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新基建,新動能,新機遇

自“智能+”成為全國兩會熱詞後,“新基建”隨之再度成為關注焦點。2月26日,發改委發佈《201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及2019年投資形勢展望》 ,要求積極落實“穩投資”政策,深入挖掘未來投資增長空間,並且把加快 5G 商用步伐,研究規劃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應用投資發展方案,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基礎設施投資,積極儲備、推介優質投資項目,創新新領域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列為三大可以集中發力的有效領域。而相關概念股也成為資本市場熱捧對象。

2018年房地產緊縮、金融去槓桿、環保治理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和P2P民間金融頻頻爆雷,使得投資+消費+出口的舊三駕馬車失靈。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數字顯示,自2018年3月開始,各類投資的累計增速基本都在下滑,傳統“鐵公基”粗放型投入的邊際效用持續遞減。“新基建”概念由此浮出水面成為逆週期調節的重要抓手和推動產業升級的基礎,接盤穩增長大任。

舊基建各種要素與基礎設施之間彼此分立,時空相隔,協同效應較差,而新基建以信息基礎設施的整體迭代為基礎帶動社會基礎設施的聯通與聯動,在雲網端一體、新舊基礎設施互補的新平臺上,通過優化社會資源流動速度和配置模式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這是新週期的重要特徵,也為一些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窗口。從目前各種條件看,5G預商用是2019年新基建領域最富產業延展性、對拉動宏觀經濟發展乘數效應最強的領域,其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帶來的萬物互聯讓過去的一些邊緣技術和邊緣應用得以走向主流,新型要素聯結和社會聯結不斷刺激新的應用場景出現。一方面,擴張了消費市場規模容量;另一方面,也通過供給側的持續創新促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消費升級。5G促發的智能手機終端及智能汽車終端換代潮將拉動新一輪多層次排浪式消費,成為房地產動能衰退後支撐新內需、拉動新週期的堅實力量。據業內人士估計,未來3年新基建領域拉動的投資規模將高達4萬億元。

2018年10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特別強調要加強政府各部門、國企和私人投資在基建方面的合作。在傳統基建模式中,往往政府佔據強勢主導地位,即使近年來新興的PPP模式事實上也不例外。但必須看到,新基建作為未來新週期經濟社會運行的基礎設施,其上孕育著豐富的產品和模式創新可能,而在消費場景和生產場景重構過程中,民營企業對消費新需求和產品新供給的天然具有更為敏銳的反應能力,這種創新活力在經濟轉型期尤為寶貴。尤其在資管新規細則和地方政府融資監管收緊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財力捉襟見肘之際,如何把科創板直接融資的靈活性優勢充分發揮,打造國有民營主體各得其所、彼此協同兼容的良性共生機制,同時防範宏觀形勢變動背景下各種顯隱風險,應是各方重點考量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