎節”有什麼區別?

甘南“毛蘭姆”和阿壩“莫郎節”有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